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南师大 336 艺术基础考研真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美术方向
1.县曜五窟
【鸿知考研网参考答案】
县曜五窟是云冈石窟中最早由沙门统县主持开凿的5所,即今天的云网16~20窟。主要造像象征五世帝王,突出宣扬“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思想。主像形体高大雄伟,充塞窟内空间,强调给朝拜者以无比威严和压抑的气氛,是君权、神权统一的象征。形象特点多是面形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映出中亚造像的特色。
2.元四家
【鸿知考研网参考答案】
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分别是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是江浙一代的文人,擅长水墨山水,又兼工竹石。他们生活于元末社会动乱之际,虽然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及近况不同,但他们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在艺术上都受到赵孟頫的影响通过他们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后世的绘画,尤其是“南宗”一派影响巨大。他们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而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如倪瓒“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四家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3.淳化阁帖
【鸿知考研网参考答案】
《淳化阁帖》,又称《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是淳化三年太宗命翰林侍书学士王著将历代书法作品编次为十卷,摹刻于枣木板上的一部法帖。刻成以后,太宗将拓本赐予近臣官登二府以上者人各一部。后来增赐椎拓益多,使木板产生裂痕,遂以金属加固,所以稍晚的拓本上有所谓“银铤痕”。庆历年间,禁中失火,原板焚毁。《阁帖》被后世奉为“法帖之祖”,收自仓颉至唐 100名书法家 419帖。第一卷为历代帝王法书;二至四卷为历代名臣法书;第五卷为历代诸名家法书:六至八卷为王羲之法书:九、十卷为王献之法书。《淳化阁帖》虽然存在编撰失误、摹刻失真等缺陷,但在印刷术尚未现代化的情况下,它不仅记录保存了古代大量法帖书迹,还对帖学书法的形成与兴盛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