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莲和玛拿西支派攻取伯特利
22 约瑟家也上去攻打伯特利;耶和华与他们同在。
约瑟家。以法莲支派和玛拿西支派的一半在巴勒斯坦西部。玛拿西支派的一半定居在外约旦。
伯特利。意思是“上帝的殿”。它位于耶路撒冷以北约十又四分之一英里(16.4公里)的中部山区。此城以雅各看到梯子的异象闻名,并因此事件而得名(创28:10-22).后来又因耶罗波安在此地设立偶像崇拜而出名,耶罗波安在此设了北部以色列国的一个金牛犊(见王上12:29)。
耶和华与他们同在。不像便雅悯那样缺乏信心,这些支派因着上帝的赐福而赢得胜利。
23约瑟家打发人去窥探伯特利(那城起先名叫路斯)
打发人去窥探伯特利。即是说他们在冒险进攻前认真地侦察,找到攻克该城的最佳方法。加了一个历史注解,以前该城名叫路斯。希伯来人攻取这城之后改名叫伯特利,以此来纪念雅各在这里的经历(见22节注释).这个新城邑显然与旧城地址不同,因为在约书亚记中,两座城的描述是不一样的,虽然毗邻,却是两地(书16:2).此城邑最初是在便雅悯的地界,但却靠近以法莲的边界(书18:13,21,22)。
24窥探的人看见一个人从城里出来,就对他说:“求你将进城的路指示我们,我们必恩待你。” 窥探的人。字面意思就是“看守者”,看护者负责看管即将处以死刑的的俘虏。窥探的人向那个出城的人提供个人安全,由于他的变节,希伯来人就秘密进城而轻易夺得了此地,并用刀击杀了城中的居民,但将那人和他全家都放了。
25那人将进城的路指示他们,他们就用刀击杀了城中的居民,但将那人和他全家放去。
26那人往赫人之地去,筑了一座城,起名叫路斯。那城到如今还叫这名。
筑了一座城。对这个人所筑的这座城,我们一无所知。或许这会安慰他出卖行为的良知,他远走他乡,建了一座城,变节后又改名。
以色列人没有赶出去的民
27玛拿西没有赶出伯善和属伯善乡村的居民,他纳和属他纳乡村的居民,多珥和属多珥乡村的居民,以伯莲和属以伯莲乡村的居民,米吉多和属米吉多乡村的居民;迦南人却执意住在那些地方。
玛拿西没有赶出……。作者之前讲述从南地到中部及巴勒斯坦北部遭受到犹大的攻击。叙述在此点显示出一个新的趋势。之前,希伯来人既赢得了胜利也经历了失败。此时只是简单的罗列各支派不能夺取的迦南人的堡垒。玛拿西在不能够赶出居民的城镇,组成了一个坚固的城市链,护卫着所有的关口。
伯·善。在这个“迦南防线”的东端是古城伯·善。它在耶斯列平地下到约旦河的地方,是巴勒斯坦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各个时期都是各种异教神祗崇拜的中心,被建立在一个山丘早先的废墟上,是一个极其坚固的城堡,因其控制大马士革的重要战略地位。此地的考古挖掘显示,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埃及人的驻防要塞。大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扫罗时期被非利士人占据,其中心距离南部很远。后来此城可能被大卫夺取,据记载它曾是所罗门的城市之一(王上4:12).塞西亚人(Scythians)大约在耶利米时期夺取该城后,它长时期以Scythopolis的名字闻名。今天它被叫作特奥胡森,邻近阿拉伯的贝散城(Beisān)此城邑一直延续了这个古名。
本节提到了其它防御城市的名字,即控制着从撒玛利亚山脉中部到肥沃的埃斯德赖隆(或米吉多)平原的关口的城市。米吉多在防线的西端,遏制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交通要道。故此,它在埃及人攻打北部和东部帝国的争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纳与今天的名字相同,它在距米吉多东南四又四分之三英里(7.6公里)的地方。
……村的居民。原文字义为“她的女儿”,是指这些城垒周围的村落。
迦南人却执意住在……。是指他们顽固的抵抗并击退了希伯来人对他们的驱赶。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能坚守城堡防线,就能控制所有交通和商业要道,同时也能把以色列各支派分隔开,阻断他们彼此联合结盟。他们应用了各个击破的军事原则,对敌分而制之。
及至以色列强盛了,就使迦南人做苦工,没有把他们全然赶出。28
做苦工。希伯来单词mas.“贡物”不代表这个希伯来词的真正意思,这里的意思是“劳工”,该词表示强征这些人从事繁重劳动。大卫和所罗门在他们的工程修建以及城防工事中都采用强征劳工的方
式进行(王上5:13;9:15,21).此时,希伯来人在此地处于支配地位,就强迫战败的迦南人在重建城市和加固城防的工事中从事繁重的劳动。
没有……全然赶出。即使在希伯来人很强大的地区,有大量的顺从服劳役的迦南人获准在他们的村落和农田存留下来。这对以色列人信仰和道德留下的危险在本卷书后来的历史中显明出来了。
29以法莲没有赶出住基色的迦南人。于是迦南人仍住在基色,在以法莲中间
基色。一座迦南古城,位于以法莲和非利士边界西南,耶路撒冷西北十九又四分之一英里(30.8公里)处。迦南人占据此城(撒下27:8;撒下5:25;代上20:4)直到它被一个法老夺取,并将它作为嫁妆赐给女儿,就是所罗门之妻(王上9:16).所罗门接着重建此城,将其作为边界城垒。该城的考古挖掘发现大量的迦南人家庭用品,一个宽大的迦南寺庙,
以及无数的在所建房屋的地基中埋葬婴儿之习俗的事例。
30西布伦没有赶出基伦的居民和拿哈拉的居民。于是迦南人仍住在西布伦中间,成了服苦的人。 西布伦没有……。现在,作者开始讲述所得之地在远离埃斯德赖隆平原的巴勒斯坦北部支派的经历。
对以萨迦支派什么也没说,虽然在底波拉之歌(士5:)中,它被描绘成一个勇猛的支派,故事在此给 他们甚至在山区也不能掌控局势,予各支派相同的敬意,但他们却没有足够的能力攻克所得之地的堡垒。
只是占领一小部分地方,插进迦南居民当中。
31亚设没有赶出亚柯和西顿的居民,亚黑拉和亚革悉的居民,黑巴、亚弗革与利合的居民。
亚设没有……。亚设支派并不比西布伦支派更成功。所得之地由海边平原和迦密北部山地组成,它是腓尼基人的领地,腓尼基人尚未成为闻名遐迩的海路商人。亚设人在那里居住在迦南人当中,他们在以至于当底波文化和宗教上的吸收胜于其他支派。在很短的时间里似乎就大量丢失了自己的宗教特性。
拉呼喊这个支派联合对付迦南人时,她说:“亚设人在海口静坐,在港口安居。”(士5:17)。
书19:30阐明,这一地区有22个城邑属亚设所得之地。文中给我们列出了至少其中七个没有被夺取,包括熟知的亚柯和西顿。由此明显看出,亚设人在征服应得之地方面没有多大进展。
32于是,亚设因为没有赶出那地的迦南人,就住在他们中间。
住在迦南人中间。29节和30节讲明,迦南人住在希伯来人中间,表明后者更强大;但作者在这里改变语句,说亚设人住在迦南人中间。这好像是说迦南人在此地是主导力量。
33拿弗他利没有赶出伯示麦和伯亚纳的居民,于是拿弗他利就住在那地的迦南人中间;然而伯示麦和伯亚纳的居民成了服苦的人。
拿弗他利没有……。同样不幸的叙述被重复。拿弗他利没有攻取的两座古城,都是以其著名的亚拿女神和太阳神沙玛什神庙命名。希伯来人足够强大,但却强迫这些城纳贡。拿弗他利的领地后来成了著名的加利利,异教的成分渐浓,此地被称作“外邦人的加利利”(赛9:1),即是“外族的地域”。
34亚摩利人强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们下到平原;
但人。但支派应得之地是位于以法莲和犹大产业之间的平原和低山的狭长地带。但人试图首先逼近低地,并在上帝的赐福下把疆界延伸至海。当地居民却将他们逐回山地,他们就在琐拉和以实陶周围固守阵地。参孙就是从这一支派和这个地区出发与非利士人争战的(士13章至16章)。但这一区域却很小,当这个支派的人数增加后,他们大部分都迁移到非利士北部,约旦河上游附近地区,在那里夺取了拉意城并改名叫但(士18和19章;见书19:47)。
应该注意到,作者在这里指出当地人是亚摩利人,而不是迦南人。有些人认为这两个名都指的是相同的人。人们熟知的本地迦南人,最初也是发源于同一地方的亚摩利人。但似乎亚摩利人曾有过后来的迁移。因为他们比迦南人来得更晚些,他们的游牧文化可能比先前迦南文化的游牧色彩更浓,一首古老的闪族诗歌这样描绘亚摩利人:“他们以兵器为伴…不屈不挠,生吞活剥,居无定所,也不掩埋死去的同伴。”
士师时期的亚摩利人或许已形成比这首诗的生动描述更具定居文化的特点。
他们已与亚摩利君王的统治一起遍及近东地区大大小小的王国。著名的巴比伦王,汉莫拉比就是一个亚摩利人。亚摩利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西方人”这是我们所知的最早的巴比伦居民闪人给予此民族的名字。
35亚摩利人却执意住在希烈山和亚雅伦并沙宾。然而约瑟家胜了他们,使他们成了服苦的人。 希烈山。被认为就是沙斐拉的伯·示麦。
亚雅伦。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13英里(20.8公里)的一个城邑(见书10:12)。
胜了。字面意思是“痛击”。但支派靠自己不能掌控当地居民,逐渐被逼退到一个有限的地域。在此紧急时刻,希伯来人从邻近的以法莲支派增派援军帮助但人,对亚摩利人发起了有力的进攻。以法莲 并为以色列的城邑提供劳役作为赔偿。人成功地让亚摩利人和迦南人签署条约,把他们的城邑拱手相让,
这种附庸的地位持续了若干世纪,直到所罗门时代这些城邑才实际上成了以色列的领土(王上4:9)。伯·示麦落入以色列手中相当早(撒上6:12).
36亚摩利人的境界,是从亚克拉滨坡,从西拉而上。
亚摩利人的境界。本节除了记载亚摩利人这点外,与前面一节没有多大关联,作者作一个停顿来解 以色列的南方支派已经向南占据释亚摩利领地以前向南延伸到的地方,这些地方大致与以东地界相连。
了这个旧有的边界。
从亚克拉滨坡(向上)。字面意思为“蝎子关口”。
岩石(中文未翻译该词)。即“悬崖”,很多人认为这与佩特拉(Petra)相关,它是从以东地向上的悬崖堡垒,但它更有可能是指亚拉巴犹太一侧的一个地界标。整个这一节讲述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