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申请季,留学生与准留学生们面临了诸多打击与潜在威胁,然而,就在最近,斯坦福突然宣布扩招了!
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斯坦福的首次实质性扩招。过去半个世纪,斯坦福本科生人数长期稳定在约6,600人左右...
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斯坦福选择扩招?
是又要学费续命了还是......?
PART-01
斯坦福宣布扩招
4月10日,斯坦福大学官网发布了公告,校长乔纳森·莱文 (Jonathan Levin)宣布将扩招约150名学生,主要是新生和转学生。
公告中表示:
在接下来的几周,斯坦福将会成立一个委员会,在保持当前本科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寻求扩大本科生规模的方式。
在过去的50年里,斯坦福大学的教师规模、研究生人数、年度预算、校园规模、课程和专业范围、合格申请者的数量都在增长,但本科生的数量却没有增长。
事实上,并非没有更多合格的申请者,只是出于种种考量,为了维持当前的规模,斯坦福拒绝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但是现在他们决定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斯坦福要扩招了...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扩招并非简单名额增加,而是优化选拔标准。首先就是恢复标化考试要求(SAT/ACT),2029届起结束“标化可选”政策;其次是偏好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与硅谷科创生态衔接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虽然150的新增名额对于国际生来说还是少之又少,但是起码还是增添了一份希望,再加上“跨文化沟通”以及美国高校集体面临的财政困境,能够提供高昂学费的国际生还是相当有希望的。
除了斯坦福扩招以外,耶鲁大学、莱斯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宣布扩招。
PART-02
美国高校纷纷扩招
耶鲁大学
2025年2月,耶鲁大学宣布:自2025年秋季入学起,每年将增加100个本科新生名额,使每届新生规模达到1650人,最终本科入读人数将达到6600人。
虽然每届新增100人并不算多,但是按照耶鲁目前大约11%的国际学生比例来算,大概有10个名额会分给国际学生,也就是说中国留学生也可以冲一冲。
当然,扩招的同时也不会降低教学质量。耶鲁承诺将增加教职岗位、优化学生资源和扩大研究所机会。除此之外,耶鲁还宣布扩大经济援助规模,年收入7.5万美元以下家庭可获全额资助的政策。
不过虽说都是扩招,但是耶鲁跟斯坦福的实质性扩招性质还不一样。
耶鲁校报指出,耶鲁本科目前在校生6,700人,也就是说调整至6,600人,人数不增反降。当然这本就是大流行期间的无奈之举——由于疫情,大量学生选择Gap Year(2025届延期入学率达20%),耶鲁只能被迫超额录取。所以目前大概只是在大流行之后的一个调整。
莱斯大学
与此同时,莱斯大学也宣布2025年秋季学期前扩招20%,新增800名本科生,名额增加到4800人,到2028年将本科生规模从4800人增加到5200人,一共增长30%。
研究生规模也将从4100人增至4300人。
同样地,莱斯大学也提出提供免费学费和免贷款经济援助。
普林斯顿大学
万万没想到,学术压力很大的普林斯顿大学也宣布于2022-2025年四年间扩招本科生500名,其中本科新生人数每年增加125人,转学生名额从40人增至100人,这是普林斯顿自建校277年来第一次大规模扩招。
目前,普林斯顿已新建两个住宿学院Yeh College和New College West(容纳1000名学生)来支持扩招计划。
只能说,扩招,普林斯顿是认真的。
但是想要去普林斯顿的同学还是要考虑一下,综合最近的新闻以及社交平台的相关讨论,普林斯顿的学术压力真的很大,鸥酱认识的普林斯顿学生也真的不怎么看社交平台,因为真的很忙忙忙忙...
纽约大学
以贵著称的NYU也宣布了扩招,不过NYU扩招的范围不局限于美国,而是全球!
预计未来5-8年内,NYU计划将本科生招生规模提升25%。目前,NYU已在布鲁克林建立新校区,并投资1.22亿美元用于改善教学与住宿设施,以容纳更多学生。
(一个大学到底是不是真的扩招,看它建不建宿舍和新校区就行了)
加州大学
公立大学的扛把子——加州大学也宣布在2030年前新增2万个本科生名额(不知道各分校名额都怎么分配,但2W这个数字还是很客观的),不过他们主要面向加州的本土学生。国际生比例可能面临下降......
除了以上学校,还有更多的美国高校正在或即将扩招,其中包括佛罗里达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马里兰大学、德州农工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和罗格斯大学......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蹲蹲。
PART-03
美国高校为什么集体扩招?
供需不平衡
过去数十年间美国高校师资规模、科研预算、校园设施等大幅扩张(如斯坦福师资增长3倍、预算达82亿美元),但本科生数量却长期停滞。耶鲁、斯坦福等校合格申请者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录取率却持续走低。
#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
2021年的一份报告指出,1979年,耶鲁的新生人数为1346人,到了2015年,也不过增加了14人;而这期间,申请人数却激增了300%。
激增的申请者、更好的教学质量、学术机会却没有匹配更多学生,再加上美国一贯的“遗产学生/校友子女”,使得非精英阶级的学生改变命运困难。
就如斯坦福校长所说,长期冻结本科规模导致“精英教育机会过度集中”,这本就是一种垄断。
财政压力
近几年我们一直听到各种大学财政赤字、大学倒闭的消息,本以为这是劣币被驱逐。谁诚想,连名校都面临财政压力。再加上激烈的政治斗争,使得大学面临政府资助缩减(联邦科研经费削减,如NIH间接费用比例从70%降至15%)与捐赠波动(巴以冲突等立场争议引发的捐赠下滑),大学都人人自危。
再加上特朗普政府对国际生的“无理驱逐”,使得近几年国际生的入学数量下降。虽然一个国际生的学费只有7-10W美元左右,但是整体却能贡献430亿美元/年。以及创造出的消费包括衣食住行用,是笔非常客观的收入。留学,就是美国最好的出口贸易。
高校竞争
名校通过扩招优化录取结构:耶鲁新增名额超40%流向绿卡持有者,藤校中国学生录取中绿卡持有者占比显著提升。此举既维持录取标准,又增强校友网络多样性。莱斯大学计划到2028年本科扩招30%,普渡大学等公立院校同步推进5%-20%的扩招,形成分层竞争格局。
PART-04
对中国留学生来说,是好事?
在这个风雨飘摇人心惶惶的时期,想必不少同学都在考量去美国留学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毕竟特朗普政府像一个火药桶,虽然雷声大雨点小,但时不时小爆一下,实在是让人受不了。
不过就目前局势来说,特朗普政府虽然一手遮天,但是三权分立的机制还是保证了一定的稳定性,前面的案例也为我们提供了斗争经验,只要不参与政治,遵纪守法,被波及的概率还是小很多。当然,保持好成绩也很重要,否则过海关真的会被卡住,认为你有移民倾向,去美国不是读书是混日子。
鸥酱之前看过一个说法——
“担心回国再入境被卡,选择长期不回国,反而更可能被卡,因为长久的驻留可能被怀疑有移民倾向”
(只能说很陷阱了)
抛弃这个场外因素不谈,扩招自然对所有学生都是一件好事,比如斯坦福大学扩招计划中明确将30%新增名额(约45人)分配给国际学生。
但即便如此,名校录取可能还是一件拼运气的事,毕竟斯坦福校长说了,“我们拒绝了太多优秀的学生”,他们录取定量的学生不是因为只有那么多人符合,而是为了保持规模。原本就志在美国top高校的小伙伴可以继续试试,差了一点但是踮踮脚也能够到的同学也可以努努力,其他同学不妨把目光放在其他扩招的高校上。
PS:申请公立大学的小伙伴要注意,比如加州大学扩招主要面向州内学生,国际生名额可能被压缩。
除了以上利好以外,由于科研经费、联邦资助的削减,美国高校的实际教育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芝加哥大学因债务压力削减科研经费,部分博士生项目暂停招生,扩招本科生或加剧资源分配矛盾。
联邦科研经费缩减导致康奈尔、宾大等校冻结教职工招聘,间接削弱留学生科研参与机会。
特朗普政府限制高校“多元化项目”并收紧国际生审查,斯坦福、哈佛等学校面临招生政策调整压力,可能影响扩招长期可持续性。
PART-05
如何应对?
保持关注,大胆尝试
留学有时候打的就是信息差。我们中国留学生很多其实是可以申请到顶尖名校的,但是由于名额不足,只能遗憾离场。
扩招虽然只能带来少量的名额,但没准就是你呢!所以建议能试试的都去尝试一下。
将大学财政纳入考量
其次就是一定要结合学校的财政状况,比如哈佛的底气就是他的校友资源多,有大量的校友捐献资金,所以它才敢跟联邦政府叫板。
如果面临财政压力不仅可能降低教学质量,还要被联邦政府掣肘,像是一些红州的学校或许还会和政府合作镇压学生(相较于私立大学,公立大学更易受到影响)。
软硬兼施
最近几年,各大高校纷纷恢复标化,虽说美国不是一考定乾坤,但是分数还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所以提高成绩还是需要的,不过已经趋近满分的就不要在这里做无用功了。
斯坦福、耶鲁等校扩招名额倾向于科技素养、跨文化能力突出的申请者,需提升学术成绩外的软实力。
规划好留学费用
最后就是,警惕因财政压力导致的学费上涨或助学金收缩,提前规划经济承受能力。当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留学也不再只是有钱人的选择,很多家境不那么好的学生也加入了这条赛道,鸥酱经常听到小伙伴们上到一半破产了,需要卖房和自己打工才能cover学费。这就需要我们去考虑三个因素:
留学的原因
留学的收益
留学期间的潜在风险
在留学之前就规划好四年的学费、生活费,把这部分摘出来之后,家里的流动资金还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可能会让我们留学的心理压力减少很多,否则就可能面临“愧疚性留学”、“读书的时间被用于打工”等。
总而言之,美国大学扩招对留学生是“结构性机会”而非“普惠性利好”。顶尖私立院校国际生名额增加为高竞争力申请者打开窗口,但公立大学资源倾斜、政策波动及资源稀释风险需谨慎应对。留学生们仍需理性选择目标院校、全面提升竞争力。
文 | 384
你怎么看待扩招?
你认为扩招的原因有哪些?
你会调整自己的选校结构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