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同销清与明

来源:华佗小知识

高中的时候遇到清明这种传统节假日,放个一天半天就已是不错。

尤其是高三那会儿,就盼着这种比平时周假月假长一点的假期,放课了迫不及待的跑回家吃一顿非常丰富的早晚餐,然后洗个澡埋头大睡。

上了大学刚开始也挺盼望这种假,毕竟高中从没正经放过一个完整的假。我这人有点强迫症,没好好经历过的事情一定要从头到尾的经历一次,比如放这种完整的假。

一年下来有中秋清明端午,越放越觉得没滋味。一来课不是那么多平时休息的时间够,二来一放假出去玩的人实在太多,人挤人挤死人,酒店房间的价格翻着番儿的往上涨,一个穷学生哪都玩不起。

后来学老实了,平时有空的时候比如没课或者周末,才出去浪一圈,一到节假日,就闷在宿舍里,吃着外卖打着游戏刷着剧,倒也舒坦。

清明过的清闲,平淡的滋味,自然有厚重的意义。

......

前几天食堂开始卖青团,青馒头。同学一直吵着去吃,于是一顿饭就交代给了青团。

青团有甜有咸,北方人吃不惯咸的点心,粽子吃豆沙蜜枣的还要蘸砂糖吃,月饼更没吃过什么猪肉的蛋黄的。

青团这东西,又叫清明果,在北方没有,好像是用一种植物的汁液揉在糯米粉里的,咸的是肉馅,甜的是豆沙。来南方上学两年,也没吃过几次,毕竟是清明的特色食物,就好像端午吃粽子一样。

吃到嘴里丝丝的清香,是那植物特有的草香,豆沙绵甜,吃起来止不住口。

......

昨晚宿舍楼里走的已经差不多干净,出去玩的出去玩,家近的就回去扫墓。

上完体育课回来天色阴沉欲雨,一路走回来没见到几个人,我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打算回去洗个澡。临安的天气实在叫人摸不着头脑,前天还是二十八度,晴空万里骄阳似火,昨天就突的大降温,北风清冷萧瑟,不似是春。

上宿舍楼的时候,不知是谁用楼下的洗衣机洗完衣服又匆匆抱着盆上楼,在一楼的第三级台阶上掉下一只深蓝色的袜子。我看的出神了两秒,接着上楼,回了寝室。

......

两个杭州本地的室友今早早早地起来赶车回家去扫墓。

这个学期办了补修又有辅修,好久没睡过一个彻底的懒觉,这次放假终于有机会放松一下。

一觉起来都已经十点半了,揉揉昏昏沉沉的脑袋,才发现就剩我和另外一个西安室友。

窗外淅淅沥沥下着雨,雨势不小,但又不算太大,胜在绵长,屋子里潮的难受,开了空调。

似乎清明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绵长的雨,还有青翠而又被依稀氤氲所掩盖的草树。

室友去隔壁宿舍想找人打游戏却发现一个人没有,他一个人打游戏打的无聊,便上了床。

中午吃罢了外卖,饱了就困,我也上了床。看了一会毕淑敏的书,又看了一会电影,也就睡了,下午一两点,睡到傍晚。

空调风还在呜呜地吹着,外面的天色没变,一天都黑压压的,叫人分不清傍晚和正午。雨还下着,依旧不大不小,绵长不绝。

一天都这样,好像时间没在流动。

清明的清,是清淡的清,清明的明,是干净的明。

人清明,先辈也清明。这一天我们看得清世间,大抵先辈也看的明朗。

没法赶回故乡去扫墓添坟尽到作为子孙的职责,或许大多人如我一样,对此失落大过惭愧。

晚上下楼拿外卖,看到楼梯上的那只袜子不知怎的移到了三楼的台阶上。

深蓝的颜色被外面进来的人鞋子上的雨水浸成了黑色。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崔开潮《声声慢》

瓦南

20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