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山,位于宜章县南部,南岭山脉北麓,系五岭余脉。是我国南方面积最大,生物物种保存最完好的国家森林公园。
莽山山奇、水秀、林幽、石怪,境内奇峰叠翠、溪涧纵横,莽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精典之作,森林覆盖率高达99%。它因拥有一片世界湿润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原生型常绿阔叶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享有“地球同纬度带上的绿色明珠”和“动植物基因库”的美称。主要景点有:“飞瀑流泉的鬼子寨”、“奇峰叠翠”的岩子石、“高峡平湖”的林子坪、“高山云雨”的猛坑石、“登天揽月”的摩天岭、“峡谷幽情”的夹水、“竹园雅趣”的京竹坑、“飞禽走兽”的浪畔湖等景观区。景致绝佳,各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莽山,原包括莽山峒、笠头峒、溶家峒和西山峒,这4峒地处湘粤两省边界,林菁相接,山水相连,岩谷深阻,林海茫茫,形势险要,成为历代瑶汉人民的发源地和根据地,也屡遭官府重兵围剿和。宋隆兴二年(1146),县人李金联合瑶汉人民一道举行,先后攻克郴州、桂阳、宁远,广东连州、韶州、英州、德庆、肇庆,广西贺州、梧州等州县,朝廷派湖南安抚使刘珙会同湘、鄂、赣、粤、黔5省官兵。乾道元年(1165)八月,李金率部退至莽山何家峒,因部下曹彦叛变,李金不幸遇害。余部在瑶族人民的帮助下潜入山谷,坚持斗争。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苗族首领谭应贞、杜回子以莽山为根据地,领导湘粤边境的苗族、瑶族及汉族人民,官府派重兵往莽山,所有四十八山九溪十八峒的苗族瑶族均遭到血腥,“大兵征剿,后民十亡六七”,原来瑶人聚居地蕨子坪,因杀戮殆尽,地成废墟,故称“绝子坪”(一名蕨子坪,现改成“泽子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