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都不是那么幸运的人,投胎技术不过硬,兑奖卷永远只能刮出谢谢,喜欢的人总是看不见你,也不知道努力多久才能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或许人生写到结尾,故事都平淡无趣,但因为平凡太久,就容易为小事满足。你最好的运气,就是很久很久以前,遇见了自己,这么多年,还没放弃。
一一张皓宸
1.
大家都说纪姑娘是个傻子。
纪姑娘知道自己不傻,只是没法做到别人口中的聪明。
中学的时候,纪姑娘很喜欢的一位语文老师让她写了一篇参赛作文,后来那篇作文获奖了,刊登在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得订购的语文报纸上,署的是班里另一个同学,教导主任儿子的名字。
她傻傻地拿着报纸去办公室告诉那个老师,报纸上弄错了,明明这篇文章是她写的,怎么署的是别人的姓名。
语文老师告诉她,参赛的人太多,主办方匆忙之下刊登错了名字也是很正常。于是纪姑娘很认真地问那个老师,那她可不可以打个电话给对方,告诉他们弄错了。
那个年轻漂亮的语文老师带着两个盛满微笑的梨涡,柔声告诉她,好啊。等老师忙完了就给你打电话告诉他们。
纪姑娘想把刊印着自己名字和文章的报纸带回家,给父母长辈看。那一刻,她是开心却又那么急切等待。
后来纪姑娘发现一连过去了四个月,报纸上都没有更正那篇文章的作者是她,倒是刊登了那次作文比赛的颁奖仪式,她看到图片里,教导主任的儿子,微笑着领着红彤彤的证书奖。
她红肿着眼睛带着这张报纸去找那个答应给她打电话说明作者的语文老师,最后心有不忍的女先生抱住了她,小声地对她说了句对不起。
对不起?
对不起什么?是对不起你利用我的作品去给别人家的孩子参加比赛,还是对不起你答应我帮我更正作者说明结果只是在哄骗我?
班上教导主任家的那个孩子,满分七十分的作文,身为语文课代表的她在分数登记册上登记的时候,记得他从来都没超过四十五分。
却可以参加中学生作文比赛并且阴差阳错地占了她的名字,得了一等奖?
她不傻,只是宁愿去选择相信。
只是她在那一刻下了决心,如果以后做了老师,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学生受委屈,而自己表露的那样无能为力。
2.
大学里纪姑娘在一家中小学辅导机构里做兼职老师,因为简历表上的一张全国作文考级证书以及在其他机构有过类似的工作经历,她被老板安排带了一对一辅导。
老板是这么和她说的,“对于xxx这个小女孩,你只要付出足够的耐心就好,关于课外提升什么的,你不需要额外花功夫。”
晚上给xxx做一对一辅导的时候,她忽然知道了老板下午和她在办公室里说话的时候为什么要将耐心二字咬的那么重。
真的是很需要耐心,原本需要一个小时便能写完的作业对于这个小姑娘才说,两个半小时都不够。一面要求八分钟完成的三十道口算题,xxx需要做上半个小时,然后纪姑娘给她批改的时候,一共对了九道。
至于语文预习新课后做认知测试,十个汉字xxx仍然记不清哪个字形对应的是哪个读音。
在连续一周都是这样没有丝毫进展,纪姑娘不是没有过崩溃的。看到明明做过十几遍的相同算式口算,xxx还是依旧得出了错答案。纪姑娘耐着心告诉她,文具盒里有小棒,我们可以摆出来算一下,然后小女孩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告诉她,我不想拿出小棒,等下还要放在文具盒里,好麻烦的。
纪姑娘深深地吸了口气,强压下甩手走人的念头,耐着心思继续给她讲课。
同在这家机构做兼职,比她早来一学期的同学笑着告诉她,“一开始我来的时候,老板也是让我带xxx的一对一辅导,我还以为是好事呢!后来带了两个月后我跟老板坦诚,承担不起这份‘重任’。”
那个小女孩,机构里有近二十多位老师,却没有一个愿意给她做一对一地辅导。
纪姑娘这么想想,却是有点心疼那个小女孩。
反应迟钝可以通过大量训练,记忆能力差我们就多花时间,理解不好我们就换另一种方式讲解。
每个老师自然都是希望自己教的学生又聪明又机灵,所有的题目一教就会,如果未教便懂那更是求之不得。可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天才学生,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会将你讲过的题目做的一错再错,会不自觉地开小差,会让你感慨自己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同学好心地劝她如果实在无法忍受,就和老板说不想做xxx的一对一辅导,你又不是第一次反应不想教这个小女孩的老师,老板会理解的。
或者是,你就耐着性子陪她熬,反正教不好又不是你的错。
可是,纪姑娘选择了慢慢地教,毕竟在这一刻,你是她的老师。
3.
有时候,纪姑娘觉得历史是一个重复的车轮,周而复始的滚动,往事才逝去,新事却又带着的往日的影子。
大学毕业后没几年,她在B市的一家实验中学里做语文教师,因为空有教师资格证却没有编制,地位因此也变得很尴尬。
之前在辅导机构里实习的时候几个老师晚饭时间聚在一起聊天,讨论到教师编制的问题,说是在学校里没有编制的老师地位自然是很低,就像一个临时工,朝不保夕,这个时候就得站对位置,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队伍,也就是俗话说的跟好领导班子。
毋庸置疑,在纪姑娘工作的这所中学里,最正确也最适合她的队伍自然是归顺于顺带教英语的D主任,因为在教师职工食堂里,纪姑娘曾不止一次的听到其他老师讨论D主任今年要升为副校长的事。
更何况,D主任的女儿在她所带的班里。
前面说过了,历史的车轮总是会惊人的相似,纪姑娘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过从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还会发生在自己的学生身上。
同样是一次中学生作文竞赛,只是这次作文竞赛是涉及到了中考加分问题。而这次她换了身份,不是受害者,即将变成施害者。
纪姑娘还记得D主任笑眯眯地问她觉得现在这所中学怎么样,她毕恭毕敬地回答很好啊,然后D主任说自己也觉得新上来的几个老师里,就属她最有潜力。
潜力?这真是一个暧昧的词,赞扬别人有能力的时候可以用,安慰别人失落失败的时候也可以用,除此之前,它还有一大堆的词义等你慢慢剖析。
后来说到了重点,D主任希望自己的女儿这次能够在市级里晋级,当然前提是以校内作文比赛选拔第一名的身份。
纪姑娘因为凭借着出了三四本销量不算差强人意的书,早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便入了省作协。在这些方面,学校还是给予了她一定的尊重。
平心而言,D主任女儿的作文还算不错,只是班上比她好的却也大有人在。她是学校这一次作文比赛的主审老师,自然是有定夺第一名的权利。
她想了很久,最后评出来的第一名是一个衣服上带有布丁留着板寸头,眼神很清澈却时常带着无奈的男孩子。
那个小孩子的作文,常常会让纪姑娘怀疑他的年龄。
只是后来,学校推荐去市里参加比赛的还是D主任的女儿,纪姑娘嘲笑自己真是枉做了小人。
开会讨论的时候老师们也众口一词,xxx(那个男孩子)家里还有三个弟弟妹妹,他的父母都没有打算让他读高中,与其占着这几分白白浪费,不如给其他努力又需要的学生,物尽所用,物尽所值。
后来,她离开了那所中学,原因很简单,她考上了编制,被分配到了其他地方。
4.
再后来,纪姑娘嫁人生子。
对方也是一位中学教师,同事们打趣道夫妻俩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两人倒是般配的很,相得益彰。
拒绝了一次又一次的捷径和便利,固守着别人口中无用的坚持,可笑的清高,兢兢业业地在学校里工作了十几年,纪姑娘也终于慢慢地升到了主任的位置。
虽然很慢,但是没关系。
当然,让她更开心的是和丈夫在玉树地震中领养的几个孩子,有一个参加了全国奥数竞赛获了银奖。还有一个,昨天晚上给生病的她熬了一碗小米粥,虽然碗里的粥,嚼在嘴里有些硬。
但是,很温暖,很安心。
幸好这么多年,我还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