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近代史》试题(第5套)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5套)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5套)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把一个

的封建中国变为 开始。

2、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3、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

2、 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5、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有 ,在地方有

6、戊戍变法时,作为维新派变法理论依据的两部书是康有为的

7、1915年底,爆发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领导此次运动的是

8、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混乱面逐渐形成,其中代表北洋军阀的是

9、1917年7月1日,以调停段祺瑞与黎元洪的矛盾为借口,

演了一场复辟丑剧。

10、1913年,英国背着中国提出了一条非法的中印东段边界分界线,即

二、选择(每题1分,共15分,多选少选均不给分)

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奋勇抵抗英军侵略的清朝将领是( )。

A、邓延桢 B、葛云飞 C、陈化成 D、僧格林沁

2、下面是对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约的主要内容的描述,请指出其中与条约内容不符的( )。

A、割让给英国 B、准许英国在五口派驻领事

C、协定关税 D、取消对天主教的禁令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攫取了中国领土( )。

A、150万平方公里 B、144万平方公里

C、180万平方公里 D、100万平方公里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捻军成为抗清的主要力量,它的主要将领有( )。

A、张宗禹 B、赖文光 C、曹福田 D、白朗

5、下面的军事企业和民用工业中,哪些是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创办的( )?

A、金陵机器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天津电报总局

6、清收回伊犁后,于哪一年在建立行省,设置州县( )?

A、1880年 B、18年 C、1884年 D、1885

7、19世纪末年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是下列哪个事件( )?

A、德国强占胶州湾 B、“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C、“门户开放” D、“琉球事件”

8、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启蒙思想家是( )。

A、陈天华 B、陈独秀 C、严复 D、章炳麟

9、戊戌政变后被杀害的六君子是谭嗣同、康广仁( )。

A、杨深秀 B、陆皓东 C、邹容 D、刘光第

10、参加义和团运动的八国联军分别来自 ( )。

A、英、法、荷 B、美、日 C、德、 奥 D、俄、意 、比

11、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中华党 D

12、袁世凯同五国银行签定《善后借款合同》主要为了( )

A、弥补财政赤字 B、支付到期的外债 C、

D、复辟帝制

13、中国近代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 )。

A、始终打着维护共和的旗号 B、利用政权排斥政敌

C、以分散的封建经济为基础 D、以帝国主义为靠山

14、20世纪初,资产阶级文学艺术有很大的发展,谴责小说开始盛行,其中著名的有 ( )。

A、《官场现形记》 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C、《老残游记》 D、《孽海花》

15、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的( )为标志。

A、《青年杂志》 B、《新青年》 C、《敬告青年》 D、《青春》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闭关”

2、“北京政变”

3、中俄《北京条约》

4、黄海战役

5、“二次”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及其特点。

2、试以史料分析辛亥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2、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影响巨大的农民战争,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请你以这两次农动的史实为例,围绕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一问题,做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有史有论,条理清晰,文字通顺,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附参及评分标准(第5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天朝田亩

制度》 《资政新篇》 4、天京事变 5、奕 、文祥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6、《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7、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人 8、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冯国璋为首的“直系” 9、“武圣”张勋 “文圣”康有为 10、麦克马洪线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ABC 2、BD 3、B 4、AB 5、ABD 6、C 7、B 8、C

9、AD 10、ABCD 11、B 12、C 13、CD 14、ABCD 15、A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闭关

这是鸦片战争前清采取的一种对外。当时,清仅开放广州一口通商,对

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和外商在中国的居住行动均有规定,且外商在广州贸易均需通过清特准的垄断对外贸易的“公行”进行(1·5分)。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不断侵扰和日益严重的鸦片走私,闭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民族自卫的性质(1分)。但是,这种落后保守的并非以发展本国经济实力为着眼点的外交,不仅不能有效抵御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而且严重地防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5分)。

2、“北京政变”

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热河,其子载淳即位,实权掌握在肃顺、端华、载垣等8位“赞襄政务王大臣”手中(1分)。载淳生母西太后慈禧为掌握军政大权,与恭亲王奕 勾结,并取得列强支持,于1861年11月发动北京政变,宣布“垂帘听政”,改年号为同治(2分)。政变后,慈僖集团对内重用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阶级,对外采取妥协投降方针。“北京政变”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清朝封建势力相勾结的开始(1分)。

3、中俄《北京条约》

时间:1860年(0·5分)。条约主要内容:确认了《瑷珲条约》中将黑龙江以北、外

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的规定;将乌苏里江以东以南的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并商定于日后对中国西北中俄边境进行勘分(3分)。后果: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国家,总共强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0·5分)。

4、黄海战役

14年9月17日上午,中国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陆军去朝鲜的任务

后,在返航途中到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遭日本舰队的袭击,双方展开激烈海战,战事持续5个多小时(1·5分)。是役北洋舰队损失致远,丢径远、超勇、扬威四艘军舰,其他一些军舰也受伤。日旗舰公岛号中弹累累,比睿、吉野、赤城、西京丸号均受重创(1·5分)。战后,李鸿章为保存实力,故意夸大舰队的损失程度,令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次年3月在日军水陆夹击下,全军覆没(1分)。

5、“二次”

袁世凯窃取辛亥成果后,着手建立其统治。先是制造“宋案”,而后与帝国主义“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大借款”,蓄谋用武力党人(1分)。1913年6月,袁世凯以不服从为由,派兵南下进入江西,发动内战,江西都督李烈钧、黄兴等人被迫起兵讨袁,各省先后响应(1·5分)。袁由于袁世凯在军事方面占优势,加上人事先来作充分准备,二次失败。二次是辛亥的最后一战,表现了党人反对保卫辛亥胜利果实的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1·5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及其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2分)。

外国在通商口岸设立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刺激和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分)。

19世纪60、70年代,一部分官僚、地方、商人、买办开始投资于新式企业,一些原来的旧式手工工场或大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中国开始出现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分)。

特点: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过程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大多没有经过从简

单协作、工场手工和机器大生产的阶段,而是在外国资本的入侵后,大部分工场手工业遭到破坏和自然经济加速解体的情况下,由积累了相当资金的官僚地主、商人、买办,从外国输入机器和技术来创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分)。

(2)民族资本主义大多投资少,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1分)。

(3)民族资本主义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轻工业的某些部门得到一定发展(1分)。

(4)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中,主要设立在沿海沿江等通商口岸,尤其以上海为最,

广州、武汉、天津次之(1分)。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之间,存在既依赖又矛盾的

关系。这些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的反映(1分)。

2、试以史料分析辛亥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辛亥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然而,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没有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1)资产阶级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2分)。

(2)资产阶级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中国的主力军农民(2分)。

(3)资产阶级派没有建立一个坚强的政党,同盟会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到胜利发展时已四分五裂(2分)。

(4)资产阶级派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无法通过自己的武装力量建设并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2分)。

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任务,中国必须通过更加先进的阶级力量的领导,才能取得胜利(2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分)。

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当时提倡的民主,就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和军阀,反对为政治服务的封建旧伦理道理。当时提倡的科学,就是指自然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3分)。

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揭起了“孔家店”的大旗。还对妇女问题、家庭问题、婚姻恋爱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宣传男女平等个性思想(3分)。

提出“文学”,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分)。

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阶级旧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在政治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空前的沉重打击,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对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思想的潮流,它促使人们更迫切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3分)。

局限性: 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得新文化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在思想方法上有形式主义的偏向,认为事物要么皆好,要么皆坏,不能正确解决批判继承和吸收的问题,对后来产生了不良影响(2分)。

2、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影响巨大的农民战争,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请你以这两次农动的史实为例,围绕旧式农民战争不可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一问题,做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有史有论,条理清晰,文字通顺,字数不得少于600字(答案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