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百年之久,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艺术等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康乾盛世”期间,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迅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人口数量可谓空前绝后,疆域可谓空前绝后。
“康乾盛世”经历的三位皇帝中,第一个便是康熙。康熙帝一生贡献巨大,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葛尔丹等等。奠定了盛世的基础。
(1)康熙名为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皇帝的第三子。清顺治十八年,清顺治去世,八岁的玄烨继位,谥号清世祖,是清入关的第二个皇帝。因为年龄较小,无法管理朝务。康熙八岁,父亲便去世,十岁母亲去世,早年父母双亡,在其祖母孝庄太后的悉心照顾下,慢慢长大。
康熙早年的经历可谓不平坦,小时候便得了天花,差点丢了性命,其父顺治帝就因天花而死。随后早年又父母双亡,可谓坎坷。
清朝规定,帝王要在年满十四岁后才能亲理朝政。年仅八岁的康熙无法亲理朝政。便设立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异姓大臣辅佐执政,史称“辅政大臣”时期。为了平衡四位大臣的权利,规定凡事由四人协商一致,之后请示皇帝和太皇太后批准。他们中的任何一人不可以单独见皇帝或上疏。
康熙聪慧过人,而且勤奋好学,小的时候,顺治便问几位皇子将来要做什么,玄烨说:“待长而效法皇父”。可见玄烨的确是个早熟的孩子。
康熙早年受到满、汉、蒙三种文化的熏陶,博学多识。汉人老师教他汉人的儒家文化,满族老师教他满族的骑射文化,蒙老师教他蒙文化,可谓涉猎广泛。康熙在学汉文化的时候非常刻苦,老师划的一段文章,先读一百二十遍,再背诵一百二十遍。就这样康熙熟读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比一般的汉族孩子还要熟悉汉文化。康熙博采三家之长。
康熙不止学习人文科学。
有一次,大臣们谈论数学等方面的问题,康熙听不懂。便心想:“不懂科学,怎么治国?”于是亲自学习了物理、地理、数学、化学、生物、医学等等。还亲自解剖熊等等。在皇宫的药房亲自试验,还弄到了一种治天花的药,名为奎宁。现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试药,又在宫女太监上试药,取得了好的效果。康熙学识渊博。涉猎广泛,为以后的治国奠定了基础。
(2)辅政初期,四大臣尚能齐心合力,基本按照顺治帝制定的方针,
继续完成统一天下的使命。在形式上,四大臣的排位先后有别,四朝老臣索尼居首,鳌拜玉苏克萨哈各有所长,排位不相上下,遏必隆缺乏主见,玉鳌拜结党。六月,索尼病逝。康熙便于当月亲临乾清门听政,鳌拜等人继续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处理国家军政事务。
索尼死后,苏克萨哈势力单薄,无法与鳌拜抗衡,便主动交出权力。鳌拜不肯罢休,最终苏克萨哈死于绞刑。
康熙知道,这是鳌拜在排除异己而已。康熙对鳌拜恨之入骨。而又动他不得。鳌拜专权跋扈,继续为所欲为。
康熙为了不引起鳌拜的警觉,私下做准备,挑选侍卫等。鳌拜于一日早朝被五花大绑,擒于宫中。鳌拜的专权跋扈,使他失道寡助。康熙仁慈,只是将鳌拜等人革职,没收家产,,终身囚禁。至此,康熙收回了朱批。掌握大权。此时的康熙才二十岁,岁乳臭未干,但是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早已显现。
康熙收回大权后,整理朝纲,奖励生产,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在除鳌拜后,随之出现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比如,三藩格割据。
三藩是指清建国初期立下汗马功劳的汉王的藩地。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藩以吴三桂势力最大,康熙 一直为藩王的势力所困扰。
时过境迁,三藩都有造反的心思。而此时,三藩却提出了撤藩的提议。大臣们纷纷上疏说不可撤藩,否则,三藩必反。康熙则认为不然。康熙说:“无论撤藩与否,三藩必反。”于是康熙下令撤藩。果不其然,三藩造反。
康熙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康熙知道三藩之中,吴三桂的势力最大,于是康熙决定,先除吴三桂,经过多年之战,康熙终于平定三藩。
康熙趁热打铁,马上着手进攻葛尔丹,康熙曾三次亲征,终于击败了葛尔丹,维护了北方的和平与稳定,奠定了我国北方的边界基础。提高了清廷在蒙古各部落的威望。团结了蒙古,团结北方,防止沙俄的侵略有重要意义。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非常明显,康熙和清代前期的统治,使中国境内以汉族为主图的各个民族在它的漫长过程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地。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康熙死后,他的第四子胤禛继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由于康熙晚年,大兴土木,耗资巨大,百姓们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雍正继位后,便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神纳粮等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当时的民生。
(4)雍正继位后,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立了军机处。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乾隆盛世打下了鉴定的基础。
雍正在位时间不长,雍正死后,乾隆继位。乾隆名为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在位六十年,有做了四年的太上皇。功勋卓著。
乾隆初期,把雍正年间因贪赃被革职的官吏大臣们一齐复职,对贪污案不予任何追究,放松对官吏们的考核,结果吏治又开始变坏,贪风又起。他开始严肃处理侵贪案件,将性质严重者,核实无误的贪污犯即行正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乾隆灭准噶尔汗国,平大小和卓的叛乱,安定西藏,三征金川。同时,乾隆爷爱好作诗词歌赋,代表作有《雨猎》、《御制诗集》等等。
乾隆晚年,岁让位给嘉庆,但是他说:“朕虽然归政于太子,大事还是我。”
(5)嘉庆三年十二月,乾隆病重。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辰时(1799年2月7日晨7~8点),乾隆太上皇在养心殿病逝,终年八十九岁。谥“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马兰峪之裕陵。
此后,清朝开始走向落没,直至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1)□□宋连生.《大清盛世》.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起27至28页。
(2)□□宋连生.《大清盛世》.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起28至35页。
(3)□□郑天挺.《明清史资料》(下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起74至74。
(4)□□周一良.《清朝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起55至55页.
(5)□□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9805.htm?from_id=129924&type=search&fromtitle=乾隆&fr=aladdin#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