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蜜蜂刷到了东野圭吾又出新作了,被称日本年度最佳悬疑片的《祈祷落幕时》。光是豆瓣就有8万多人评价,而这部电影也以“猫眼9.4分、微博大V推荐度93%”的成绩,位列同档期电影的口碑第一。
好多蜜粉说,这部电影比较烧脑,很多细节需要处处去挖掘。于是小蜜蜂决定,带着蜜粉们一起领悟这部剧的“烧脑之处”~
影片初始,宁静的海边矗立着不起眼的房子,一个女人过着单调到黑白的生活、一个面对宁静水面痛哭的背影。
水面下,潜伏着暗涌,灰暗的色调之后,渐渐涌出滔天的巨浪。
影片采取了贯有日本冷色调滤镜的风格,平静而缓和的推进方式,莫名的让人感受到了隐藏在背后的沉痛与悲伤。
从这里,我们仅仅知道《祈祷落幕时》是被誉“日本年度最佳悬疑片”,短短的119分钟,那些零星的线索却在不停的交织着:
青酒坊老板娘回忆性的独白
父子,母女之间的对白
陌生人因人形烧而结缘的走访
...
真相不疾不徐的展开。
通过这些对白,我们看到的一件又一件血腥凶残的案件,看到了破碎家庭的苦苦挣扎,还看到了伟大的亲情与守护。
但东野圭吾却告诉我们,其实是人性的自私。
这部影片,东野圭吾他最初创作加贺恭一郎系列小说时曾留下一个终极悬念:加贺恭一郎的母亲在他幼年时期失踪之后杳无音讯,而《祈祷落幕时》作为系列终章将会揭开加贺身世之谜。
那么,影片主要以3条故事线索而开展:
第一条线索
在加贺(男主)小时候,母亲百合子突然离家出走去了仙台一家小酒馆当陪酒,并和一个叫绵部俊一的男人生活一起。
直到百合子去世后,小酒馆的老板通过绵部俊一,联系到了加贺。加贺来到母亲住址,但怎么也联系不上绵部俊一。
“绵部俊一”是怎么联系上加贺的呢?他在哪里?
而此时加贺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日历本,每个月份对应着一座桥名,不过上面不是母亲的字迹。
第二条线索
为了找到绵部俊一,揭开事实真相的加贺,成为了一个片儿警并负责查案。
一个刚来东京的单身女人押谷道子在一栋公寓被勒死,20多天后尸体腐烂才被发现。而公寓的主人越川睦夫在案发时失踪,成为了最大的嫌疑人。
随后警察发现被害人的被害手法、时间和地点,都与一起流浪汉纵火谋杀案很相似。经过DNA鉴定,才发现被烧死的流浪汉,就是公寓的主人越川睦夫本人。
为什么好端端的家不住偏要去当流浪汉呢?
随后,警察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一个写着日本桥附近十二座桥的日历,笔迹和加贺母亲那里发现的一模一样。
第三条线索
由于公寓主人已死,但是公寓为什么会出现和母亲遗址一样的日历本?
警察们只好从押谷道子着手调查,发现她来到东京是为了见自己的老同学——浅居博美。
博美过去是很出名的演员,现在成了导演。看上去光鲜亮丽的她,却经历过一段非常波折的童年。
原来押谷道子在乡下的老人院看到了博美的母亲,也是博美这辈子最恨的人。30年前,博美的母亲以丈夫忠雄的名义欠下高利贷并出走,于是导致这对父女过着生不如死的逃亡生活。
三条主线之下,我们跟随着影片中的细节去探索了无数问题:从博美第一次见面和加贺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到推断出被烧死的流浪汉很可能是“绵部俊一”。
最后还原了流浪汉画像后,通过核电站老员工了解,此人是“横山俊一”。
越接近最后,案件越扑朔离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直觉告诉加贺,博美和这件事绝对有关系。
而加贺也通过一张张的“洗桥”活动照片后,发现了博美在现场。
随着调查的深入,两起案件因一本日历而联系在一起,两个不幸家庭背后的真相,也逐渐被揭开。
其实“绵部俊一”、“横山俊一”、“越川睦夫”全都是一个人——博美的父亲,浅居忠雄!
回到博美的故事,我们就可以理解了。
当年逃亡时,企图猥亵女儿的横山俊一被博美失手反杀。忠雄为了保护女儿,与死去的横山俊一互换身份,让外界知道死去的是“跳崖”的忠雄,自己则顶着横山俊一的名字,在核电厂工作。
为了实现女儿的演员梦想,过上正常的生活。为此,忠雄换了好几次身份,杀过好几个识破自己真身的人,因为这样会威胁到女儿的前途。
而博美和父亲每年也只能在人声鼎沸、不易发现的“洗桥活动”中相见,这时的日历本上的桥名也真相大白。
而最后,父亲忠雄打算自焚死掉,而女儿却不忍让父亲承受被烧死之痛,亲手掐死了陪伴自己三十年的父亲...这一幕,让多少观众泪洒现场。
“人会说谎是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保护他人,谎言就是真相的影子。每个人都带着创伤活着,为了保护这个创伤,人会把心门关上。”
而加贺的母亲百合子曾做过陪酒女,被爸爸的亲戚欺凌,加上爸爸在外工作,对家庭十分冷漠。
于是母亲换上了忧郁症,考虑到加贺的成长,索性离家出走。
就像开头所讲的,有着恋母情节的加贺也是为了寻找绵部俊一,通过他来了解自己的母亲。
无论是加贺,还是博美;还是父亲忠雄,母亲百合子,他们都因为家人的羁绊而改变了人生轨迹,却始终无法摆脱残忍的宿命。
哪怕半辈子都用来圆一个谎,哪怕是十几年如一日地生活在黑暗中,最终都为了誓死去守护着对方。
而看似亲情驱动下去杀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人的父亲忠雄,看似在所不辞的去维护女儿的幸福,其实他们是即悲哀又可恶的成为了偷窃别人幸福,双手沾满别人鲜血的罪犯。
东野圭吾大笔浓墨的写了博美和父亲的艰辛,并将亲情为主线去掩盖两人犯罪的事实,而人性背后的自私通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我想,这也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渴望幸福的帷幕一重又一重,但当真相公之于众的那一天来临之时,幸福的帷幕终将落下。
而我们也终将洞察不了、窥见不了什么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