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回眸自己的写作之路

来源:华佗小知识

表达是大脑内容外化的过程,那么根源便是自己对世界的思考,自己综合事实以及别人的意见而形成的自我见解。写内容之前问自己“别人为什么要听我说,看我的文章”?除了友情之外,人总是希望与人交流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或者成长的,那么自己的表达就要“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的前提是什么呢?是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更是从书中获得的经验,其中尤其以历史书和人物传记更有效,读一段历史相当于参与了众多人的同一段生命,读人物传记相当于参与了一个人的全部人生。这是有效放大自己的生命体验的方式。

确保“言之有物”之后,表达是需要转化率的,转化率就是比如你写文章能够多大程度上改变读者的行动。追求转化率,就需要讲单方面的讲,变为双向的沟通。因此我制定的践行清单为:

  1. 写文章前,瞄准一个主题,积累素材,确立要表达的内容;
  2. 在文章的开头处,写明读者的类型,所处的状态
  3. 写明希望读者获得的信息内容,以及希望的行动

想到之前自己写文章时,总是抓起电脑就开始写,更多的时候是随意的发挥和凑字数,没有实质要表达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受众。导致虽然自己写文字已经一年多,却应者寥寥。我活在自己设定的世界里太久啦,已经没有了对读者反应的敏锐反应,没有了对自己文章的雕琢精神。

回想自己的文章得到回应最多的,即是自己认真准备表达内容,配图和文字,力求简洁而最终成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