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来源:华佗小知识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9·长春模拟) 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 书包带做得很宽

B . 轮胎的表面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 用力把矿泉水瓶捏瘪

D . 拍打刚晒过的被子,上面的灰尘脱落

3. (2分) (2017·德阳)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C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石块受到A石块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B . B石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 . C石块对B石块的支持力和A石块对B石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A,B,C三个石块所受合力不为零

4. (2分) (2017八下·宝坻期中) 把质量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弹簧秤下,然后将它们分别全部浸入水中,比较弹簧秤示数则( )

A . 挂铁球的读数大于挂铝球的读数 B . 挂铁球的读数小于挂铝球的读数 C . 挂铁球的读数等于挂铝球的读数 D . 无法研究读数大小

5. (2分) (2016八下·柳江期末) 便民自行车已成为福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以下关于自行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较宽的坐垫可以增大压强 B . 轮胎表面凹凸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 C . 刹车手闸是一个费力杠杆

D . 尾灯利用光的折射可达警示提醒目的

6. (2分) (2019八下·庆安月考)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第 1 页 共 15 页

A .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B . 压路机的碾子非常重

C . 铁轨铺在枕木上

D . 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

7. (2分) (2018八下·中江期中)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三个实心的铝制圆柱体,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20克、160克、200克,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最大 B . 丙最大 C . 一样大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 (2分) (2019八下·右玉月考) 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

A . 与深度有关 B . 与密度有关 C . 与液柱粗细有关

第 2 页 共 15 页

D . 与容器形状有关

9. (2分)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 .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 .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 . 闸室和下游永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10. (2分) (2012·连云港) 下列关于压强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 . 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C . 历史上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得了大气压的值

D . 将装有水的试管由竖直位置逐渐倾斜的过程中(水未洒出),水对管底的压强不变

11. (2分) (2017八下·烟台期中)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B .

C .

D .

12. (2分) 如图是楼房顶上常见的导气管,它的作用是将每家住户洗手间下水道中的污浊气体排出.下列关于导气管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第 3 页 共 15 页

A . 导气管利用浮力将密度小于空气的污浊气体导出 B . 导气管利用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楼底管道产生低气压 C . 在有风的天气里导气管排气效果会变差

D . 导气管利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将污浊气体排出

13. (2分) (2016八下·长春期末) 一艘轮船从海上进入长江后,轮船所受的浮力( ) A . 不变 B . 变大 C . 变小 D . 无法确定

14. (2分) (2017·营口模拟) 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 有风吹过时厨房的窗帘被“吸”向窗外,是因为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B . 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破了碗没破,因为碗给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给碗的力 C . 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 . 划燃火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火柴的温度升高的

15. (2分) 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球的质量肯定小于50g B . 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

C . 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 D . 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50cm3

16. (2分) (2018·兰州) 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将其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试管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4 页 共 15 页

A . 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 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 装有甲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D . 装有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二、 填空题 (共9题;共9分)

17. (1分) (2018八下·潮南月考) 某工地的起重机要吊装一个工件,该工件重1200N.当起重机以2m/s匀速吊着工件上升时,起重机的钢绳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N;当起重机以5m/s速度匀速吊着工件下降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N,拉力的方向为________;当起重机吊着工件以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工件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

18. (1分) (2017九下·长沙期中) 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其内底面积为100cm2 . 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正方体花岗岩,将花岗岩从容器底部开始缓慢向上提起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花岗岩下底距容器底部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花岗岩未露出水面前所受水的浮力为________ N,从开始提起到花岗岩完全离开水面,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为________ Pa.(g取10N/kg)

19. (1分) 抽水机是利用 ________来抽水的,如图所示为活塞式水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完成下列填空. 甲图:提起活塞时,阀门 ________ 关闭,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 ________,进入圆筒. 乙图:压下活塞时,阀门B ________,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 ________,涌入活塞上面.

丙图:再提起活塞时,阀门 ________关闭,它上面的水从出水管 ________, ________迫使水推开阀门B,水就进入 ________.

20. (1分) (2017八下·钦州港期末) 一同学在岸上最多只能搬得起质量是30kg的鹅卵石.如果鹅卵石的密度是2.5×103kg/m3 , 则该同学在水中最多能搬得起质量是________ kg的鹅卵石(石头不露出水面).这时

第 5 页 共 15 页

石头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ρ水=1.0×103kg/m3 , 取g=10N/kg).

21. (1分) (2018八下·防城港期末) 小明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ρ甲________ρ乙;该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________F乙(该题两空均选填“<”“=”或“>”)。

22. (1分) 如图是一幅人行道的照片,左侧是“盲道”,其地砖表面有一棱棱凸起的部分,而右侧是普通人行道,其地砖表面是平的。盲人行走时,如果不小心从盲道走到了普通人行道上,由于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使脚底受到的压强________够根据脚底的感觉重新回到盲道上。

23. (1分) (2019八上·阳泉月考) 美术爱好者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绘出了如图所示的漫画。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画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 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24. (1分) (2018·青浦模拟) 著名的 ________实验向人们显示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是很大的;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实验表明大气压强的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5. (1分) (2017八下·厦门期中) 同学们骑自行车上学,当停止用力蹬脚踏时,自行车仍然能向前运动,这是由于自行车具有________的缘故;但自行车运动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由于自行车受到了________的作用。

三、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

26. (5分) (2018八下·郑州期末) 将乒乓球放在倒置的漏斗里,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发现乒乓球不掉下来,如图甲所示。请在乙图中画出此时乒乓球的受力示意图。

第 6 页 共 15 页

四、 实验题 (共5题;共19分)

27. (3分) (2016·抚顺模拟) 如图甲是小白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1) 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_______.

(2) 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一直保持________运动状态.

(3) 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后,受________(填“平衡”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4) 如图乙所示,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白将小车倒放在毛巾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小车,使其做________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再将小车倒放在木板表面上,重复上面操作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于是他得出结论: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28. (5分) (2018八下·永春期中) 如图甲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 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2) 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________;(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

A .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B .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第 7 页 共 15 页

C . 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 . 小卡片容易扭转

(4) 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将钩码直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________(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________;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9. (2分) (2017八下·蚌埠期中) 小丽同学利用A物体、砝码、泡沫块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1) 小丽通过观察泡沫块的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 比较a、b两图实验现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有关; (3) 图b中泡沫受到的压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A的重力;

(4) 比较a、c两图实验现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5) 实验中除了用到转换法,还用到哪种科学研究方法________;在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__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30. (7分) (2014·梧州)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军同学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E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部分猜想,小军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物块,在空气中称的物块重力为5N,然后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依次把物块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的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第 8 页 共 15 页

(1) 物块在位置3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N,物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3 N.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猜想________是不正确的(以上两空填猜想的序号).

(2) 为了探究猜想E,小军把上述实验中的水用酒精代替,在位置3弹簧测力计示数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 (2分) 把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用细线系着放入底面积为200cm2 , 重为4N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此时物块刚好与容器底轻触,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水始终未溢出),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对应受到的浮力F浮 , 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F浮-h图象.请你:

(1)

试判断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是逐渐增大,还是逐渐减小? (2)

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8cm时,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m3?

五、 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

32. (10分) 小敏同学和她所骑自行车总重约600N,上学路上她骑车在20s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100m的平直公路,若自行车所受路面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的0.05倍,则通过该段公路时,小敏同学蹬车的功率约是多少.

33. (10分) (2019·重庆) 如图甲,将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0cm的柱形容器M置于电子秤上,逐渐倒入某液体至3cm深;再将系有细绳的圆柱体A缓慢向下浸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圆柱体不吸收液体,整个过程电子秤示数m随液体的深度h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若圆柱体的质量为216g,密度为0.9g/cm3 , 底面积为40cm2 , 求:

第 9 页 共 15 页

(1) 容器的重力; (2) 液体的密度;

(3) 在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当电子秤示数不再变化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比圆柱体浸入液体前增加了多少?

34. (15分) 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 , 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 试求: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

第 10 页 共 15 页

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 填空题 (共9题;共9分)

17-1、

18-1、

第 11 页 共 15 页

19-1、

20-1、

21-1、22-1、

23-1、

24-1、

25-1、

三、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

第 12 页 共 15 页

26-1、

四、 实验题 (共5题;共19分)

27-1、

27-2、

27-3、

27-4、

28-1、

28-2、

28-3、

28-4、

29-1、 29-2、

29-3、

29-4、

29-5、

30-1、 30-2、

第 13 页 共 15 页

31-1、

31-2、

五、 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

32-1、

33-1、

33-2、

第 14 页 共 15 页

33-3、

34-1、

第 15 页 共 1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