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打卡计划#
标新立异 —— 标题
对偶式
格式排列整齐,对仗工整。
例1:与其假装考上名校,不如好好规划未来。
解读:标题既点明事件(假装考上名校),也表明观点(好好规划未来)。“与其...... 不如” 的让步假设,更引人思考;“假装”“好好” 形成强烈对比,“名校” 和 “未来” 体现出向往。
例2:守教育报国初心 担筑梦育人使命。
解读:对偶式标题,格式整体,对仗工整,体现出了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例3:双节同庆,家国同心。
解读:“双节” 对应 “家国”,“同庆” 对 “同心”,表明了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的特别,既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中秋节,也是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的国庆节。“中秋” 和 “国庆” 连在一起就是 “中国”,既有家,也有国,充满家国情怀。
疑问式
提出问题,引人思考。
例1:智能化时代,老人怎能成为 “社会局外人”?
解读:“智能化时代” 表明写作背景,“老人” 点明主体,“社会局外人” 表现出老人的尴尬处境,这个标题体现了老年人在智能时代所遭遇的一些困境。同时,反问的形式更能引人深思。
比喻式
形象生动,道理透彻。
例1:勇做刺破黑夜的那束光。
解读:以 “黑夜” 象征困境与困难,以 “光” 凸显品格的伟大,“勇做” 表现出无我之姿,义无反顾、坚定前行,“刺破” 凸显出艰难与凶险。这个标题被用在歌颂援鄂医疗队的文章中,体现出了援鄂医疗队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光明。
例2:让 ×× 成为我们人生的 “种子”。
解读:这个标题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主题,比如 “让科学成为我们人生的种子”,“让奋斗成为我们人生的种子”,“让节俭成为我们人生的种子”,等等。“种子” 表明了其对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性,也十分生动形象。
观点式
直接点明观点,清晰直接。
例1:没有温度的文字,来自没有温度的人心。
解读:以 “温度” 来修饰 “文字” 和 “人心”,没有温度的文字衬托出没有温度的人心,由文字揭示出背后人心的冷漠,文化产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以小见大,由表及里。
例2:矢志拼搏是最动人的爱国。
解读:这个标题也可以一般化,×× 是最动人的 ××,比如 “奋斗是最动人的青春”“坚守是最动人的赞歌”,等等。“矢志拼搏” 反映了不屈的精神,“爱国” 体现出了精神背后的推动力。
例3:舍生忘死 —— 抗疫精神的文化意蕴。
一见倾心 —— 开头
题记
题记,是指写在文章题目下、正文前,自拟凝练的句子或引用名言警句,独立成段,作为对文章内容的重要阐释或揭示其主旨,起到导引全文的作用。然而要用得贴切,不是作为点缀或摆设,则不太容易,因为那是非得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并且会提炼筛选才行。
例如:《父亲》的题记:“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史书。” 题记中把对父亲的敬爱抒写得情味悠长,赞美了人世间这份平凡而又高尚的亲情。这一题记,作者运用博喻诠释出幸福的多样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就是在开篇段落就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说出来。如果是一篇记叙文,可以在开头点明自己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如果是一篇散文,可以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中心观点来做文章的开头 —— 这样就能给读者一种亲和感,缩短阅读距离,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例如:《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 “背影” 设伏。再如,“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高尔基《海燕》)。开头首先交代了海燕勇敢高飞的战斗环境,接着又显现了海燕迅猛高飞的战斗英姿,定下了歌颂的调子。
诗句
文章开篇可以引用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名言警句。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起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并能先声夺人的作用。
例如:写个性方面的有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举世皆浊我独清” 等。写意志方面的有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修辞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开头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为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作文中,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欢人以善,待人和善。《待人和善》这里就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倒叙
把事情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情节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回过头来写事情的发生、发展的情况,这种叙述的方法叫倒叙。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用倒叙的手法先点题,强调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接着再叙述为什么 “忘不了那一天”,这样表达的效果相对地说要比顺叙表达得强烈、深刻。
巧妙设问,引人思考
例:还记得那次武汉人共同唱响国歌的情景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一天晚上,居家隔离的武汉人纷纷推开窗户,共同唱响国歌。歌声传递出不屈的斗志、胜利的信念,传递出对疫情防控部署的高度信任、坚定支持。
还记得那幅医患同看落日余晖的照片吗?医生刘凯送王欣老人做 CT 检查后返回病房的路上,两人一起沐浴夕阳,共赏美景。
在抗疫斗争中,无数生动的照片、优美的诗篇、感人的歌曲、昂扬向上的美术作品涌现出来,化作一种文化养分,播撒在全体中国人的心间。
意犹未尽 —— 结尾
呼吁号召式
提出建议,号召大家行动起来。
例: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是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智能化时代应该离这个目标更近,而不是更远。关心关爱老年人的生活、为他们带来更多便利和幸福,这是包括家庭、社会、政府在内的共同责任。在破解 “无机之困” 这道发展难题上,我们应该携起手来。
解读:发出号召,提倡家庭、社会、政府携手让老人在智能化时代得到足够的关心与关爱。
引用名言总结式
引用名言,增强说服力,强调观点。
例:舆论沸腾,确实是一般人难以承受之重。离家出走,或许也是源于这种压力。但是,年轻就有无数可能,勇敢面对,一切都不会太晚。就像一位作家所说:“命运就像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 即使上不了大学,这场人生风暴,也可以看成是大学给小曹上的一课。
解读:回归事件,再次总结,表明观点,勇敢迎接人生的风暴,好好规划未来。
情感升华式
总结观点,升华主旨。
例1: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了无畏。他们守初心、担使命,以心中大爱,换得山河无恙,铸就了抗击疫情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解读:总结全文,升华情感,简单两句,就写出了援鄂医疗队的精神和品质。
例2:拼搏奋斗是每一个时代的主旋律。爱国就要大声说出来,爱国就要用行动表达出来,爱国就要用成绩展示出来,爱国就是要让我们置身于祖国需要的地方,精诚团结、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战胜前行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解读:总结全篇,再次点题,拼搏奋斗是每一个时代的主旋律,爱国需要实际行动。
10 大常见主题,开头结尾范例
主题 1:亲情・温暖
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父亲、母亲与我,合成我们仨,是这个家最甜蜜的事。
结尾:天冷的一句 “添衣” 提醒,考前的一句 “加油” 鼓励,点点滴滴的关心,融化成长的愁。春游时的遍野繁花,空调下的冰镇西瓜,每一个温暖镜头都在脑海漂浮。家,是我心灵的栖息地。
点拨1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引用:托尔斯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父亲、母亲与我,合成我们仨(化用:杨绛《我们仨》)
天冷的一句 “添衣” 提醒,考前的一句 “加油” 鼓励(结合主题,叠加生活化镜头,增强画面感)
春游时的遍野繁花,空调下的冰镇西瓜(结合主题,叠加生活化镜头,增强画面感)
家,是我心灵的栖息地(化用:荷尔德林 “人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化用”,也称作 “借用”、“套用”,所谓 “化用” 即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主题 2:同学・友情
开头:想起你,春风和煦满校园。路上与你同行,每一个日子,都闪闪发光。
结尾:一起在题林卷海里,埋头苦干。一起耍着篮球,让青春在球场飞扬。遗忘不悦,记住快乐,是我们的约定。纵年华似水,青春难驻,愿友谊天长地久!
点拨2
只要想起你,春风和煦满校园(化用: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的南山”)
路上与你同行,每一个日子,都闪闪发光(化虚为实,写出快乐、希望之感)
题林卷海、年华似水、青春难驻(自带比喻、化虚为实的好词)
主题 3:关爱・友善
开头:善意,是沙漠里的一滴水,是黑夜里的一盏灯。点点滴滴,却汇流成河,流过一颗颗心,像春风拂开了花,细雨滋润了土。
结尾:一点给予、一点支持、一点关爱,人在失意或失落的时候,需要的其实不多。一点点,就是解惑的密码,就能够照亮前方的路。
点拨3
善意,是沙漠里的一滴水,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比喻)
点点滴滴,却汇流成河,流过一颗颗心(化虚为实)
像春风拂开了花,细雨滋润了土(比喻)
一点给予、一点支持、一点关爱(排比)
一点点,就是解惑的密码(比喻)
主题 4:感恩・感动
开头: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时代…… 这世上,值得我们感恩的太多了,我们都是幸福的人。向身边关心你、帮助你、理解你的人,说一声谢谢吧!
结尾: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富足的。纵岁月会遇上不如意,也总有美好值得珍藏,感动你,感动我,感动中国。
点拨4
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时代(排比)
说一声谢谢吧(呼吁表达 “感恩”)
也总有美好值得珍藏(“美好” 虚的,“珍藏” 一般用于事物,以实写虚)
感动你,感动我,感动中国(排比)
主题 5:难忘・记忆
开头:送一艘船,去记忆的海洋,打捞岁月,能载回瑰宝几许?那个人,那件事,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结尾:月明星稀的夜晚,我又将想起,那人,那事,那一刻的温暖与感动。
点拨5
送一艘船,去记忆的海洋,打捞岁月,能载回瑰宝几许(比喻、化虚为实)
那个人,那件事,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比喻)
我又将想起(一个 “将” 字,体现将来发生,增强时空感)
那人,那事,那一刻的温暖与感动(“那” 字的重复,长短句结合,更具语言美感)
主题 6:理解・体谅
开头:理解和体谅,是什么?是一种释怀,就像森林里的迷雾,遇到了风。
结尾:我学着去理解身边的事,体谅身边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变得宽容,像一朵慢慢舒展开来的花。那一刻,我照见自己内心的人性之美。
点拨6
理解和体谅,是什么?…… 就像森林里的迷雾,遇到了风(设问、比喻)
我的心变得宽容,像一朵慢慢舒展开来的花(比喻)
主题 7:选择・坚持
开头:做一件事之前,问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为什么?喜欢,去做,那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不喜欢呢?为什么做。人生处处都有选择,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原因。
结尾:“既然选择了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坚持,变通,成长,突破,变得强大,变得更有能力,是青春里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点拨7
喜欢,去做,那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不喜欢呢?为什么做。(对比,引发思考)
“既然选择了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引用:汪国真的诗)
主题 8:挫折・磨炼
开头:蝴蝶经历破茧之痛,苍鹰苦熬拔羽之疼,只为了蜕变,为了重生。成长,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吧,“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结尾:“但凡不能打倒你的,都必将使你更强大”,乐观面对,定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何尝不是一次好的修行。
点拨8
蝴蝶经历破茧之痛,苍鹰苦熬拔羽之疼(反复、类比)
只为了蜕变,为了重生(反复)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引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但凡不能打倒你的,都必将使你更强大”(引用:尼采的话)
主题 9:尝试・经历
开头:尝试,常常与勇气结合。你是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
结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世界很大,舞台一直都在等你。只要愿意尝试,敢于出发。
点拨9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典:形容第一个敢于做某件事的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引用:《西游记》)
世界很大,舞台一直都在等你(化用:“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主题 10:细节・发现
开头: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同样,生活不缺少乐趣,只缺少停下来的脚步和用心观察的心。
结尾:愿我们都拥有一双鹰的眼睛,细心观察世间万物,会发现美好,发现关爱,收获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温暖。
点拨10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引用)
愿我们都拥有一双鹰的眼睛(比喻)
发现美好,发现关爱(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