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常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常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常考题检测卷(-含

答案)

第7单元常考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翻译(yì) 不愧(kèi)刀刃(rèn) B.遐想(xiá)埃及(āi)芳菲(fēi)

C.黏稠(zhān)泛滥(làn)精湛(zhàn) D.淤泥(yū) 熠熠生辉(xí)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窗帘 保姆 膘肥体状 B.恢复 辽阔 悠然自得 C.蚂头 斯文 默默无言 D.吆喝 埃及 不可思仪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4.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打开窗帘,望着__________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

(2)中国像巨人一样__________在世界的东方。 (3)高大的白杨__________在道路两旁,美丽极了。 (4)升国旗时,全体官兵脱帽__________。 A.屹立 耸立 挺立 肃立 B.耸立 肃立 挺立 屹立

C.耸立 屹立 肃立 挺立 D.耸立 屹立 挺立 肃立

5.下列选项中关联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即使来往船只很多,他也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B.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C.遇到极窄的地方,他不但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D.因为出于哪一种考虑,我认为所以是绝妙的。

6.“绵软、丝绵被、连绵起伏”这三个词中的“绵”属于一字多义,其意思依次是( ) A.柔软 丝绵 延续不断 B.棉花 延续不断 柔软 C.棉花 丝绵 延续不断 D.薄弱 丝绵 柔软 二、填空题 7.给加点字注音。

倒退( )笼罩( )牛犊( ) 模样( )仪态( )吆喝( )

牲畜( )画卷( )禁不住( )熠熠( )缝隙( )精湛( )

8.填入反义词。

新鲜——( )拥挤——( )沉寂——( )残破——( ) 平稳——( )弯曲——( )灵活——( )倒退——( ) 9.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画卷 ( )的光芒 ( )的街道 ( )的建筑 ( )的遐想 ( )的技术 ( )的境界 ( )的原野 10.诗歌的积累与运用。

(1)杜甫在《绝句》中,诗句“___________, ”写出了燕子衔泥鸳鸯静睡动静相宜的春景图。

(2)范成大的诗句“________,_____”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诗句“_____,_______”以动衬静,侧面描写人们的忙碌生活。 (3)《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山的幽静。 三、判断题

根据课文《牧场之国》内容判断(√)错(×)。

11.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白天的荷兰、傍晚的荷兰这两部分内容。( )

12.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是因为这句话既概括了荷兰的特点,又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荷兰美景的赞叹。( ) 13.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 四、语言表达 14.口语交际

去年五一期间全国各大景点人头攒动,有网友调侃:“五一假期只有一种套餐,两个景点——人山和人海。”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或者解决方案? 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认真阅读《威尼斯的小艇》选段按要求答题。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5.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6.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波浪线画出来。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表达了这个中心? ______________

17.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后面的练习。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由画“ ”的部分,我想到 __这个成语。

(2)这句话写出了景物的(A.静态 B.动态)之美(在正确选项下面画“√”)。读一读,照样子写一写下面的情景。 群鸟飞过湖面。 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的海水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儿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郁金香连成一片。一阵风吹过,郁金香在风中摇摆,好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穿着裙子在跳舞,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色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竟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之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小可怜似的模样,她

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8.短文中重点写的花是( )。

A.郁金香 B.风信子 C.百合花 D.薰衣草19.“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的原因是()。

A.有环保意识 B.天生爱土地 C.土地来之不易 D.世界上地势最低20.短文画“”的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21.短文中画“﹏﹏”的句子是对郁金香的 (静态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_。 22.短文通过几方面描写了荷兰人最迷郁金香?请你简要概括。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3.作文。

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份简介。内容全面生动,重点突出,字数不少于400字 。 参: 1.B

【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的读音。

A.不愧:不感到羞愧,愧:kuì,羞愧。读音错误; B.正确。

C.黏稠:液体浓度高,有黏性,不易流动。黏:nián,像糨糊、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的性质。读音错误; D.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熠:yì,光耀;鲜明。读音错误。 2.B

【详解】考查汉字书写。

A项,膘肥体状——膘肥体壮,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C项,蚂头——码头,在江河沿岸及港湾内,供停船时装卸货物和乘客上下的建筑。

D项,不可思仪——不可思议,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3.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病的辨析,本题中没有语病的是A项。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用反选排除法, B项:词序不当,“许多”应在“事迹”之前。

C项:“中国人民”用词不当,应该是“中国人”“确切”用语不当,应该是“确实”(不用“地”)

D项:“通过……”“使……”两个介宾短语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删去一个。 4.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 (1)耸立:指高高地直立。结合语境,望着高高地直立在两岸的古建筑,可知,选“耸立”。

(2)屹立: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结合语境,中国像巨人一样高耸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可知,选“屹立”。

(3)挺立:指笔直地耸立。结合语境,高大的白杨笔直地耸立道路两旁,美丽极了。可知,选“挺立”。

(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结合语境,升国旗时,全体官兵脱帽恭敬庄严地站着。可知,选“肃立”。 5.D

【详解】本题是对关联词的考查。

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区分句子的关系后再辨析句子关联词运用是否恰当。

A 分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来往船只很多”与“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之间是转折关系,本项关联词“即使……也……”表示转折关系,运用恰当。

B 分句“……怎么拥挤”与“他……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之间是条件关系,本项关联词“不管……总……”表示条件关系,运用恰当。

C 分句“遇到极窄的地方,他……能平稳地穿过”与“……速度

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之间是递进关系,本项关联词“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运用恰当。

D 分句“……出于哪一种考虑”与“……我认为是绝妙的”之间是条件关系,本项关联词“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运用不恰当,应改为“无论……都……”。 故选:D。 6.A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绵软:①常指毛发、衣被、纸张等柔软。②形容浑身无力的样子。 绵:柔软。

丝绵被:又称“蚕丝被”,是指含有50%以上桑蚕丝(柞蚕丝)用作填料的被褥类床上用品。 绵:丝绵。

连绵起伏: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绵:延续不断。

7. dào lǒng dú mú yí he chù juàn jīn yì xì zhàn

【详解】本题考查的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倒”为多音字,在“倒退”中读音为dào;还可以读作dǎo,倒闭。

“笼”为多音字,在“笼罩”中读音为lǒng;还可以读作lóng,笼子。

“犊”的读音为dú。

“模”为多音字,在“模样”中读音为mú;还可以读作mó,模型。

“仪”的读音为yí。

“喝”为多音字,在“吆喝”中读音为轻声he;还可以读作hè,喝彩。

“畜”为多音字,在“牲畜”中读音为chù;还可以读作xù,

畜牧。

“卷”为多音字,在“画卷”中读音为juàn;还可以读作juǎn,席卷。

“禁”为多音字,在“禁不住”中读音为jīn;还可以读作jìn,禁止。

“熠”的读音为yì。 “隙”的读音为xì。 “湛”的读音为zhàn。

8. 腐烂 稀疏 喧哗 崭新 摇晃 笔直 呆板 前进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掌握情况。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新鲜:1.(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的水果。~的鱼虾。~血液。2.(花朵)没有枯萎:~的花朵。3.(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呼吸~空气。4.(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稀罕:~经验。数码相机已经不算什么~东西啦。反义词有:、老套、腐朽、陈旧等。

拥挤:1.(人或车船等)挤在一起:按次序上车,不要~。2.地方相对地小而人或车船等相对地多:星期天市场里特别~。反义词有:宽松、宽广等。

沉寂:1.十分寂静:~的夜。2.消息全无:音信~。反义词有:鼎沸、喧嚣、喧闹等。

残破:残缺破损。反义词有:完好、完整等。

平稳:1.平安稳定,没有波动或危险:局势~。物价~。病情~。今年汛期,海河的水情一直~。2.(物体)稳定,不摇晃:把桌子放~了。反义词有:危机、波动、晃动、动荡等。 弯曲:意思是不直。反义词有:等。

灵活:1.敏捷;不呆板:手脚~。脑筋~。2.善于随机应变;不拘泥:~性。~运用。~调配人力物力。反义词有:迟滞、死板、拘泥、笨拙、呆板等。

倒退:往后退;退回(后面的地方、过去的年代、以往的发展阶段)。反义词有:进步、发展、前进、上进等。

9. 雄浑 金色 宽阔 高大 无边 精湛 神奇 碧绿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先观察一下给出的词语性质,以及所填词语的性质。给出的词都是名词性质的,我们需要填入的是修饰名词的形容词。

学生依据给出的名词填入与之搭配的词语,合情合理,即可得分。建议选择自己把握比较大的搭配,熟悉的、常见的,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10.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详解】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运用。 (1)《绝句》作者: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2)《四时田园杂兴》作者: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鸟鸣涧》作者: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11.√ 12.√ 13.×

【解析】11.选项正确。作者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边无际,宁静和谐,夜晚的祥和寂静和神秘含蓄。进而让我们感受到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到动物与人,与环境统一和谐的美好意境。结尾作者衷心的赞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2.选项正确。本题考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内容理解,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是因为这句话既概括了荷兰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荷兰宁静祥和的夜景的由衷赞美之情。 13.选项错误。文章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总:荷兰是牧场之国。分:荷兰牧场白天和夜晚的景象。

14.我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放假时间过于集中。我国是人口大国,在节假日统一出游必然会人满为患,我觉得可以尝试不同地区分散放假的方法。

【详解】主观题,考查对现象的看法。先提出自己的看法,“五一”景点到处都是人,你的感受什么样,其次提出解决方案,比如今年各地开始实行的周末2.5天假期,缓解小长假的旅游压力等,合理即可。

15.不管 总 16.中心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①小艇速度极快。②在拥挤的时候,左拐右拐地挤过。③在极窄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穿过,还能急转弯。 17.(1)目不暇接 (2)B√ 清晨,朝阳升起,一群鸟儿从南边飞来。它们一会儿贴着湖面疾飞;一会儿直冲云霄,并发出高亢的叫声,好像是在交流一路上看到的好风景;一会儿盘旋飞翔,百啭千鸣。宁静的湖水仿佛被群鸟的热闹吸引,漾起细细的波纹,向鸟儿微笑致意。

【分析】15.考查关联词。“怎么拥挤”是条件,“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是结果,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总……” 16.考查中心句。①从总起句去找。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②从结尾上去找。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本文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从行船速度快,操纵自如;能穿过极窄拥挤的地方;

能平稳极快地急转弯三个方面展开叙述。 17.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1)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2)“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这句话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说明行船的速度极快,是动态描写,也从侧面表明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仿写句子时要写出群鸟飞过湖面的迅速和敏捷。

18.A 19.C 20.D 21. 动态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郁金香随风摇摆的动态美 22.三方面。 ①走遍荷兰,郁金香到处开放且荷兰人给每种颜色的郁金香都起了美妙的名字;②有人用酿酒厂和小石屋换郁金香;③荷兰人将柔弱的郁金香培育成端庄美丽的花朵。

【分析】18.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等内容可以得出全文都是围绕着荷兰的郁金香来描写的,可以得出短文中重点写的花是郁金香。

19.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根据原文内容“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的海水相辉映。”可以得出“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的原因是土地来之不易。

20.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结合原文内容“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可以得出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有三句及其以上的相同句式,所以是排比。

21.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原文内容“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郁金香连成一片。一阵风吹过,郁金香在风中摇摆,好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穿着裙子在跳舞,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这句话是对郁金香的动态描写。还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郁金香的一种动态美。

2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从原文内容可以

得出从三个方面来写的郁金香。“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儿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竟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之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小可怜似的模样,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可以得出短文通过三个方面来描写郁金香。

23.平遥古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今山西省平遥县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明信片的主图再现了这一风采。 【解析】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