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2016年书单,推荐这些

来源:华佗小知识

“什么是我们最需要的书籍?现在最新、最应该了解的信息是什么?读书,说起来简单,但考虑到一本书上花的时间和它能为你带来的养分,在茫茫书海中挑出那一本书,似乎并不容易。一般人只会读名家作品和自己感兴趣领域的书籍,然而新想法和新发现是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来的。”

喜欢纸质书,所以基本上阅读的书也是纸质书。没有分类,因为我对于阅读可说有要求(我挑作者,不看工具书不看励志类的书)也可说没什么要求的(看的下去就看,常看一些“无用之书”)。
分享我的2016年阅读书单(自购的书花费大约八百多RMB,一部分则是在书店免费阅读):

1,陈丹燕《咖啡苦不苦》

书摘:
咖啡馆是一个可以很好地保存自己的孤独感,让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彻底成为自己的地方,是一个独立、高级而深远的精神自游地,值得向每一个人推荐。
旅行中用来遮风避雨排解孤独的咖啡馆,其实也是人生散发清冽苦味的教室。

‌2,王郢《徒步在未知的路上》
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的滇西北旅程。文艺青年们大概都有过流浪的情怀,内心充盈过朝圣的热情,但真正能出发、经常在路上的只有小部分,要走得远,真的要有胆量,要能吃得了苦。



书摘:
人的生活重负得以在信仰里得到释放。
多尝试生活,先有生活和习惯,之后才会有思考的习惯。生活让我们获得安全感,只有思考才能带来真正的欢愉。

‌3,日和手贴:人生有一百万种活法


‌4,魏小河《独立日1 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
毛姆说,养成读书习惯,这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有了庇护所,苦闷受伤时,才有治愈的地方,才有面对这慌乱世界时的强力后盾。


‌5,东野圭吾《祈祷落幕时》
《祈祷落幕时》描写了对父母的爱和对子女的情。渴望幸福的祈祷一重又一重,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6,李筱懿《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童姐姐赠书)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是女性修心的随笔集,张幼仪 林徽因 唐瑛 江冬秀 宋美龄
孟小冬 胡蝶 潘素 孙多慈 ……
26个女神的故事,她们在民国军政界、商学界最出色男子的呵护下,做了一辈子美人、才女、传奇。
作者剥去名女子的层层光环,不光写她们风光的一面,更写风光背后的心酸与沧桑。
原来这些得到了一切的传奇,只不过是活得很努力的普通人。她们也有被人像草一样丢掉的时候,但依旧如珠如宝般对待自己。在跟你我相同的人生境遇里,她们更懂得经营自己。


‌杂志:
《城市画报》2016年3月刊:春天最美咖啡馆
‌《乐活》2016年3月刊:日常之用
《悦食》2016年3月刊(封面—陈坤)
‌家园 2014年9月刊:一起工作 一起生活
‌小日子 2015年12月刊


“或许人对物态度发生改变,开始理解和珍惜它们的时候,生活也会变细变慢。”

行走mook 05:快门不停
(友人临别赠书,我男神的签名版!)




书摘:
“你要想鸡贼,总能够在社会里面找到一种鸡贼的方法,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但是这件事并不光彩,而且并不长久,…所以结论是不要鸡贼,朴素一点,少得一点。”

‌7,小鹏《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



书摘:
“仿佛一个地方只要足够远,一切过往––快乐的不快乐的––都可以清零,然后从头开始。这也是很多人喜欢旅行的原因吧,其中也包括我。”
“人生总是需要一点反复、曲折、忐忑,这种咀嚼的过程比一口囫囵咽下更能让我们尝出其中的滋味。”

‌8,食帖:自给自足指南书


‌9,猫力×卤猫《路上有微光》
《路上有微光》是《猫力乱步》作者猫力最新的作品。五年来,猫力继续在路上,陆续游走伊朗、印度、英国、墨西哥、古巴、埃及等数十国家。她将所见所闻,浓缩成九个暖心诗意的故事。插画师卤猫,首次与猫力合作,治愈性画笔,再现每个故事的诗意瞬间。(其实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卤猫的插花)

‌10,[日]山下英子《断舍离》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1,江一燕《爬行者小江》

‌12,刘若英《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我敢 在你怀里孤独》是刘若英的最新文字作品,收录刘若英长文自白、与八位朋友对白(卢广仲 五月天玛莎 陈绮贞 林奕华 宋冬野 王浩威 五月天石头 詹仁雄),以及53张精选摄影图片,探讨自处与相处的关系。



此书是我原本想买,最终在1200bookshop免费阅读完。一直很喜欢刘若英,看过她的书:《一个人的KTV》(刘若英的第一本诗文集)和《我的不完美》,电影《少女小渔》。

13,奈良美智《奈良美智的48个女孩》
《奈良美智48个女孩》集结了奈良美智为日本筑摩书房的广编杂志所绘制的封面创作。一般日本杂志大多以偶像明星为封面,用插图当封面不但少见,对奈良美智来说也是很新鲜的一次尝试,因此答应接下这项连载邀约。
这项合作从2006年至2009年,为期3年,共画了36名女子,之后为了成书,奈良另外选了12幅画作,共计48名女子,搭配奈良亲笔的48篇诗文,集结成本书。



‌14,庆山《月童度河》
随笔+短篇


‌15,日和手帖:每间屋子都是一个小宇宙


‌16,大冰《好吗 好的》
“这个世界没有标准答案,人不是只有一种活法,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个和你活得不一样的人,以及不一样的幸福感。那些奇妙的生活,就算你终生都无缘去触碰,至少你应该有知情权。”


‌17,冬子《借山而居》



书摘:
‌每个人都有对桃花源的现象,换成西方的概念就是理想主义,但理想主义是有代价的。有句话说:“上帝给你一样东西必先夺取你一样东西。”所以,山上最美的时候是刚下过雨,但人一般听到要下雨,就会躲在屋子里,更不用说上山。最有存在感的瞬间一定是独处,但独处却面临着无人共享这天地之大美的孤独。
人有求生本能,所以自我反省的人,会在反思里不断找到出口。而更重要的一点其实是,当视野越来越大时,看到的东西就越来越多,面对环境也就越来越包容。就像突然有一天你看见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史诗。于是我们开始在任何环境里都能找到诗来抚慰自己的尴尬。

杂志‌:
新周刊 2016年10月刊:世界观比世界大
‌《乐活》 2016年10月刊:凡人凡衣
“衣着表达着人们的情绪,但选择穿什么不仅仅是看心情和事,一个人的着装轨迹也是一段旅程,从初出茅庐一知半解,到融入自身阅历、磨砺观念视角,到慢慢发展出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趣,最后穿出对自我和生活和理解并找到真正的知音,充满不可期的奇遇。
衣着表达着人们的情绪,但选择穿什么不仅仅是看心情和事,一个人喝着装轨迹也是一段旅程,从初出茅庐一知半解,到融入自身阅历、磨砺观念视角,到慢慢发展出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趣,最后穿出对自我和生活和理解并找到真正的知音,充满不可期的奇遇。”

‌18,松浦弥太郎《崭新的理所当然 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笔记02》

‌19,陶立夏《把你交给时间》



书摘:
“曾经无话不谈的人,也可以走到无话可说的地步。一开始就可以沉默相对的人,无言而默契地并肩走着。一言不合拂袖而去也是发生过的。我从不否认自己的古怪和善忘。人生像是在一条直线上迂回辗转,向着既定的又似乎是不可测的方向前行。”

20,咪蒙《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
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不缺鸡汤,很久以前有段时间被咪蒙刷屏,一时冲动买了本她的书,终于看完也是不容易。
分享我看完整本书后 仅仅摘抄下来的两碗鸡汤:
"你的报酬不是和你的劳动成正比的,而是和你的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我们有财务上的自由,才有选择上的自由,甚至才有人格上的自由。"

杂志‌:
Cofeet&i 9-10月刊

‌21,刘扬《Today meets Yesterday》
‌22,刘扬《Man meets Woman》
‌23,刘扬《East meets West》
用图形将文化差异表现出来。


‌24,食帖12:厨房,治愈人生的避难所


‌25,读库《读》
(以阅读为画面主题的历史图片)


2‌6,日和手帖8:是时候去野外了!


27,庆山《仍然》
摄影集


28,邹小樱《五月天的摇滚本事:谁也夺不走 我们做梦的自由》
“假若生活波澜不惊,我们同样也有办法,在他人所编织的世界里四处神游,寻觅能与心里那根弦产生共鸣的英雄梦想。”


29,知日vol 39:特集:谁是增田宗昭

30,《五月天的素人自拍》
乐团记录,从现场彩排到录音室的制作,从想法的挣扎到个性的描述…



“生命有时像是电脑中的[踩地雷]游戏,当你踩到这个点时,永远不知道会引发什么出现。”

31,阿信《浪漫的逃亡》
游日非流行指南,全书以阿信的摄影,手绘,文字为主要视觉呈现,对东京,大阪,奈良,京都,等地的景点,建筑,文化,寺庙十年的日本旅行,内容侧重於目前日本导览书籍比较少提到的「非流行」深度知性行程。


读到书,与它有缘,心有所感、有所得,那就是一个礼物。人各有所好,无不出于各自心性。

“越是在网络时代。由人创造的价值就越重要。”希望这里面提到的会有哪怕一本是你感兴趣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