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实战”心得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不看心灵鸡汤类的书和如何教育孩子的书已经很多年了,因为我知道生命不可复制,每一个孩子在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存在的生命体,既便是一母胞,在同一种生活环境里生长的兄弟姐妹的性格、爱好,都是有差异的。那些鸡汤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的,那些花样烦多的教程同样也不是适合所有孩子的。

关于教育孩子的一些“实战”心得,还要从老大儿子说起。因为我本人的性格是做事一丝不苟,从上学到工作一直比较优秀,年轻的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而且还是个爱爆炸的脾气,这些特质在孩子的教育上体现出来,让大儿子饱受其害。我对他的要求非常高,现在想来甚至是苛刻的,就是希望他什么都比别人做的好,一旦发现他没达到我要求的标准我就大发雷霆,而且当时我和他爸工作特别忙,陪伴他的时间很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陪伴他以及在陪伴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帮助他良好习惯的养成,而是简单粗暴的定标准提要求,达不到就发火就训斥甚至是爆揍。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他变得越来越内向,不自信。我现在想起来都挺内疚,也挺后怕。常常暗自庆幸他没有走上一条叛逆的不归路。到女儿时,我吸取了一些经验,就是多给她爱和夸赞,她和哥哥的性格差异特别大,我觉的一部分原因是先天的,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后天形成的。因为我抽出更多时间陪她,态度温和的爱她,并且总是用赞赏的眼光看她。她比她哥有安全感、更自信,我们之间的也变得更融洽。生了老三以后,我就基本不在公司干具体工作,而是回归家庭专心陪孩子。这个时候一是因为生活节奏慢了下来二是因为年龄大了,我对人生的理解相对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心态变得平和了许多,我对他没有过多世俗的要求了,只是希望他健康快乐的成大,我觉得怀有一颗快乐善良的心,能够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感知幸福是一种太难能可贵的品质和能力,所以我尽可能去呵护他的这种品质,其他的在我眼里都不在重要,因为在对他哥哥姐姐的教育上我其实是有很强烈的企图心的,就是无论是对哥哥的严刻还是对姐姐的赞赏教育其实我最终的目的就是想把他们塑造成一个通常意义上的事业有成的人上之人。一个人的秉性是不好改变的,我还是那个做事较真的摩羯座,但是对老三的态度我首先希望能保住他感知幸福的能力。其次就是有规律的“放养”,就是在看似任其自由的在草原上慢慢悠悠漫无目的的吃草,其实一直在暗示他、诱导他缓缓走向水草丰美的地方去。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到现在他也上了几个课外班,都是等到他感兴趣来告诉我妈妈我要学这个我要上那个课我才给他报的,这个等不是被动的等,是一点点的自然的引导的过程,最终让他上钩。

我会利用小孩子好奇的天性,尊重他向我提出的任何问题,这些问题千奇百怪,甚至有很多是无厘头的,但我从来都不笑话他或表示不耐烦,而是很郑重认真的回答他,多数情况下我都回答不上来,但是我会马上查百度或资料来答复他,顺便会拓展总结一下,有时会把人生观之类的东西加进去。我会比如他问日本人为什么侵略中国,八国联军是哪八国?我除了给他讲一些当时的历史,还一定会告诉他一些关于人性、关于民强才能国强的问题。他问泰担尼克号为什么沉没?我告诉他是因为一颗铆钉松了的同时会告诉他做事不精益求精的后果。当他说他看不懂我给他买的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上使用的武器这本书,所以不想看了时,我会趁机跟他说是因为你不了解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的原因,当你的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越来越丰富时,这本书对你来说就是小意思了。比如他问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前几天的普遍降温是怎么回事?我会告诉他是因为北冰洋大幅升温吸取了大气中的热量造成的。顺便渗入一点物理知识。总之就是不厌其烦的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给他埋下一粒一粒的小种子,让这些种子慢慢生根发芽。说到底就是让他保持对这个世界无尽的好奇心,让好奇心成为他学习的动力。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你快乐,他也快乐;你烦躁,他也烦躁;你暴戾,他也暴戾……我现在反思我在三个娃的教育问题上,当时对老大基本上就是个暴戾的妈妈,一直到他十六岁之前我俩的关系都是剑拔驽张的,肯定给他的童年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也给他一生留下了不好的心理体验,所幸的是他一直是个正直而且勤奋的孩子,我觉的这是因为我和他爸爸都是勤奋踏实的人,我们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当然也影响着其他两个孩子,这就是所谓的“身教大于言传吧”。总之,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做父母一生的课题,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得不断的反思和学习。

最后我问小儿子心目中的妈妈是怎样的,得到的答案是:“简单粗暴!”我最终还是逃不过这四个字,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