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的整合与拓展在小学英语读写课中高效运用的探索与思考
高效运用的探索与思考
“文本的整合与拓展”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这一概念即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在坚持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对英语教学的文本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修改,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度开发,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内容,而这种新的教学内容又必须源于教材,服务于学生。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多以日常交际用语和简单的话题为主。看似简单的知识,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通过文本再构,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及意义,为语言的输出奠定基础。
一、文本整合与拓展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新课程标准》在对教材使用建议上提出:(1)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删减。(2)适当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3)适当扩展教学内容和活动步骤。(4)适当调整教学顺序。(5)调整教学方法。然而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部分教师违背新课程理念,拘泥于教材文本的传统教学方法,即便有些教师对文本再构进行大胆尝试,却因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而并未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无法达成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那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读写课的文本,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文本再构呢?本文将和具体课例结合从五个维度探讨阐释如何在小学英语读写课中高效进行文本的再构。
二、小学英语读写课语篇教学中文本整合与拓展的运用策略 1.基于文本主题的整合与拓展------立足教材,以学定教
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和调整。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立足教材的文本再构实现了“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以学定教中的学有两
层意思。一是指:学情,即文本再构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兴趣,二是指学习内容,即调整改写的内容要围绕相关主题展开。
在PEP《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3 第六课时 Read and write中教材主题选择了 Mid-aututmn Festival.但考虑到农村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在中秋节时合家团圆的机会相对较少,节日气氛不浓厚,学生不易产生共鸣。而春节却截然不同,同时由春节延伸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教学资源素材更多。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大胆地将主题换成Spring Festival。围绕这一话题,力求学生充分利用be going to句型来表达自己和家人的春季计划安排,学会制定计划、乐于分享计划,将英语知识贯通其中并引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文化内涵。本课通过阅读吴一凡和家人春节活动安排的日记。基于此背景和主题,教师对教材内容做了如下修改(见图1)。原文本:
再构文本:图1
2.基于文本情境的整合与拓展----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尚未发育成熟,让其集中精力专注地进行长时间学习有很大困难,因此,实施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应讲求艺术性,以艺术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完成教学任务。实践证明,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得以教材为蓝本的文本再构更能满足各种层次及类型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基础不断进行文本再构,让其形式多元化、多样化,以更生动、灵活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融入多媒体技术手段。结合教室内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具体形象的实景,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视、听、动多维的跨时空跨空间的语言环境。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身临其境的教学互动环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教学活动中体验语言输出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交际互动的过程中积极体验探究的学习模式。 在例如PEP《英语》四(下)Unit6 Shopping B Read and write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听叫卖声的形式生动自然的将学生带入教师所补充的文本情境中,sarah和妈妈在购物,在一商店门口听见了大甩卖的叫卖声以及促销现场视频引起Sarah和妈妈的注意,声引导学生想知道这家商店卖什么,多少钱,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然导入主题引入文本。
3.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整合与拓展——内化思维,提升情感
这一环节是由输入为主的活动转向输出的过渡阶段,同时应借助思维工具设定课堂教学活动,此处应关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内容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概况总结,让学生形成对语篇的整体认识和逻辑关系把握,在有效训练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同时,重视学生听读后的情感激励和唤醒,引领学生融入文本的内心情感世界,去解读和领悟文本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逐步构建对文本的深刻感受和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依然以上述课为例(文本为原教材),教师让学生跟读模仿录音,归纳总结以下思维导图(见图4):
图4
同时让学生在中华民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对家庭、对中华民族传统的热爱和讴歌,树立文化自信。
4.基于迁移文本的整合与拓展—延伸创造,学以致用
读写课中既要关注对文本的“读”,也要注重学生根据文本运用知识的“写”.在这一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主题选择性地再构文本,将现有的教材内容与鲜活的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教学设计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主题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写”的框架支撑与指导,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重点,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其在不断创新思维中增加英语知识、提升语言能力,践行核心素养。在PEP《英语》四(下)Unit6 Shopping B Read and write读后的迁移阶段,如何让学生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研读,运用新学语言进行表达思想、创写等输出性活动。教师课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开展“商店促销宣传海报设计大比拼活动”。教师课提供文本图片示范如下(见图5):
图5
Sale,sale.on sale!Come and see us today! We have many scarves and sunglasses.
Today,they are all 10 yuan. They are very pretty and cheap We have many nice colours for you. Red blue,green,yellow and more.
然后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商店海报并展示,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广告模板,为自己的商店进行广告设计。这一环节是对延伸知识的迁移和拓展的阶段,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其他学校组织的跳蚤市场视频,了解相关事宜。接着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商店卖些什么,怎么卖。以小组为单位,任务为主导,对自己的商店进行规划及广告设计,并兼顾全体、分层设计“写“的活动。通过再构的文本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内化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文本整合与拓展在小学英语读写课语篇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内容横向联系。文本整合与拓展必须体现教材原有的主题和教材内容的安排,必须符合单元教学的整体。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将文本整合与拓展停留于小学英语教材微观的课时层面,应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架构这一中观层面,即突出单元里各课时内容之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2.重视交际互动性。文本整合与拓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摒弃传统教学当中“教教材”这种狭隘的知识本位观,转变成为“用教材教”。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则充分凸显了英语的语用功能特征,因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合作交流既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生活技能,也是一种个性成长的必然需求。教师在依据教材重新构建文本时,设计情景体验式的教学活动应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交际互动性,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激发学习潜能。
结语:文本整合与拓展要在英语教学中得以运用就要求教师充分解读教材,整合教学资源,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基础,运用多种手段不断反思,不断实践。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该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文本的整合与拓展”其实就
是一种创造兴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将成为创造者,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感悟英语为生活带来的美好,将是每一位英语教师所追求的的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