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看完《增长黑客》,其中提及的 Aha moment 让我印象深刻。
增长团队必须始终谨记:是爱创造了增长,而而不是增长创造了爱。而要赢得用户的喜爱,就必须创造「啊哈时刻(Aha moment)。」
Aha moment
如何理解 Aha moment ?
在《增长黑客》里面提及,Aha Moment 实际上就是用户接触产品后的一些特定行为,这些特定行为对于产品留存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是产品爆发的拐点。
我找了一下 Aha moment 的英文解释:
The phrase “aha moment” was coined by the German psychologist and phenomenologist Karl Buhler a little over a hundred years ago. He meant it as “a peculiar, pleasure-oriented experience within the course of thought that pops up with the sudden insight into a previously un-transparent context.”
在这里,我将「Aha moment」理解为你的产品成功植入用户心智的瞬间,而那些特定行为是植入用户心智的外在表现。
用户心智
我曾经困扰于 N 多媒体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吹捧产品经理的稀缺性的行为。因为单凭工作内容而言,我始终觉得产品经理的工作理论基础和传统快消的品牌经理是相近的。
又或者,我一直认为产品经理所负责的产品就相当于过去快消品牌经理所负责的品牌。
这次读到《增长黑客》里面的一段话,便是恍然大悟:
产品经理的角色其实起源于消费品行业,最早由宝洁设立。最初,这个角色的名称是「品牌经理」,直至今天很多公司扔在使用这一名称。这个职位通常属于市场部门,因为其职责就是帮助公司更好地了解并满足用户需求。
而这一点的理清,也帮我重新思考了 Aha moment 的本质。对于互联网产品而言,试图打造自己的 Aha moment,其实也正是以前快消品牌经理在做的事情——占领消费者的用户心智。
如何能够占领用户心智呢?推荐看一下《定位》这本书。
对于互联网产品而言,占领用户心智便是意味着产品长期价值的确立。
产品的长期价值和短期运营价值
我前阵子参加了一门线上培训课程,其中有一个理论令我印象颇深。
产品的长期价值和短期运营价值。
这两个名词的引入算是解答我很长时间的疑惑。我曾经困扰于「促销活动」的效果不高和「引流」后用户留存不行。
撇开活动策划和投放方式而言,促使用户长期留存的关键因素——产品的长期价值并不清晰。换而言之,用户并不知道通过长期关注我们的产品,可以得到什么?
谈恋爱的人都知道,没有期待,那么这段关系就很难维持下去。在互联网产品而言,这种缺乏期待,就无法保证初始留存 & 长期留存,那么有效的增长就不会成立。
注:这里的产品是泛指,可以是快消的品牌/App/微信公众号等。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前几年,互联网圈很盛行一句话: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初我理解是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产品经理,而后我理解有些不同。
每个人的工作就是产品经理
广义的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帮助公司更好地了解并满足用户需求。
从这个角度而言,销售人员也可以是产品经理,餐厅服务员也可以是产品经理。
我觉得应该不存在不需要跟用户打交道的工作。
每个人都在运营一款产品
我曾在一次内部培训提过:
不只是快消品牌需要定位,你的人生也需要一个定位。
从有意识至今,我们便一直在运营一款产品——自己。我们的每个行为,每句话,都在我们的用户上戳下一个标识。
这些标识,同样也构成了他们的用户心智。
那么作为一款产品而言,你的 Aha moment 是什么呢?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