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试卷一、识字。(20分)
1、给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后打"√"。(2分)
A.屋脊(jī)宫阙(què)吮吸(yǔn)鏖战(áo 凌晨(línɡ)( )
B.锃亮(zènɡ)眸子(mǔ)弹琴(tán)河畔(pán)瞭望(liáo)( )
C.吓煞(shà)蜷曲(quán)俯视(kàn)音乐(yuè)鸟喙(huì)( )
D.闲适(qiè)衣冠(ɡuān)松散(sàn)酷热(zhì)向往(chōnɡ)( )
2、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句子后打"√"。(2分)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在幽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C.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D.一想到改日就要辞别校园,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爱恋之情。()
3、看拼音写字,组成词语。(12分)
shà shì yú lán yì cuò
( )时( )好须( ) 波 ( ) ( ) 扬顿( )
Hào yù chù lǒu cù fáng
( )尽( ) 寒抽 ( ) 竹( ) ( )不及( )
4、临写下面的字,注意写得入体、美观。(4分)
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
二、积存。(20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5分)
司空见( )前()后() ()思()虑 ()()不倦 五彩()()不绝( )( ) 惊心动( ) 如()似() ()山()岭 浮想()()
2、按要求写成语。(4分)
⑴反映品质优秀的:_________、_________ ;
⑵形容人专门多的:__________、________;
⑶形容风景优美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表现深情厚谊的:________、________。
3、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们还读过一些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如《》,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它的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增一点儿则嫌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春潮带雨晚来急"。请再写出两句含有"雨"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来表示;
(5)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三.阅读(30分)
阅读下列片断,按要求回答问题。
“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触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快乐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悠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平常的,一下确实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作者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什么感受?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出来。(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细致地描画了春雨的特点,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能表现这种特点的诗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
3.仿惯例句,说说下边加粗的词好在哪里。(A、B两句中任选一句)(3分)
[例] 像母亲的手触摸着你。[“触摸”那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点,专门有感情。]
A.……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答]_______________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答]________________
4.下边句子中的着重号表示朗读时的重音,哪一句不恰当?(2分)
A.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C.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在雨里静默着
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洁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那个地点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突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母亲见我熬只是,就背着我去廖大夫家。廖大夫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大夫看了我的腿,责备我母亲:“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这是骨髓炎,严峻了,就得截肢!”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事实上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母亲担忧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大夫的确信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大夫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大夫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廖大夫爽快地说:“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大夫家。那时鸡蛋专门廉价,几分钱一个。廖大夫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廖大夫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好,我收下。钱的事,不要说起。”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大夫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大夫家,母亲带上了家里惟一的母鸡。廖大夫死活不肯收,母亲呜咽着再三哀求。廖大夫拗只是,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回到家里,母亲发觉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大夫家,把钱从门缝里塞到里面去了。
两天后,又该去换药,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不料廖大夫找上门来了。谈话间,廖大夫惊喜地发觉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摘了卖给我,好吗?”母亲惊喜万分,抓紧摘木槿花。廖大夫拿秤一称,竞有一斤。他说:“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此后,去廖大夫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母亲不用欠廖大夫钱,廖大夫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大夫竟去世了。母亲十分难过,去廖大夫家吊唁。母亲从他家属口里明白了一个天大的隐秘: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恩人呀……”
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临终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现在,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11.第1段中说,母亲一见木槿花,就会含着泪嘴唇哆嗦着批判自己:“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母亲什么缘故要反复批判自己“好糊涂”?依照文意,作简要回答。(4分)
12.以下是有关母亲的描写,依照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①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②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13.文章结尾说,母亲坟墓周围开满了“圣洁无比的木槿花”。这“圣洁无比的木槿花”有什么象征意义?请作简要回答。(4分)
14.母亲和廖大夫是文中的要紧人物,请你对其中的一个人物作出评析。注意从文中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不超过80个字。(8分)
四.作文(30分)
我们明白:笑脸有多种:微笑、嘻笑、奸笑、哭笑、哈哈大笑、皮笑肉不笑……笑还引申出笑谈、见笑、笑柄、笑星、笑剧……知逐颜开、笑容可掬、笑哈哈、笑眯眯、笑嘻嘻……笑是人的本能。笑是关怀、友善、自信、成功;笑能化解矛盾,融解愁绪。俗语说:笑一笑,十年少。英文中亦有如此的说法:Laughter is the bet medicine.(笑是最好的药)。据说医院有“大笑疗法”,笑到病除。笑比哭好。人们总是祝愿天天快乐,笑口常开。然而,有人整天或因工作繁忙、学习紧张、生活奔波、家庭不幸、躯体病痛等缘故不记得了笑声。
请以“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许多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