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的引证解释是:⒈也叫肝胵。一种寄生虫。身体扁平,前端尖,雌雄同体。常寄生在人体或牛、羊等肝脏中。虫卵由肝脏转入肠道,随粪便排出,遇水孵化,然后侵入淡水鱼体内。人吃生鱼或喝含有幼虫的水,就会感染发病。网友释义: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sinensis(Cobbold,1875)Looss,1907,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liverfluke),华肝蛭。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又称肝吸虫病。本虫于1875年首次在加尔各答一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908年才在我国证实该病存在。1975年在我国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粪便中发现本虫虫卵,继之又在该县战国楚墓古尸见该虫卵,从而证明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历史。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华支睾吸虫(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国语辞典:一种寄生虫。属扁形动物门。常寄生于人体或牛、羊等动物的肝脏中。参见「肝蛭」条。肝吸虫[gānxīchóng]⒈一种寄生虫。属扁形动物门。常寄生于人体或牛、羊等动物的肝脏中。参见「肝蛭」条。
肝吸虫的引证解释是:⒈也叫肝胵。一种寄生虫。身体扁平,前端尖,雌雄同体。常寄生在人体或牛、羊等肝脏中。虫卵由肝脏转入肠道,随粪便排出,遇水孵化,然后侵入淡水鱼体内。人吃生鱼或喝含有幼虫的水,就会感染发病。网友释义: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sinensis(Cobbold,1875)Looss,1907,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liverfluke),华肝蛭。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又称肝吸虫病。本虫于1875年首次在加尔各答一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908年才在我国证实该病存在。1975年在我国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粪便中发现本虫虫卵,继之又在该县战国楚墓古尸见该虫卵,从而证明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历史。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华支睾吸虫(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国语辞典:一种寄生虫。属扁形动物门。常寄生于人体或牛、羊等动物的肝脏中。参见「肝蛭」条。肝吸虫[gānxīchóng]⒈一种寄生虫。属扁形动物门。常寄生于人体或牛、羊等动物的肝脏中。参见「肝蛭」条。 拼音是:gān xī。 繁体是:肝吸蟲。 词性是:名词。 结构是:肝(左右结构)吸(左右结构)虫(独体结构)。 简体是:肝吸虫。
关于肝吸虫的成语
敲膏吸髓 餐霞吸露 呼吸相通 呼吸之间 虫臂鼠肝 敲骨吸髓
肝吸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也叫肝胵。一种寄生虫。身体扁平﹐前端尖﹐雌雄同体。常寄生在人体或牛﹑羊等肝脏中。虫卵由肝脏转入肠道﹐随粪便排出﹐遇水孵化﹐然后侵入淡水鱼体内。人吃生鱼或喝含有幼虫的水﹐就会感染发病。肝吸虫[gānxīchóng]⒈也叫肝胵。一种寄生虫。身体扁平,前端尖,雌雄同体。常寄生在人体或牛、羊等肝脏中。虫卵由肝脏转入肠道,随粪便排出,遇水孵化,然后侵入淡水鱼体内。人吃生鱼或喝含有幼虫的水,就会感染发病。
关于肝吸虫的造句
1、结论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仍然最高,其次是肝吸虫和肺吸虫。
2、硫酸阿托品能完全阻断胆碱酯类对肝片形吸虫的抑制作用,但只能部分阻断胆碱酯类对鸡蛔虫的兴奋作用。
3、肝片形吸虫和鸡蛔虫对神经递质和药物的反应基本上是不同的。
4、主办方还组织了市属医院专家在活动现场为广大市民提供预防艾滋病、肝吸虫、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咨询服务。
5、并且能与感染肝片吸虫的绒山羊血清发生反应,表明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
关于肝吸虫的单词
liver fluke
关于肝吸虫的词语
敲骨吸髓 吸血鬼 敲膏吸髓 呼吸之间 鲸吸牛饮 吸风饮露 餐霞吸露 吸新吐故 餐风吸露 呼不给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