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书上都提及到了“刻意练习”的重要性,一个人不够优秀,不是因为他不够努力,也不是因为他不聪明,而是他没有运用刻意练习的方法。
刻意练习不仅指持续刻苦的训练,它的核心是通过训练来拥有更高级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指面对一件事时的反应,思考。例如,下棋时,一般人看到的都是单个的棋子,而高级心理表征拥有者看到的首先是棋局的走势与策略,其次才是单个棋子的走法。
前段时间很火热的“一万小时天才定律”即只要训练时间达到一万小时,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这并不是很正确,它的可取之处在于首先我们的确是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训练基本核心知识,但并不是说,只是单纯的训练就够了。更多的是我们要花时间去思考整体的格局。用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通过刻意练习来提升自己呢?
刻意练习的步骤:
1.持续刻苦的训练基本核心知识,将它们联系于整合成知识晶体(用四种基本关系(因果,包含,并列,关联)组成的框架将它们联系起来)。这里运用了二八法则,即20%的知识可以带来80%的作用。
2.在老师或他人的指导下,(如果实在没有人的话,就拿历史杰出人物做对比),发现错误及不足并改正。
这里应用了对标原则。例如你每天拿自己的行为与高效能人士的好习惯对比,来找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3.创建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更系统全面的思考过程和控制过程)
这里类似于将各种知识晶体用框架(树形结构,数据表,关联结构和序列关系)联系起来。
4.创造突破
拿学习演讲来作为例子。首先,我们要训练站姿,语速,手势等基本功。其次,在他人的指导下,反思动作细微的差别,做到熟练并能应用。接着,思考全过程的演讲过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怎么做?哪些是重点?最后,你已经有很棒的,规范的动作,你就可以根据你的演讲内容适当加一些动作来引起观众共鸣。
我相信,做到上述这些,你的能力定会有所提升。
最后,我对刻意练习的理解可能有所偏颇,希望能与你们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