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舌尖上的西北》

来源:华佗小知识
西安回民街

中国当代作家,名气最大的估计是莫言了,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如果说国内现在有谁比他写小说写得更好的,那就是贾平凹了。

吴军说贾平凹写得小说比莫言写得好。

三毛说喜欢贾平凹的小说,“他用词很怪,可很有味,每次看完我都要流泪,眼睛都要看瞎了”。

好的作品获不获奖无所谓,好的东西就是好的,在哪里都会发光。

因为这几年开始对美食感兴趣,我是“吃吃吃”,我想成为一名大厨师,然后就读了一些相关美食书籍,比如《雅舍谈吃》、《随园食单》等名著。

昨天刚读完贾平凹先生的这本《舌尖上的西北》。

第一次读贾平凹先生的书,感觉他文采真好,盛名之下,果然名不虚传。

他的作品空灵博大,韵味悠长,他的关于陕西美食的文章更是妙笔生花,美不胜收。

历史滚滚,上下五千年,中国战事,大多起于东南,成于西北。易经上说,西北位置很重要。

西北给我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这样。

西北很大,这本书说的西北,单指陕西。

秦始皇兵马俑发掘以后,天下哗然,荒荒西北高原,区区弹丸临潼,参观者将田埂踏出小路,小路扩为大道,大道纵横,网轮而散射;黑白棕黄各色种类之人民莫不叹其工艺美,英法德日各等言语之首相莫不慑服始皇威。

今陕西省域,北有黄土高原,中是渭河平原,南为秦岭山地,综观诸佳肴名点,大体以历代宫廷、官邸和民间的菜点为主,辅以隐士、少数民族、市肆菜点演变组合而成,是北国统一风格中而有别存异。

其实陕西,并不能全部称秦,古有秦川之称,是指从东部潼关始,沿黄河之东南岸,逆渭河而西行,经渭南地区华阴、华县、大荔、合阳、韩城、白水等十三个县,又咸阳地区高陵、三原、泾阳、周至、户县、兴平等十二个县,到宝鸡地区武功、扶风、岐山、凤翔、眉县、千阳等十一个县。这是一个八百里的黄土积壅平坦富饶的狭长谷地。自盘古以来,这里便是养人的黄土,日月经天,往来升降,穷万物之哲理,长河行地,洪纤巨细,尽万物之情态,故华岳崛地而起,当惊世界殊,故渭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横野漫流,故白杨最多,枝叶紧凑,直而不弯,故大蒜生紫皮,辣椒吊长线,非四川能比,故黄牛大如骆驼,毛驴叫声赛雷。万事万物得受于地面辽阔之粗犷,人为万物之首,必然形成向外扩张之民性,走遍八百里,所见村庄,皆黄土版筑,墙高檐宽,房与房并不对称,横七竖八一任自然,但家家门前一丈二丈出路,路和路交岔,白杨高耸,黑榆遮荫,远远望去,蹲卧蓝天之下,黄土之上,鸡鸣狗咬,驴嘶马叫,人却急急行走,永远安闲,每每于清晨雾漫之时,或近黄昏夕阳腐蚀之期,有父呼儿的,有女喊娘的,必是一声“喂”音,长达数分钟,而结尾之处才极快吐出呼喊内容,彼起此伏,十里八里有呼有应。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懒汉高唱秦腔”,当年李咏的一句玩笑招来非议,他只好公开道歉,而如今斯人也已不在了,只是他的这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

八百里的秦川,是一块产生英雄和建立英雄业绩的土地,从古以来,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历史上最强盛的周、秦、汉、唐,将这里的武威推到了一个极致。

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金锁关,威威乎白天红日,荡荡乎渭水长行,朔风劲吹,大道扬尘,古都长安城池完整,广漠平原皇陵排列,断石残碑记历代名胜斜埋于田埂,秦砖汉瓦散见于农舍村头常搜常有。关中大地真是中华历代兴邦立业之境,关中百姓真是中华民族刚强武威之种。

记得那年去西安,在回民街的烟雾缭绕中,和一位朋友一起吃了西安的小吃美食,至今回味起来,仍然会记得那烤肉味道。

朋友说,“去一个地方,一定要吃当地的美食,要吃别处买不到的,要不然出去跑那么远干嘛?”

是的吧,如果一个人很爱吃,那么他的旅行目的可能仅仅只是为了吃。

西安回民街热闹非凡,每天都有很多人,人多的时候,街上人摩肩接踵,走路都会困难。因为有各种烤肉摊,路上到处是烟雾缭绕,很有人间烟火气息。

去了趟西安,对那里的肉夹馍,烤肉,各色面食,凉粉,凉皮等印象深刻。不久前,还差点坐飞机飞过去,单单为了买一份凉粉儿。

肉夹馍

入秦不吃牛羊肉泡馍,犹如进京不吃北京烤鸭一样,将为人耻笑,终生遗憾。

那年在大唐芙蓉园吃的两个肉夹馍,是那天我吃的最好吃的食物了。

食腊汁肉单吃可,下酒佐饭亦可,然真正欲领略其风味,最好配刚出炉的热白吉馍夹着吃,这便是所谓“肉夹馍”。是馍夹了肉,偏称肉夹了馍,买主为了强调肉美,也便顾不得语言的规范了,奇怪的是这个明显错误的名称全体食用者皆承认,可见肉美的威力了。

羊肉泡

骨,羊骨,全羊骨,置清水锅里大火炖煮,两小时后起浮沫,撇之遗净。放旧调料袋提味,下肉块,换新调料袋加味。以肉板压实加盖。后,武火烧溢,嘭嘭作响,再后,文火炖之,人可熄灯入睡。一觉醒来,满屋醇香,起看肉烂汤浓,其色如奶。此羊肉制法。

羊血

咸阳有一人,可以说什么都不缺,只是缺钱;也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只是有病。病不是大病,体弱时常感冒。中医告之:每日喝人参汤半碗,喝过半月即根除感冒。此人拍拍钱包,一笑了之。卖辣子蒜羊血的说:买羊骨砸碎熬汤每早喝一碗;再每晚吃羊血一碗吧。如此早晚不断,一月后病断。

面食

Biángbiáng面是陕西关中特色传统风味面食,是传统的陕西裤带面。因为制作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

biang 字很难写,它长这样:

因为字太奇特,有个记忆口诀:“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

那天我在回民街特意品尝了它,真的很好吃。

陕西的面食还有耀县盐汤面、荞面饸饹、岐山面、油泼面、户县软面、杨凌蘸水面、摆汤面、礼泉烙面、蒜浆面等等。

一次根本吃不遍,以后需要多去品尝。

酒是魔鬼,也是好东西,就看你怎么对待。

如果你让酒控制了你,你就是酒的奴隶,如果你能控制酒,那你就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

酒至微醺,那种感觉像躺在天空中,飘飘然,如羽化而登仙。

几年前春节,因为吃药后喝酒太多,差点出大事,然后我就不敢再多饮酒了。

我现在喝酒原则是:酒可以喝,但是只喝好酒!酒可以喝,但是绝不多饮!

西安的桂花稠酒,相传太白饮此酒,成诗百篇。故历来文人到长安,专饮桂花稠酒。

还有西凤酒,它产自凤翔柳林镇,味辣性烈,外地人一杯便可红脸,二杯就要头疼,三杯下肚,天旋地转醉为烂泥,名副其实“三碗不过岗”。

陕西人的幸福生活,甚至理解共产主义,也不过是“喝西凤,吃泡馍,听秦腔”。

我想品酒也是品人生。

人生啊,如果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人就不会大有出息呢!

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但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自己心里要有个主见。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

闲来无事的时候,在树下池边置一小桌,试想,天上来绿,脚下生凉,讨几碟菜、一壶酒慢慢吃将起来,吃的仅是酒菜吗?

酒当然不一定是名酒,却绝对要有知己,三个四个的,一壶酒喝下去,更多的话溢出来,谈天说地,议文论艺,这一天就会过得十分的惬意了。

北方人没事时候喜欢一起喝酒,酒越喝越穷!
南方人没事时候喜欢一起喝茶,茶越喝越有!

北方人喝酒后容易惹事,南方人喝茶后生意也就成了。这就是差别吧。

好汉相交一壶酒,君子相交一杯茶。

古人有言:雪澡精神。平凹说:茶涤灵魂。

很有道理。

对于爱茶者,生活,宁可三日无肉,不能一晌无茶!

在杭州喝龙井茶,在厦门喝铁观音茶,在成都喝峨眉茶,在云南喝普洱茶,在合肥喝黄山茶,在陕西喝茶,那最好是陕南青茶了。

陕青的制作很粗,茶的形状不好,包装也简陋,但它的味重,醇厚。合脾气。

生活很无聊,不过有茶请待客,无事乱翻书。

吃是一种艺术

清早开门七件事,油盐酱醋米面茶。

盐、酱、醋、蒜水、油泼辣子、香油,这些日常很普通的东西,加上食材,稍一用心,就是一顿美食。

中国的饭菜注重色、形、味,这不是同中国画有一样的功能吗?当物质的一番滋味泛在口中,而精神的一番滋味泛在心头,这又是多么于人生有实益的事情啊!

吃也是一种艺术。

陕北远行

往陕北远行,三千里路,云升云降,月圆月缺,群山有势,众水有脉。

带上她,山上也去,林里也去,爬树捉雀,钻水摸鱼,一块骑旧车子去一般人不去的地方逛逛,吃地方小吃,看地方戏曲,参加婚丧嫁娶的活动,了解社会最基层的小事。

累了就坐小饭馆,一壶酒,两个人,三碗饭,四盘菜,五六十分钟吃一顿。

岂不快哉!

2020.02.11 21:12
上海 罗山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