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解读: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来源:华佗小知识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句话在今天不需苦草作解,相信很多人都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语出《战国策》之赵策,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一个悲惨的故事。

晋国义士毕阳有个孙子叫豫让,最初为范氏,中行氏当差,不受主君喜欢,后遭辞退,而投奔知伯。

知伯很信任他,并重用他。但不久赵,魏,韩三家分晋,知伯被俘身亡。

赵国国君赵襄子,与知伯有深仇大恨,便用知伯的头颅,做了他饮酒的酒器。

豫让在这场争战中,侥幸活了下来,他逃往深山中,心里仍想着如何报答知伯的知遇之恩,并准备为他报仇,于是就有了这二句千古名言。

为了报仇,他首先改名换姓。

又怕人认出相貌,残忍对自己进行了毁身,毁容。

他用生漆涂身,令体肤生疮糜烂。

他剃掉自己的眉须,刀划自己的面容。

为了改变自己的声音,他甚至生吞热炭!

然而经过几次行刺,他都失败了。豫让被抓住时,赵襄子手下的人要杀掉他。赵襄子说他是义士,作为知伯的臣下,能为他舍命报仇,是天下少有的大贤人,便放了他。

但豫让并没有停止他的报仇计划,一日又躲在赵襄子外出巡视时,必经的桥下,意欲行刺。

赵襄子骑马经过此处时,他的战马突然惊慌了。赵襄子意识到了危险,对手下说,一定是豫让埋伏在桥下。于是他又一次被抓了。

这时的赵襄子责备他说:“你曾给范氏,中行氏都当过差,知伯灭了他们,你怎么不为他们报仇?而你反而投靠了知伯,又非要为他报仇呢?”

“范氏和中行氏,把我当普通人看待,我也就像普通人那样对他。而知伯把我当成国士看待,所以我也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豫让说。

赵襄子这次再没有再放过豫让,命人将他包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向赵襄子提出一个请求,希望在临死之前,能得到赵襄子的衣服,能允许他用利剑刺穿它,以完成自己报仇的心愿。

赵襄子敬重他是一位义士,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时豫让在得到衣服后,三次大跳而起,奋力挥剑刺穿了赵襄子的衣服,然后自刎而死!

解读: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