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幸在老子书院听闻陈鼓应老师讲他的庄子研究,让我对《逍遥游》有了多方位,更深刻的体悟。
曾经认为庄子作《逍遥游》是想扩开人们的心胸视野,见天地之间尚有更大者,更高者,从而突破物质形象的束缚,向往更高、更远大的理想。而今天,这个心灵的延展不只有宽度,更要有深度,这个心灵要有所沉淀,蓄一股力量,是《易传》中《乾卦》的潜龙勿用;是大鹏展翅前的后仰,也是尼采所述的三种精神中的第一种:骆驼精神,忍辱负重的功夫。
有多坚实的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高低;有多深刻到融入生命的沉积,决定了能走多远。这是鲲鹏告诉我们的,在放宽眼界的同时,要培养积厚之力,这样生命才可以十字打开,既有横向的广博,更有纵向的深刻。
而当我们有了长远的规划后,就要培养一种掌握时机的能力。一个「时」字,决定了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时势造英雄”把掌握住一个机会,就可能一步千里;错过一个契机,又可远隔千山。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
能力在于自己有没有做好准备,有没有锻炼好一身武功,当机会到来时,能不能够把握住;而智慧,是在世事匆匆变化中,在一显一隐、一上一下的无常中,找到那个中正,掌握那个和谐。
这也要有一颗不从众、不苟同的心。能够站在更高处平和的,客观的做出选择。两者相结合,才能以时间的开阔,打开无限性的胸襟,以更高的视角,做出合适的事情。
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学派,都不只是表面的理论那样,一下了解,好似明白,就从生命中匆匆而过了,那么简单。而是要真正去力行,实实在在去实践,把知识理论融入生活中来,把学问做进生命里去。这才是鲲鹏背负青天而图南前要做的功夫;这才是在《逍遥游》优美文字背后的真切意义。而努力从每个当下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感恩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