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格力董事长后,风口浪尖的强势女企业家——董明珠。
谈到“董”姓名人,大家想到的肯定有: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战斗英雄董存瑞,央视当红主持明角儿董卿,当然还有流行歌曲里的“董小姐”。
董明珠 永不言弃的“董小姐”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董小姐”,但此“董小姐”非彼“董小姐”。她是2016年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而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的强势女企业家——董明珠。
董明珠,1954年8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84年当儿子刚刚2岁,她才30岁的时候,丈夫病逝,从此寡居至今。2016年10月18日,董明珠卸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今后仅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和法定代表人。她的成长和业绩在网上搜索一下,详细得尽人皆知。(为避免凑字数嫌疑,请读者自行网上浏览,在此不再复述)
董明珠 永不言弃的“董小姐”
有媒体称她是企业管理界的“铁娘子”,她确实是。在股东会上,她敢训斥股东,对违反企业制度的员工,无论是高层管理人员还是普通职工,一视同仁的考核批评,她脾气性格不分场合的直率、肆意表达,给人以霸道、强势的姿态,她有着钢铁一般的强硬性格和意志,对自己、对亲人、对企业奉行“狠”字原则,可以说是国企“狼性”管理的典型代表人物,这与柔弱的女性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1995年她做格力电器的营销部长,仅用一年时间就把格力从一个完全亏损的企业扭亏为羸,从1997年开始格力电器再未从银行贷过一分钱。用了20年时间,格力空调公司从2000万做到1000亿,从2万台做到4千万台。这样的成绩与她在管理岗位制定的营销策略和管理制度,和她对公司的管理、执行、落实,她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1990年,董明珠来到了珠海并且加入格力。 董明珠在格力工作期间基本没有休过年假。但她在“开讲了”演讲中很谦虚的说:这些成绩不是因为她,而是全体员工,对自己“狠”收获来的。
对自己“狠”,对家人“狠”,对员工“狠”。执着、强硬,对员工、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女强人
品牌和产品的生命力来自于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把产品作到极致、做到最好 是她追求的目标。
1.对自己狠
刚到公司时,她只是一名业务人员,空调是什么她都不懂;她接手的第一个工作就是上一个业务员留下的40多万的催债任务,有的员工劝她,这是上一个员工留下的,跟你没有关系,不用管。但她说:我接替了他的岗位,我就要对企业负责作,为追这笔债务,她追了40多天。她天天堵在债主的门口,债主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债主扛不住她的软磨硬泡,终于同意,让她去拿货。但到了那天,债主又避而不见。她特别生气,找到债主的员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动了那位员工,第二天老板到时,偷偷通知她,她终于堵住老板,要回空调,自己硬是把空调搬上车拉回来。别人很不理解,她说:她 要对别人负责任,对企业负责任。
由于她能务强、业绩好,公司让她选择到管理岗位。当时当业务销售人员,一年能拿几十万提成,管理人员每年只能拿几万。为了公司发展,她放弃了高薪,毅然选择到管理岗位。她说: 一个人再有能力,但有一天企业夸掉了,你还能存在吗!
小时候,她学习游泳。老师给他安排三个能横渡长江的游泳教练教她,但三个游泳教练到了河边,见到水象回到家一样,自己先下去游,让她先在岸边练习;她不小心倒在水里,差点死掉,被别人救起后,她非常害怕,想从此放弃,但想想,如果学不会,以后再有这种情况,还是无法自救。她开始对自己发“狠”,非学会游泳,经过努力,她终于学会了。因为这股“狠”劲儿,养成了坚忍不拔的品性,做什么事情都总结失败的经验,不畏困难,任何挫折也打不倒她。
董明珠 永不言弃的“董小姐”
2.对家人狠
空调市场有淡旺季,经销商都想在旺季多拿货,多赚钱。有一次旺季,一个经销商找到董明珠的哥哥,让他帮忙,每拿一百万的货,可以给他哥哥2、3万的回扣。他哥哥一口答应,没想到,当他哥找到她时,她坚决拒绝,并打电话给经销商,停止给经销商供货。经销商打电话问他哥哥,这是不是你亲妹妹啊!这让他哥哥和经销商很不理解,在他们看来,格力公司给谁货都是卖产品,如果给他供货,她哥哥和经销商都有利益,格力公司也不损失什么;但董明珠从长远利益考虑,如果这样下去,在淡季时经销商们都不去做市场,商品如何卖下去,大家都等着旺季卖,产品销量怎么上得去。事实证明她的做法是正确的。后来那个经销商找到他,写了一个保证书,她才再次供货。而那年,经销商自己努力做市场,卖了几千万,如果按百分之二分成,他哥足可以回扣几十万。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从公司利益出发。她说:“一个人拥有权力的时候,要想到,这个权利不是为你个人服务!”
对孩子,她也不娇生惯养,有一次,她开车,路上看到孩子在车站等公交车回家,为了锻炼孩子,她没有接孩子。孩子很晚才回来,她问孩子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孩子说,有空调的2元钱,没有空调的1元钱,孩子一直等到没有空调的车子才坐。通过这件小事,她培养孩子自己独立成长,勤俭的精神,孩子大学毕业也没有借她光,而是自己找了一份喜欢的工作,给别人打工,每月仅拿5千多元的工资。她就这样,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孩子。孩子大了也很理解她。
3.对员工狠
刚当经理之初,公司不正之风严重。她发现不仅销售人员有权利,连搬运工都有权利,谁给的好处多,就给谁发货。面对这种局面,她从管理入手,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严格到、女职工不准带耳环、戒指,不准留长发,不准工作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首先从行为上约束大家,增强职工集体观念,经过管理,终于让企业员工从一盘散砂状态凝聚到一起,彻底改变了公司的工作状态。
董明珠 永不言弃的“董小姐”
2001年,当她当上总经理的时候,企业出现了员工罢工的现象,管理层说员工太难管、太刁蛮,而她不这么认为,她说员工是可爱的,员工没有权利,员工只是草;干部是风,风往哪里吹,草才往哪边倒,原因是干部出了问题。她开始大刀阔斧的对干部作风进行整顿,一些干部害怕她的严格管理,说:“董总能不能光打雷,不下雨,以前的,过去的就过去了,从今天开始。”她说:“不行,我不能让某些干部,利用手上的权利,侵害国有资产,把企业国有的资产变成自己的私人财产,使个自己利益最大化,从而伤害了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感情,这是决对不允许的。” 她要听到底下职工的真实声音,原来总经理信箱挂在厂长办公室门口,谁敢去投呢?她就把总经理信箱设置在厕所、食堂等位置,最多时收到700多封投诉信,她亲自从投诉信找差距、找问题,从而锻炼出一个优秀的,让员工信任的干部队伍。
董明珠 永不言弃的“董小姐”
她解释说:这个“狠”,狠的自己,是这个团队。每个人都要追求个人的价值,而不是眼前的利益,不要为钱而活。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你有多么富有,而是你回头看的时候,你问心无愧,这才是真正的价值。她的自豪是,在她管理格力时,造就多少个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她自己的价值就在于,社会对她的认可。
就这样她凭着对自己和团队“狠”,打造出格力今天这样优秀的企业。
董明珠 永不言弃的“董小姐”
管理和做人,刚柔相济。在管理上有强硬的一面,也有柔情的时候
董明珠的管理刚柔相济,虽然她管理严格,但也有柔弱的一面。第一次追债的艰辛,让“铁娘子”追债回来的的路上落泪了。
董明珠 永不言弃的“董小姐”
她当上公司董事的时候,要求所有员工工作时间不能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有一次,她走过办公室,发现几个员工聚在一起,吃东西,这时距离下班时间还差5秒钟,她对聚在一起每人进行罚款处理,相聚的人不服,说是某职工带来的给大家吃的,她的处理方法是对送的罚款100元,吃的罚款50元;而送的那位职工家庭很困难,下班后,她又把那名职工叫到办公室,自己从兜里掏出100元,给那名职工。但她对那名职工说:“这一百块,不是返还你被罚的100块钱,而因为你家庭困难,我自己拿100块钱,补贴你的家庭,罚款的100块钱,和我给你的这100块钱不是一回事,不是对你罚款的补偿。罚你是因为你违反了公司的规定,必须罚。”令职工感动不已,通过这件事,让大家认识到遵守制度,从那以后再没人违反企业的制度。
她出国在飞机场,被工作人员认出,拉住她,说我认识人,你是格力公司的董明珠,我家里用的空调,就是你们厂出产的。这让她感到由衷的幸福和自豪。
董明珠 永不言弃的“董小姐”
她也曾哭过,当她生病,自己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想到儿子的时候,她也曾流过泪。免职时,收到很多的短信和微博回复,说支持她,理解她,让她很感动,为此而偷偷抹眼泪。
在《对话》栏目采访时她称在被免职的时候,有很多消费者支持她,让她非常感动。她说:“我这20多年很少流泪,但看到消费者的支持,我觉得值了。”
在我开始写这篇报道的时候,也就是2017年2月12日,董明珠在接受央视二套《对话》栏目采访时说:** “对国家、对消费者我是有所交待的,我可以用问心无愧来形容自己的行为。” **
在此我们不去评价,国资委对她免职的对错。但从她面对央视,面对全国人民,敢于用这翻讲话表白自已,可以相信,她的那颗爱国之心,对岗位、对消费者的责任意识绝对令人钦佩。
董明珠 永不言弃的“董小姐”
因为收银隆集团,企业管理层产生分歧,她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银隆集团是2004年成立的,珠海一家产业横跨新能源、汽车制造、房地产、物业管理、金融能源投资等领域的大型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对收购银隆,她说道:并不是个人的某种利益,而是为了跟上国家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需要中国制造,需要技术输入,需要企业跟上时代和市场的变化,格力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她认为空调要向智能发展,跟上物联的新技术,缺少的就是银隆这样的技术。收购银隆,对资源的节约、能效的提高,对格力来说这是必然的选择。
她看到的是未来,无论对错与否:那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去检验。但从她做为一个企业的高管,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追求和寻求改变的思想,她的行为是无可厚非的。她说:当所有的汽车换成新能源汽车以后,雾霾可以减掉一半, 是为了强国做的一件事。这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良心、有责任的企业家掷地有声的话语。
她说:我从格力卸任,不会躺在自己功劳簿上,看过去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要重新接受挑战不断前进。 这足以证明她是一位有强烈进取心的企业家。
只有经历过、奋斗过,接受挑战,一个人才活得有价值。
这就是一个永不言弃的“董小姐”——董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