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过一个有名的故事。1977年,来自赞比亚的修女Mary Jucunda给当时任NASA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学副总监Ernst Stuhlinger写了一封信。在信上,赞比亚修女问了这么一个问题,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吃不上饭,他们为什么要耗费几十个亿美元去发展探索宇宙的项目。
Ernst Stuhlinger回了一封信,大致解释了一下原因。在信中,他指出了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他认为,研究探索宇宙的项目,正好是为了解决人类的问题。就比如饥荒问题吧,给饥饿的儿童发钱当然是一种办法,但是治标不治本,探索宇宙可以寻找到更加多的改善人类粮食生产问题的方案,给人们解决饥荒问题带来一线生机。其次,他指出,探索宇宙也是国家财政分配的结果,我们收取了纳税人的钱,不是只有搞国家福利和建设,也要发展相关的医学,生物学,科学,人文等各方面的研究。让物质和精神发展水平达到平衡。第三,他认为,这也是国家在国际间的一种社交手段。比如如果美国的宇航员在俄罗斯境内出现问题,俄罗斯会派人出来救援,同理,当俄国宇航员遇到问题,美国也会派人去救援,这就增加了国际间的合作。
在回信的结尾,科学家还附上了这张1968年阿波罗8号在月球轨道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送给修女。这封信最后被NASA以《为什么要探索宇宙》为题发表。
随同信件寄出的照片。1968年圣诞节,阿波罗8号在环月轨道上拍摄的地球。昨天,神州11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除了热烈庆祝祖国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以外,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探索宇宙,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教育启发?
【树立宇宙观】
多年以前,我还在SFU读书的时候,当时教育系有一位教授的研究可谓标新立异。他研究的议题是,如何在中小学推行宇宙观的教育。他认为,我们现在强调的世界观以及全球视野已经过时,我们要对孩子进行宇宙观的教育。
虽然当时觉得这位教授的研究有点搞笑。但现在想来,这研究还是有很多积极的启发意义的。
树立宇宙观意味着,我们不再把自己(个人)放在世界的脉络底下,而是把自己放在宇宙的中心。这样重新去审视自己以及自己所在位置就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我们看问题不再是以国家为核心,而是以地球为核心。对于整个环境的理解也从国与国之间的问题转换成了全人类的共同议题。
此外,前面那张在月球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是不是也带给我们许多新的启发和思考呢?比如,我们不再只是站在地球的角度去看宇宙,而可以站在宇宙其他的角度去看地球。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地方去审视自己,重新思考人类和地球,以及我们在宇宙中所扮演的角色,看到过去看不到的问题。
树立宇宙观,也绝不是闹着玩的。而是让我们改变过去旧有的思考方式,把个人置身于整个宇宙中,去探索未知的空间,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如果把宇宙观放到教育里面,可以让我们的孩子看到他们未曾看到的世界,了解除了地球之外的空间,以及感受现在已知的时空。
【让孩子与自然建立联系】
目前很多学校都非常注重孩子对于天文学以及宇宙探索方面知识的教育。有很多学校甚至花了大价钱买了昂贵的天文望远镜,设立了学生天文台。这么做的意义,不知道一些学校是否有GET到。其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天文台或者一些让学生参与天文活动的方式,让孩子与宇宙建立某种联系。通过这种联系的建立,让孩子对自己,自己生活的地方,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生活的地球产生一直自我意识,从而培养保护地球,环境和家园的一份责任感。
与此同时,与自然建立联系,也可以让孩子更早的认识到人类作为自然的主体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比如我们随手丢垃圾的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影响着整个地球。有了这份意识,孩子能够更好的去做好作为地球公民应当有的行为,了解到保护地球和自然的重要性。
【培养求知欲,提高创造力】
除了环境保护的教育以外,了解宇宙知识,对孩子来说,更多的能够培养他们求知欲和创造力。
我家孩子就特别的喜欢八大行星,每天有事没事就哼着八大行星之歌,画画也要画各种不同的星空图。
其实,在面对宇宙知识的时候,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不止是简单的八大行星,我们更要教会孩子对于“探索”这个概念的认识和了解。告诉他们,我们之所以要了解关于宇宙的这些知识,是为了更好的探索未知。而这些未知则要靠未来的科学家去继续的努力。
随着NASA的各种探索项目一次次刷新人们的眼球,火星的探索,飞跃冥王星,发现另外一个“地球”:行星Kepler 452B等都一直在极大的挑逗人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就是让孩子想要快点知道各种他们所不知道的,甚至人类科学家都不知道的东西。要想探索未知,则必须去了解哪些已知的东西,甚至去批判过去已知的一些错误,从某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各种不同的宇宙空间的探索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能够极大的开拓孩子的视野,想象出一个个过去不曾想过的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该多带孩子去参与一些天文活动,或者去科学馆和博物馆,最大限度的让孩子接触科学,帮助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
【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网站提供各种供孩子学习天文宇宙知识的方法。包括科学实验,APP下载,广播,英文电子书,以及各种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及讨论等等。凡是能用到的社交网络和媒体宣传,全都用上了。这么丰富多彩的资源,看的我都相当科学家了呢。
很多人可能认为,神州11号飞船上天与我们无关。可是,不要小看我们迈出的这一小步,有可能我们的孩子就对宇宙探索产生浓厚兴趣,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呢。
最后,我想以此文开头那位科学家Ernst Stuhlinger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如果国家之间不再比拼轰炸机和远程导弹,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飞船的性能,那将避免多少战乱之苦!聪慧的胜利者将满怀希望,失败者也不用饱尝痛苦,不再埋下仇恨的种子,不再带来复仇的战争。尽管我们开展的太空项目研究的东西离地球很遥远,已经将人类的视野延伸至月亮、至太阳、至星球、直至那遥远的星辰,但天文学家对地球的关注,超过以上所有天外之物。太空项目带来的不仅有那些新技术所提供的生活品质的提升,随着对宇宙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地球,对生命,对人类自身的感激之情将越深。太空探索让地球更美好。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