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势研判
属地疫情形势总体稳定可控,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提出恢复线下教育的意见建议,经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复,同时报上级教育部门,可恢复线下教学。
二、不同学段(学校)恢复线下教学(开学)的顺序
1.高三、初三
2.中小学其他年级
3.幼儿园
4.各类培训机构、儿童托管机构可分批次开学,也可同时开学。
考虑到幼儿园中很多是民办幼儿园,各类培训机构、儿童托管机构均为民办机构,这些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成本压力,所以,在考虑幼儿园、机构恢复线下教学时,应坚持尽快尽早原则。
三、完善开学方案
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错时错峰、安全有序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开学工作方案,及时优化校门管控、场所消杀、日常防控、应急处置、培训演练、教学安排等关键环节,确保方案切实可行。
开学前进行一次消杀;做好防疫物资、食品食材等储备。
四、封闭管理
1.恢复线下教学前,恢复线下教学后,实行封闭式管理。
2.落实师生员工学校、家庭“两点一线”机制,签订“两点一线”承诺书。
3.除餐厅供货、垃圾回收、卫生保洁等必须车辆,以及学生受伤需家长入校接送外,其他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允许进校。
4.严格大门处人员的身份和健康信息核查。
5.大门处除了保安员外,可以安排老师轮流值守,以有效解决和处理来访问题。
五、做好核酸检测工作
教育部门和学校协调医院,学生返校后第1天,立即安排全体师生员工进行第1次全员核酸检测。
返校后第3天进行第2次全员检测。从返校后第4天起,每天每校每班级抽检学生人数不低于20%。(具体几天检测可调整)
对学校教职员工以及食堂、物业、保安、保洁从业人员和校车司机、图书管理员等高暴露人群每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对同住人员中有长途运输、货运驾乘等需要经常外出行业的学生人群专门登记,登记的学生建立台账,每天进行1次检测核酸。
六、师生员工健康管理
1.各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在返校前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如有异常第一时间向学校或班主任报告;
2.学校要对未到校师生员工逐一落实并详细记录原因,做好追踪,严格落实师生员工缺课缺勤病因追踪登记要求。
3.师生员工在开学返校时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校后继续执行“一日三检两报告”制度。
七、暂缓返校人员范围
1.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暂不返校,待治愈后持诊断证明方可返校。
2.学校师生员工(包括保洁、保安、餐饮服务等后勤工作人员)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暂不返校,经卫生健康部门解除健康管理后方可返校。
3.居住区被划定为“封控区”“管控区”的,或被疾控部门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经卫生健康部门解除健康管理后方可返校。
八、开学心理安全
开学前,老师向家长了解学生情况。如有学生出现开学焦虑的,与学生商议,可暂缓几日返校。
2.开学后,学校不要急于进入教学和学习状态,也不要立即组织测验,不要立即检查居家学习情况。
3.学校先要进行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组织文体活动,组织学生讨论或进行阅读。
4.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疏导时,避免假大空的教育,避免说教方式,而要贴近学生身心特点,要解决学生日常遇到的交友、亲子关系、对异性好感等困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