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神症患者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精神症患者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3076 利E医药2013年10月第35卷第20期Hebei Medical Journal,2013,Vol 35 Oct No.20 ・doi:10.3969d.issn.1002—7386.2013.20.015 论著・ 精神症患者多巴胺D2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 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杨淑珍 【摘要】 目的研究精神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2受体(DRD2)、多巴胺转运体(DAT) 基因表达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患者外周血淋巴细 胞DRD2、DAT mRNA的表达量,并在不同治疗时间段对患者进行PANSS评分,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第1周、第3周、第5周后PANSS总分、DRD2 mRNA表达及DAT mRNA 的表达总体存在差异。治疗组在接受治疗3、5周后PANSS总分、DRD2 mRNA表达及DAT mRNA表达低 于治疗前(P<0.05);DRD2基因表达与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6与0.567,P <0.01),DAT基因表达与PANSS总分和精神病理症状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一0.447与一0.508,P< 0.01)。结论DRD2、DAT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 精神症;DRD2;DAT;mRNA;PANSS;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 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13)20—3076—02 精神症是一种以行为、情感、思维等之间的协调性降 低,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的精神性疾病,特别是随 着现在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强,出现了发病率高、治愈难、 1.2方法 1.2.1 PANSS评分:询问病史、精神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抗 精神药物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3周、治 疗5周后完成对精神症患者的PANSS评定。研究开始阶 段,笔者接受PANSS专项培训,考核成绩优秀。 1.2.2血样采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3周、治疗5 周后早晨采集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空腹血液标本。均采用EDTA 普遍性等特点。目前对精神症发病原因和机制还未完全 阐明,但其患者中常出现典型的多巴胺系统异常…。因 而,对多巴胺生物合成、代谢、应答等相关受体或配体的研 究成为了该病的研究重点。有研究发现精神症患者外周 血淋巴细胞DRD1~DRD5、DAT表达较正常人有所增加 j,但 抗凝管,每次采集5ml,于4℃冰箱保存(尽量缩短保存时间) 1.2.3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依次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的 其与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否存在着相关性目前不是很清楚。因 而,研究DRD1一DRD5、DAT表达变化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不仅 TRIzol裂解细胞,离心,加入氯仿萃取,离心,加入异丙醇沉淀, 加入适量的DEPC水溶解,用核酸蛋白检测仪和琼脂糖凝胶电 泳分别检测其纯度和完整性,根据TransScript II First—Strand cD— NA Synthesis SuperMix(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 可以对临床患者实施动态监察,还能为精神症患者的治疗 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治疗时间段的精神症患者 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和DAT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PANSS 评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期寻找外周血淋巴细胞 DRD2和DAT基因表达与精神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为临 床治疗提高试验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 合,采用随机引物按说明书要求合成cDNA。 1.2.4 目的基因的扩增:采用TransSta ̄Green qPCR SuperMix 试剂盒(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按说明要求加入cD— NA,引物和适量的水,在ABI7500扩增仪上扩增,条件为95℃ 预变性60 S、95℃变性10 S、56℃15 S、72℃35 S、42个循环。采 用内参基因的ACT法进行DAT、DRD2基因的定量分析。其 DRD2引物Left:5-GGAGGTGGTAGGTGAGTGGA一3,Right:5一 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10例,其中男112例,女98例;年龄 16—55岁;病程1—36个月。人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 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一3)精神症诊断标准,排除 CCMD一3其他精神疾病,器质性病变、自身免疫、内分泌性疾病 和妊娠,哺乳期女性等患者,近期未出现急慢性感染或炎症,未 GGAGATGGTGAAGGACAGGA一3,扩增产物大小为220bp;DAT 引物Left:5一TrCATCATCTACCCGGAAGC一3,Right:5一AACAGG— GACAGGAGGAAGGT一3,扩增产物大小为215bp;GAPDH引物 Left:5-GAGTCAACGGAqTI'GGTCGT一3.Right:5-GACAAGCTI'C— 服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类药物等。对照组为公开招募的健康 人群20例,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基本资料未见差异,组间均 衡可比。经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备案审查,批 准开展本项研究。 CCGTTCTCAG一3,扩增产物大小为185bp。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治疗过程中 同 治疗时间之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组内每两时 间点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同时校正检验水准 。DRD2、DAT 与PANSS评分之间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P<0.0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单位:453002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 神科 河北医药2013年1O月第35卷第20期2结果 Hebei Medical Journal,2013, ̄ol 35 Oct No.20 3077 表3 DRD2和DAT基因表达与PANSS评分相关性分析 2.1不同治疗时间段患者的PANSS评分情况经检验,治疗 /7,=210 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周期内阳性症状得分、阴性症状得分、一般 病理得分以及PANSS总分均存在差异(P<0.01)。治疗前、 治疗1周治疗3周和5周后对患者进行PANSS评分发现,患者 的阳性症状得分、阴性症状得分、一般病理得分以及PANSS总 分在治疗I周后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患者的阳性症状得分、 阴性症状得分、一般病理得分以及PANSS总分在治疗3周和5 周后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说明随着治疗的进行 被多巴胺激活后,会通过细胞表面G蛋白偶联受体将胞外信号 转移到胞内,抑制胞内cAMP酶的活性,抑制cAMP产生或通过 其它途径促进K 的释放和Ca2 内流使神经细胞极化方式发 PANSS评分逐渐降低,境况好转。见表1。 表1 不同治疗时间段患者PANSS各项评分情况 n=210. ±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l 2.2不同治疗时间段患者DRD2和DAT基因表达情况经检 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周期内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和 DAT基因表达均存在差异(P<0.05)。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 胞DRD2和DAT基因表达情况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3周和 5周后进行检测发现随着治疗的进行DRD2基因表达下调,且 DRD2基因表达在治疗3周和治疗5周时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随着治疗的进行DAT基因表达逐渐上调,且DAT基 因表达在治疗5周时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不同治疗时间段患者DRD2和DAT基因的表达情况 n=210.面±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0.01 2.3 DRD2和DAT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评分相关性分析 对精神症患者DRD2和DAT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评分 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DRD2基因表达与PANSS总分呈正相关 (r=0.461,P<0.01),与阳性症状呈正相关(r=0.567,P< 0.01),而与阴性症状和精神病理症状未见相关(P>0.05); DAT基因表达水平与PANSS总分呈负相关(r=一0.447,P< 0.O1),与精神病理症状呈正相关(r=一0.508,P<0.01),而 与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未见相关(P>0.05)。见表3。 3讨论 目前中枢神经系统DA功能亢进或异常的“多巴胺功能亢 进假说”被认为是精神症发病的主要机制。当DRD2受体 生改变来发挥作用 。多巴胺转运体(DAT)作为运输DA横 跨突触前膜的载体蛋白对多巴胺持续作用时间及其重摄取过 程起决定作用。已有研究表明DAT功能失调会导致脑内多巴 胺调节失衡,从而导致帕金森病、精神症及药物依赖等多 种神经精神疾病 J,因而对DAT功能失调机制的研究有助于 临床加强对精神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本次研究结果,不 仅呈现了对精神患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 不同时间段DRD2 mRNA的表达情况和PANSS评分的动态变 化,对临床治疗药物使用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发现DRD2 mRNA 的表达与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而与阴性症状 及精神病理症状评分无相关性,我们初步推定:DRD2 mRNA的 表达与患者出现的幻觉、思维散漫、猜疑和妄想等严重程度有 关,而与患者出现的情感淡漠、意志缺乏、注意行为障碍、记忆、 认知功能等关系不大。这与张会芳等 发现的精神症阳 性症状患者DRD2受体的表达增加,阴性症状患者DRD2受体 表达降低或不变相一致。林嗣萃等 采用Amp—FLP技术研究 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精神症的关系时发现,对于阳性症状 和阴性症状的患者DAT1基因多态性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未见 差异。我们的研究也发现DAT mRNA的表达与PANSS总分和 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存在着负相关性,而与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则未见关联。说明外周血中DAT mRNA的表达与患者的睡眠、 行为障碍、记忆、认知功能等临床症状有着直接的联系。 综上,精神症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随着时 间的推移外周血中淋巴细胞DRD2 mRNA的表达与PANSS总 分和阳性症状呈负相关,而DAT mRNA的表达与PANSS总分 和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呈负相关,为临床对精神症患者的药 物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Tost H,Alam T.Meter—Lindenberg A.Dopamine and paychosis:Theory, pathomeclhanisms and intermediate phenotypes.Neumsei Biobehav Rev, 2010,34:689-700. 2 Xuan J,Zhao X,He G,et a1.Effects of the dopamineD3 receptor (DRD3)gene polymorphisms on risperidone response:a pharmacogenet— ic study.Neuropsyehopharmacology,2008,33:305-311. 3张海生,谢健,张顺泉,等.多巴胺受体D2型基因启动子区CpG岛 甲基化状态与I型和Ⅱ型精神症的关联.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 志,2012,38:439-441. 4吴光晓,苏瑞斌,李锦.多巴胺转运体在精神兴奋剂依赖中的作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26:141.143. 5张会芳,袁国桢,刘新民.精神症患者外周多巴胺D2受体及转 运体mRNA的表达.皖南医学院学报,201 1,30:394-396. 6林嗣萃,江三多,韩孝龙,等.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精神症.四川 精神卫生,2000,13:73-75. (收稿日期:2013—05—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