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PMP|备考心得--5A是水到渠成的

来源:华佗小知识

忙活了3个多月,等待了1个月,终于有结果啦,妥妥的5A,哈哈。开心之余,把备考心得梳理了一下,想过的、想拿5A的学弟学妹们,赶紧看过来。

1. 学习PMP的原因

今年注定是一个变化多多的一年。由于自身发展的考虑,我从技术岗位转到了项目管理岗位,为了更好地胜任新岗位,我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学习一些项目管理的知识。自学的话,很多知识并不能理解到位,所以决定参加培训班。了解下来,PMP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能在工作上提供切实帮助的一门课程,所以思量再三,选择了PMP。

2. 报考PMP的原因

考证不是我的目的,因为对于我这个已工作多年的“老人”来说,更注重学以致用,但,我还是报名了考试。工作多年后在培训学习上很容易产生懈怠,相信很多同志也有这一体会,所以需要绑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来鞭策自己不停地前行。考证,便是一个很好的目标。

3. 报考时间的选择

我选择了炎炎的夏季进行备考,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呢?因为夏季会有两个月的暑假,准确地讲,是家里的学娃有两个月的暑假,在这两个月里,我不用再像平常那样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花在娃的功课上——家有学娃的同志们,你们都懂的----我可以安排些自己的事情了。

当然,没有这条限制的同志们,请自动忽略这一条。

4. 考过的决心

与其他备考学员不同(尤其是那些没有拖家带口的),对于我而言,不存在考不过再考;对于我而言,只有这一次备考机会。因为直到明年暑假之前,我都不会再有这么大段的学习时间了…….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必须一次过!当我感觉枯燥时,当我感觉疲惫时,我便用“必须一次过!”来使自己保持警醒。只有下定决心,才能倾情投入、静心学习,这个是有效学习的前提。此句送给学弟学妹们。

5. 备考的过程

1) 学习环境&家人的支持。我家里有一个学娃和一个小娃,只有我和孩子爸爸两人照看,所以即使是在暑假,不用太忙学娃的功课,但里里外外还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忙。孩子爸爸非常给力,为了让我安心学习,承担了很多事情,但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一会儿吵、一会儿闹,使得我很难有安静学习的空间——直到晚上两娃都入睡之后。所以,我的有效学习时间,通常是在9点之后。开始的晚,结束的也晚——那几个月,凌晨一两点睡觉是常态,有时能学到凌晨三点……进入学习状态了,还真没觉得累,考完试后再回头看,觉得自己好勤奋,哈哈!

所以,有条件的学弟学妹们,还是尽量找安静的环境学习,不必像我这般,经常学到深更半夜。

2) 持续调整学习方法。工作多年,虽然一直也处在不断的学习中,但学习PMBok这种大厚本的枯燥的理论书,还是挺痛苦的一件事情。秉承着“必须一次过”的“执念”,我硬着头皮,将这本几百页的东东通读了一遍——我本来想细读一遍、边读边记,但走到后来,发现效率太低:不仅记不住,还很花时间,所以后半段基本就是通读了,划重点、读关键句----终于,在开课前“拿下”了这个家伙。这次通读,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是整个备考期间唯一一次通篇阅读PMBok。

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总结知识点,还需要不断回头总结学习经验,然后持续改进学习方法、提升效率,这是对学习能力的挑战,也是对学习能力的提升。有意识地持续调整学习方法,在整个备考期非常重要。

3) 午休的碎片时间。PMP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尤其对于我这种下班后时间不富裕的人来说,时间观念必须非常强。在这几个月的备考期内,我尽量把握住午休时间:不去食堂吃饭,简单买点煮玉米或者其它东西当午餐;如果同事关了办公室的灯午休,我便打开座位上的台灯。抓紧点,中午可以看一两个小时。工作的空档期,也别放过。总之,学习进度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地利用碎片时间来保持住的。

4) 拆书。如2)点和3)点所述,我需要在家里和公司两地看书,这么重的书背起来可真是个负担,尤其对于我这种老腰不好的人;而且这么厚的书翻看起来,实在不方便,所以我心一横,把书按照章节拆了开来,拆完后,每本看起来都那么薄,感觉很容易就能读完的样子,顿时增添了不少信心,哈哈J。后来在彭老师分享的学习经验中看到已经有学长这么操作过啦。不过,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课本封装的质量太好了,所以拆的时候一定要拿稳美工刀,稳稳地、慢慢地往下划,当心别把书页或者手给划破了……要想认真看书,那就先拆书吧J。

5) 学习计划。

Ø 通读PMBok。根据自己的时间状况,设置每天必须完成的内容,然后抓紧一切可能的时间,在正式开课之前,去完成它。看的过程中,一定要划重点、记录问题点,这是通读的意义所在。

Ø 讲义预习。5天的讲义学习,除了第一讲的内容,因为没拿到讲义,无法预习外,其余4讲,我都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并梳理了问题点。我的学习理念是:大部分内容应该在课前自行消化掉,课堂只是用来解决我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点的,这样的学习更高效。

Ø 讲义复习。每上完一次课,首先要做的便是“趁热回炉”,把知识点再梳理一遍。复习期间,我是参照讲义和笔记进行的,并未参照光环建议的去听老师的录音,一是因为每次课将近8个小时的录音,时间太长了;二是我上课已经足够认真,没听清、没记清的问题点已经比较少,这少数的问题,我在班群里面提出,让同学帮忙解答下,比听录音高效很多。复习讲义的方法,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把握即可J。

Ø 讲义梳理。讲义虽然比PMBok薄,但对于我来说还是太厚;而且因为没有目录,想找个知识点都很困难----虽然你知道它在书里,但就是找不到,郁闷吧!在经历了若干次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决定手写一份梳理知识点的“册子”,每个知识点注明核心内容和页码。手写小册子,花了我不少时间,但在梳理的过程中,我相当于又复习了一遍讲义,并且当我能很方便地查找到需要的知识点时,我就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参加模拟考时,我包里没有背PMBok(也从未背过,太重,也没时间看),也没有背讲义,而这个小册子,我每次必带!浓缩的才是精华,它成为了我的得力助手!来张图晒一下,有点破破烂烂的,因为实在被我翻得太多,磨损得厉害。字太潦草——内容多、笔速太快,给自己找个台阶,哈哈

Ø 串讲小册子及视频。视频只讲了小册子中的部分知识点,所以不要企图偷懒只看视频。我是先看完小册子,然后带着问题看视频,然后再看小册子……小册子看过3遍,视频看过2遍,边看边在书上涂涂划划,千万不要手懒、也不要舍不得书,空白的新书,放在那里,毫无价值。

Ø 练习题&模拟题&冲刺题。做题目,可以帮助增加题感,摸清楚自己的薄弱点。每次模考,光环会给出10大知识领域的各项得分,分数低的就是自己的弱项了,需要重点梳理和记忆。模拟题的知识点定位,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没有一个个地在PMBok里做定位,只是对照答案,对个别不理解的、存有疑义的,去翻下书本。每套题目,纸质卷面刷了三遍,电脑刷了三四遍吧,刷到每套能达到满分就差不多了,不过这个还是有点难度的,得做好心理准备J。

Ø 刷题小经验。不要把答案直接大大咧咧地写在题目卷面上,那样的话,后面就无法用卷面反复刷题了。我是在自己做对的题目左侧用铅笔画勾,在做错的题目左侧用铅笔画个圈圈;重新做第二遍时,在错的题目左侧画个三角形,总之,每次换个符号进行错题标识。错题符号标识越多的,就是需要自己重点掌握的。每次重新刷题时,要把左侧符号遮挡掉。反复错的题目,记录在试卷封面的内侧,这样做可以省去每次翻书找错题的时间,高效很多。临考前我们重点关注这些错题即可。

Ø 充分发挥班群的作用。自己有问题,一定要“厚脸皮”地问出来;别人问问题,自己也要知无不言,如果答错了也不要紧,大家讨论讨论也就清楚了。主讲老师是不负责课后答疑的,所以要充分发挥班群的作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J。

Ø 保证听课质量。缺了的课,是无法用录音来弥补的,所以不是迫不得已,一定不要缺课。每堂课都打起精神,紧跟老师节奏,因为课过去了,就没有了、没有了。

Ø 认真学习参考资料。除了上面提到的资料外,光环还会给到很多学习资料,这些资料都是讲师梳理出来的精华,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至少学习一遍,有问题的地方多学习几遍。

Ø 考前保证充足的睡眠。前两次模考的头天晚上都睡得太晚(因为计划的进度任务必须完成),导致第二天考试状态不太好,虽然两次都考到了140多分,但我觉得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第三次模考前稍微早睡了一些,第二天精神很好,考了159,人广班第3名哦,哈哈。正式考试头一晚,10点多就上床了(尽管睡不着),第二天状态比较好,题目和之前练习过的题目题感差距蛮大,忐忑了一个月,成绩出来啦,妥妥的5A,哈哈看来还是功夫下到位了J。

来来来,晒晒5A:

看着证书,学弟学妹们是不是很心动呢,赶紧行动吧。

                                                                                                                                                                                                                  ————光环学友张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