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和kindle的那些事儿

来源:华佗小知识

文/直树桑

笔者大概从一年多前就开始培养了一个习惯,只要背包出门,就会捎上kindle,而我和它的故事正是由无数个阅读(装x)的瞬间组合成的。

故事一 • 移动图书馆

我的第一个Kindle是日版的,最初玩儿的时候,特别喜欢刷知乎,那会儿把知乎相关的书籍都下了个遍,只要有空就抽出来看看,别提有多勤。不知道是在我的安利下,还是大家的自发购买,总感觉周围使用Kindle人似乎越来越多了。因为不断在探索,当时就拥有了大批量的图书资源以及引擎资源。由于当时在组织读书会活动,于是经常在书会Q群给大家提供书籍资源的,大家需要什么书,我基本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大家找到,因此那段时间也被盖上了“移动图书馆”的“美誉”。有了Kindle就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和大家交流更多有趣的使用方式的同时,也结交了很多有趣朋友,下图右边就是我和小伙伴Kpw2的合照了:)

第一次入啃豆与第一次的啃豆合照

故事二 • 强降级刷多看

大概在一年前了吧,笔者刚刚把啃豆升级到了5.6.1,当时有一本很想看的书,可偏偏是Epub的格式,并且怎样转化都无法达到我想要的最优的阅读效果。然而那时候我比较爱折腾,于是把网上的教程翻了个遍。了解到当时只支持固件为5.4.5.1的机型洗刷刷,因此,我尝试了最麻烦的降级刷多看的方法,还好有惊无险地完成了操作,谢天谢地!

第一次降级与第一次刷多看

刷完机之后,我就是如愿以偿地看了《中国底层访谈录》,里面人物形象的鲜明、内容的骇人听闻直到现在我还心有余悸......

故事三 • 一个就够了

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用Kindle看《一个》,总感觉里面的句子,在那时候觉得,特别感同身受。有的通过标注到Kindle Mate去整理了,有的就像这样被笔者通过手机记录下来了,相信大家也会有类似的经历,文字就是这种东西,能在特定时刻能与我们产生共鸣。

one is all

故事四 •  我欠大刘一本书

从来都只是听说三体或者刘慈欣,第一次比较深刻地认识他,大概就是通过这篇文章了-《只有在科幻里,我才是个理想主义者》。看完之后,立马下载了三体,决定看完它。不过,事实证明我并不是科幻的世界里的理想主义者......

大刘与《三体》

故事五 • 我的朋友都挂了

这是一本简短但是深刻的书。第一次发现它大概是在114吧,当时十分好奇它的名字,于是下载了下来。然后便一股脑儿看完了,里面有句话我特别喜欢“I have faith that someday,a warm light will flood over me and I will find peace.”

故事六 • 为什么我喜欢科技与人文

翻到这两本书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心里有个东西在动,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我倾向那种科技与人文带来的充实与喜悦,吴军兴趣爱好和我十分契合,池强老师的Mac技巧更是对我十分受用。希望能在二位老师的带领下,我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出更多属于自己脚印。

从浪潮到编程元年

故事七 • 意外得很贴切

去年的某一天去书友家吃吃吃,席间翻到梁先生的这本书。想到自己前阵子也刚下过这本书,于是麻利拍了张合照,封面简直神同步有木有!

纸质电子是一家

故事八 • 文盲的日常

用Kindle看书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你可以内置多种语言的词典,玩转各种语言的学习。即使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但还是有很多并不太懂的词儿,这时候就凸显词的用处了。当然,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朋友帮助就更大了。

文盲日常

故事九 • 安利一个有趣的文字平台

喷嚏图卦是我很喜欢的一个阅读分享平台,虽然经常看到的都是一些没节操的新闻,但是也是有一些很有文学性的文章,一般在最后几条,大家有兴趣可以好好留意一下。

《喷嚏图卦》

故事十 • 真正的深夜咖喱

《深夜食堂》系列漫画大概是我用kindle看的第一部漫画了,当时还效仿里面老板的隔夜咖喱做了菜,简直美妙到不行。那段时间我们team刚好有一人带一碗菜一起吃午饭的习俗,于是我就经常做咖喱相关的菜,因此那段时间就被同事戏称为“咖喱小王子”,附上凌晨做的咖喱黑暗料理“犒劳”下各位......

深夜食堂

如果你也有和kindle的故事

�欢迎留言和我说说你和啃豆的那些事儿

文章属个人原创,如需转载请简信本人,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