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

来源:华佗小知识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6

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6 年11月 第3卷/第23期Vol.3, No.23, Nov. 2016

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

吴小玲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摘要】全身麻醉术中行气管插管后,容易造成口腔正常定植菌移位,从而引起肺部感染,即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对施行全身麻醉术的患者进行精细的口腔护理,目的是一方面保持患者口腔湿润清洁,另一方面清楚口腔内的分泌物和病原微生物,防止口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本文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口腔护理进行简单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全身麻醉;术后;口腔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6.23.006.02

气管插管术的定义是指将一种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口腔插入气管内的技术。气管插管术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为患者提供氧气,进行呼吸道异物吸引和防止患者出现误吸等,所以气管插管已经成为急危重症患者急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全身麻醉患者保证呼吸畅通的一个必备手段。但是,全身麻醉患者经过气管插管后,不可避免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患者口腔内分泌物增多,自洁能力下降,容易导致细菌的大量生长繁殖,从而造成口腔内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严重影响患者全身麻醉后的护理和康复。因此,加强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腔护理的研究,寻找减少口腔感染的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不高,护理人员很难将这些部位彻底清理干净,可能会造成病菌和口腔分泌物残留,为继发感染留下了隐患。

(2)口腔冲洗法

口腔冲洗法是指利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或者口腔护理液,对患者口腔内各个部位进行缓慢的冲洗清洁,在冲洗过程中,患者的床头要抬高15~30度,患者头部偏向操作者,同时用吸引塑料接管将口腔内的液体吸干净,防止冲洗液或异物进入患者呼吸道。口腔冲洗法与口腔擦洗法相比,其清洁的部位比较广泛,对擦洗法难以清除的牙齿内面,舌头下面和舌根等处的口腔分泌物和病原菌都能够有效的清除,而且能用吸引管及时排出体外,在有效控制患者口腔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研究表明,口腔冲洗法只能去除口腔和牙齿表面的附着菌和比较柔软的污垢,对于牙缝或者是定植在口腔内的病原菌,其清除力度则比较弱,而且冲洗过程中可能会使含有细菌的冲洗液顺着口腔进入咽喉,进而进入呼吸道,增加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1 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口腔是人体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入口,与外界环境和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触,因此,口腔是病菌侵入机体的一个重要途径,再加上口腔环境温暖而又湿润,适宜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所以当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口腔感染甚至是呼吸道感染。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维持患者口腔清洁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全身麻醉的患者行气管插管术增加了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口腔护理在控制全身感染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2.2 口腔护理液的选择和使用口腔护理液的作用包括湿润、清洁口腔,去除口腔异物和牙垢,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减少口腔内常见定植菌,比如牙斑菌等,降低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口腔护理液的种类有很多,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液。

(1)生理盐水

临床上一般比较常用的口腔护理液是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一般只能起到湿润口腔,清洁口腔和冲洗口腔的作用,并不能杀灭患者口腔内定植的病原微生物,通常是先用擦洗法去除口腔粘膜和牙齿上的细菌,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清除。

(2)双氧水

经过临床研究和试验发现,用1.5%的双氧水进行口腔护理,能够有效的快速杀灭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使口腔内病菌的数量明显减少,降低气管插管导致的细菌移位而引起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双氧水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小,不良反应少,无毒无味,

(下转6页)

2 全身麻醉术后的口腔护理操作

2.1 口腔护理方法(1)口腔擦洗法

口腔擦洗法就是用棉球对口腔内的各个部位进行擦拭,包括牙齿,牙龈和舌头等,使口腔内的病菌,比如牙斑菌,口腔分泌物以及舌苔等脱落从而被清除,对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有一定的效果,口腔擦洗法是利用棉球或纱布与牙齿,舌面的相互摩擦,但是,口腔擦洗法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患者牙齿内面和舌头下面等部位比较隐蔽,而且全身麻醉术后的患者配合度

2016 年11月 第3卷/第23期Vol.3, No.23, Nov. 2016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9

3 口腔发育生物学课程的效果评价

该课程结束后,为了解学生对《口腔发育生物学》课程开展的看法及要求,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人员对参加过本课程学习的研究生发放了无记名教学效果反馈调查问卷表。从该课程是否必要开设、授课内容、授课对克服大家在开展科研时遇到的

重重困难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共发放了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9份。

课程评价调研结果见表2,所有的学生均认为这门课有必要开设,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可帮助其克服选题困难(93%)、克服阅读文献困难(85%)、克服实验操作困难(83%),8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合理。

表2 学生对课程评价调查结果(括号内为人数)

开设课程教学内容对克服选题困难对克服文献阅读困难对克服实验操作困难

有必要98%(58)很合适85%(50)很有帮助93%(55)很有帮助85%(50)很有帮助83%(49)

一般2%(1)一般15%(9)一般7%(4)一般15%(9)一般32%(9)

没必要0%(0)不合适0%(0)无帮助0%(0)无帮助0%(0)无帮助2%(1)

4 结束语

这门课程的目的不是讲述的基础理论知识本身,而是帮助同学们逐步克服科研的重重困难,从懵懂到精通自己的研究方向,学会选题及科研的思路和方法。然而,选题仍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绝对的正确,在研究过程中,同学们仍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困难和问题,导致需要修改实验设计甚至需要更换课题。后续将对这门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组织。口腔发育生物学是发育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口腔医学是医学的一部分,口腔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与发育生物学其他领域及医学其他领域是相通的,研究生们需要做到举一反三,也需要从自己的领域内出来,扩大视野,从其他学科研究中汲取营养,真正插上科学研究的翅膀。

参考文献

[1] 别敦荣,易梦春,李家新.“十三五”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

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6(1):83-90.

[2] 陆 军.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J].基础医

学教育,2011(6):590-592.

[3] 谢静波,汪 玲,包江波,吴海鸣.口腔医学科学学位

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6(2):134-136.

[4] 阿姆斯特朗(美).当代课程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7,21,58.

[5] 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J].课

程·教材·教法,2005(11):3-9.

[6] 吕立杰,袁秋红.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组织逻辑[J].教育

研究,2014(9):96-102.

本文编辑:王 琦

(上接6页)

使用后口腔内不会产生不适感。

(3)中药口腔护理液

辛夷花等中药口腔护理液不仅可以湿润口腔,保持口腔清新舒适,而且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因此可用来辅助清洁口腔,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并能够抑制一些细菌,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员用力过大,操作不熟练,或者使用工具不太合适,可能会造成患者口腔黏膜损伤,口腔或者牙龈出血,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动作轻柔熟练,同时可以在护理过程中使用止血药物。

总之,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全身麻醉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气管插管造成的口腔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所以,加强患者口腔护理,维持患者口腔的清洁状态,能有效降低口腔感染和肺部感染,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3 口腔护理过程中可能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较多见的有误吸和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造成误吸的原因有患者体位不合适,分泌物和冲洗液未及时清理干净等,因此术后正确安置患者体位,及时抽吸患者的痰液和口腔分泌物,可以有效降低误吸的发生率。此外,在口腔护理时,如果护理人

参考文献

[1] 徐颖鹤,吴晓梁,方 强.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清洗对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5):324-325.

本文编辑:王 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