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东大学经济学博士,求职青岛2所高校被拒,原因扎心令人唏嘘!

2025-05-09 来源:华佗小知识

山东大学经济学博士,求职青岛2所高校被拒,原因扎心令人唏嘘!

36岁博士求职被拒,学历、年龄、科研成果,哪个更重要?

山东大学经济学专业的一位博士学弟,预计2025年6月毕业,本科毕业于齐鲁师范学院,考研两次才进入山东大学,老家在山东省青岛市。

这位博士学弟的经历,是不是让你想起了自己或者身边人的求学之路?那他为啥会求职被拒呢?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事儿。

博士学弟的求学之路:坎坷但坚持

本科起点不算高

这位博士学弟本科毕业于齐鲁师范学院,这所学校在山东省排名第43位,全国排名500位以外。虽然不是一本大学,也不是211和985高校,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

他通过努力,考研两次,最终进入了山东大学,这可是山东省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全国排名第21位。

工作后再读博

硕士毕业后,这位博士学弟进入企业工作了两年。这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导致他毕业时已经36岁了。这个年龄在求职市场上,确实有点“尴尬”。

博士学弟的求职之路:坎坷但不放弃

投递简历被拒

这位博士学弟的科研成果还算可以,有2篇中文CSSCI期刊和2篇英文SSCI4区的论文。

他毕业后打算回老家青岛市的高校当老师,但投递简历时却遭遇了挫折。他投递了青岛两所本科高校,均被拒绝,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得到。

第一所高校:第一学历不过关

这位博士学弟最先投递了距离老家青岛市市南区的一所本科高校的经济学院。

学院办公室负责招聘的老师答复说,经过与学校人事处的沟通,这位博士学弟还没有达到学校人才引进的标准,第一学历层次太低,只能做博后,不能做教职。

第二所高校:年龄不符合要求

于是,博士学弟又邮件申请了距离老家稍远一点的另一所青岛市高校。很快,学院负责招聘的老师回复邮件,以年龄不符合招聘要求为理由,拒绝了这位经济学博士学弟。

博士学弟的不足之处:学历、年龄、科研成果

第一学历的“硬伤”

从这两所高校的要求来看,这位博士学弟想入职青岛市的本科高校确实不容易。首先,他的本科是齐鲁师范学院,不是一本大学,也不是211和985高校。

在高校招聘中,第一学历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很多高校在招聘时,会优先考虑本科毕业于985或211高校的候选人。

科研成果的“短板”

其次,这位博士学弟的科研成果没有英文SSCI一区的文章或者中文A类顶刊的文章,科研潜力被认为不足。

在高校招聘中,科研成果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没有高影响力的论文,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中脱颖而出。

年龄的“劣势”

最后,这位博士学弟的年龄超过35岁,年龄偏大。在高校招聘中,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很多高校在招聘时,会优先考虑年龄在35岁以下的候选人,因为年轻意味着有更多的发展潜力和时间去产出科研成果。

高校招聘,该不该这么“挑剔”?

学历、年龄、科研成果,哪个更重要?

这位博士学弟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高校招聘的一些“潜规则”。学历、年龄、科研成果,到底哪个更重要?这其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招聘标准,但总的来说,学历和科研成果是两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给博士学弟的建议

对于这位博士学弟来说,虽然求职之路坎坷,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他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向:

1. **调整求职方向**:如果青岛市的本科高校机会不多,可以考虑其他城市的高校,或者考虑一些专科院校。这些院校可能对学历和科研成果的要求相对宽松。

2. **提升科研成果**:虽然已经毕业,但科研成果是可以继续提升的。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提升自己的科研竞争力。

3. **积累行业经验**:如果暂时找不到高校的工作,可以考虑进入企业,积累更多的行业经验。这些经验在未来求职时也会是一个加分项。

结语:求职之路,坎坷但不放弃

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个问题,这位山东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博士学弟想留在青岛市,可以去哪些高校呢?

现在,答案应该很清楚了。这位博士学弟的求职之路确实不容易,但他并不应该放弃。希望每一位求职者都能在求职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最后,希望每一位高校都能更加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求职者,不要因为学历、年龄等因素而错过真正有潜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