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报的引证解释是:⒈等候批覆。引《晋书·刘颂传》:“时蜀新平,人饥土荒,颂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由是除名。”《周书·长孙俭传》:“俭旧尝诣闕奏事,时值大雪,遂立於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新唐书·严郢传》:“御史臺请天下断狱一切待报,唯杀人许偿死,论徒者得悉徙边。”⒉特指州县判决罪人死刑后,申报朝廷,等候批准处决。引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一个待报的犯妇,不知为甚么?好是凄惨也呵!”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大人,张鼎行至禀墙边,见一个待报的囚人,称冤叫屈。”《元史·刑法志一》:“自后继体之君,惟刑之恤,凡郡国有疑狱,必遣官覆讞而从轻,死罪审録无冤者,亦必待报,然后加刑。”。
待报的引证解释是:⒈等候批覆。引《晋书·刘颂传》:“时蜀新平,人饥土荒,颂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由是除名。”《周书·长孙俭传》:“俭旧尝诣闕奏事,时值大雪,遂立於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新唐书·严郢传》:“御史臺请天下断狱一切待报,唯杀人许偿死,论徒者得悉徙边。”⒉特指州县判决罪人死刑后,申报朝廷,等候批准处决。引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一个待报的犯妇,不知为甚么?好是凄惨也呵!”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大人,张鼎行至禀墙边,见一个待报的囚人,称冤叫屈。”《元史·刑法志一》:“自后继体之君,惟刑之恤,凡郡国有疑狱,必遣官覆讞而从轻,死罪审録无冤者,亦必待报,然后加刑。”。 注音是:ㄉㄞˋㄅㄠˋ。 简体是:待报。 结构是:待(左右结构)报(左右结构)。 繁体是:待報。 拼音是:dài bào。
关于待报的词语
捐躯报国 现时报 投木报琼 现世报 赤心报国 上烝下报 打击报复 借身报仇
关于待报的成语
报喜不报忧 恶有恶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赤心报国 捐躯报国 投木报琼 上烝下报 借身报仇
关于待报的造句
1、我写的“批人自批”的文章怎么也“上不去”,而又急待报端发表,以利运动之推进,邓公无奈,只得请人给拙稿作了加工,提高了水平。(***造句https://***)
2、“欲制夷患,必筹夷情”,也就是说,即便中国非常期待报仇雪耻,也必须首先知道人家的真实情形。
3、杭州现公交车“坟场”,2014年12月18日,近日,在杭州南庄兜附近停车场,大批的黄标公交车等待报废处理。
4、在货物等待报关的时间里,我们要支付码头费。
5、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
待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待报待报,是汉语词汇,出自《晋书·刘颂传》,解释为等候批覆。综合释义:等候批覆。《晋书·刘颂传》:“时蜀新平,人饥土荒,颂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由是除名。”《周书·长孙俭传》:“俭旧尝诣闕奏事,时值大雪,遂立於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新唐书·严郢传》:“御史臺请天下断狱一切待报,唯杀人许偿死,论徒者得悉徙边。”特指州县判决罪人死刑后,申报朝廷,等候批准处决。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一个待报的犯妇,不知为甚么?好是凄惨也呵!”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大人,张鼎行至禀墙边,见一个待报的囚人,称冤叫屈。”《元史·刑法志一》:“自后继体之君,惟刑之恤,凡郡国有疑狱,必遣官覆讞而从轻,死罪审録无冤者,亦必待报,然后加刑。”准备处决。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犯妇当面,则这个是那待报的女囚。」汉语大词典:(1).等候批覆。《晋书·刘颂传》:“时蜀新平,人饥土荒,颂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由是除名。”《周书·长孙俭传》:“俭旧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新唐书·严郢传》:“御史台请天下断狱一切待报,唯杀人许偿死,论徒者得悉徙边。”(2).特指州县判决罪人死刑后,申报朝廷,等候批准处决。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一个待报的犯妇,不知为甚么?好是凄惨也呵!”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大人,张鼎行至禀墙边,见一个待报的囚人,称冤叫屈。”《元史·刑法志一》:“自后继体之君,惟刑之恤,凡郡国有疑狱,必遣官覆谳而从轻,死罪审录无冤者,亦必待报,然后加刑。”国语辞典:准备处决。待报[dàibào]⒈准备处决。引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犯妇当面,则这个是那待报的女囚。」辞典修订版:准备处决。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犯妇当面,则这个是那待报的女囚。」
二、词语解释
1.等候批覆。2.特指州县判决罪人死刑后,申报朝廷,等候批准处决。待报[dàibào]⒈等候批覆。⒉特指州县判决罪人死刑后,申报朝廷,等候批准处决。基础解释:等候批覆。特指州县判决罪人死刑后,申报朝廷,等候批准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