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来源:华佗小知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guì) 要塞(sài) 偌大(nuó) 不逊(xùn) ....B.颁发(bān) 遗嘱(zhǔ) 飞漱(sù) 凌空(líng) ....C.翘首(qiáo) 轻盈(yíng) 悄然(qiǎo) 桅杆(wéi) ....D.诘责(jié) 镌刻(juān) 气氛(fèn) 督战(duō)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5月12日,制片人方励跪求增加电影《百鸟朝凤》排片档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 ..

B.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C.气势恢宏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让屏幕前的师生看得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

D.我市因经济建设成效好而获得“点赞”,这骇人听闻的消息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B.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C.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D.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5、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②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 / 9

③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A.比喻 引用 排比 B.拟人 反语 比喻 C.比喻 反语 比喻 D.拟人 引用 排比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时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擦去泪水的一抹春风。 A.③①④⑤②

B.②⑤③①④

C.②⑤①④③

D.③⑤②①④

7、根据课文默写。

①青青子衿, ____________。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

②蒹葭苍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秦风·蒹葭》)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周南·关雎》)

④ 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

2 / 9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怀民亦未寝 (____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___________) (4)思欲就亭止息(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闲人”应如何理解?

4.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3 / 9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以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在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摘自《今晚报》2016年3月6日)

1.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良好教养的?

1.①郭德纲拦阻儿子驱赶喜鹊的行为并教育他。(儿子不让喜鹊吃柿子,郭德纲拦阻并教育)

②一位女士上车后不影响旅客休息,晨起后认真整理床铺。

2.示例: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写出作者的出乎意料,表

4 / 9

现这位女士的良好教养。

3.结构上: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有良好教养的人的高度赞美。

4.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名词,拥有良好的教养,是对这个人的最高评价,正所谓名副其实。

示例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示例二:遵守交通规则。(能体现学生良好教养的示例即可)

2、你慢点儿走

奠柏良

①黑里来黑里去,这用来形容老忠的工作,再准确不过了。

②门外映照的灯光太暗,老忠腿一蹬,人和车一下子就消失在黑夜中,剩下几声车轮颠簸的声音。“你慢点儿走!”看着老忠远去,她总会在心里默默地念上一句。每天如此,从不间断,像是虔诚的祷告。

③天暗下去了,而远处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地亮起来了。老伴儿静静地坐在床上,透过那扇锈迹斑斑的铁窗,盯着路灯下看。“哐啷哐啷……”远处传来了车轮颠簸的声音,不一会儿,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这时老伴儿オ会安下心来,继续忙活手里的针线,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④老忠每天下班都顺带着一袋子蔬菜回来,蔬菜卖相不好,但也看得出是挑选过的。老两ロ一块煮个面,又是一顿。晩饭过后,老忠洗好碗筷,将屋里整理一遍,又出去埋头在那辆环卫车里。

⑤老伴儿继续在床上缝缝补补,絮絮叨叨:“哎哟,你见那辆破车的时间比我还多。”老忠应和着:“趁现在还有点时间,收拾收拾这些瓶瓶罐罐……”原来不知不觉的,这间小小的铁皮屋周边,堆积的废品,已经和人一般高了。“也不知道你是去扫大街还是去拾破烂,拾破烂的都没你捡得多!”老伴儿故意提了提气。“得了得了,有空我就拉去卖掉,这不是没空儿嘛。”他们有一白没一句地说。

⑥黑夜中,出去归来,日复ー日。老伴儿没什么盼头,就希望老忠每天跑着出去,也能跑着回来。出门在外,有什么重得过平安两个字?这年头,路上的汽车越来多,车速和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一样,越来越快。更何况现在快过年了,路

5 / 9

上的车子都急着回家,隔三岔五就传来环卫工出事故的消息,老伴儿怎么能不担心。

⑦这天早上,老忠还是和平时一样,天没亮就起床了。咬了一ロ白饼,灌上一瓶热水,穿上已经褪色的エ作服,临出门时,老忠回过头来轻轻说了一向:“我今天要到高速上面去工作,春运堵车,不能有垃圾。”

⑧老伴儿的心ー咯噔,像是被针扎了ー样,赶紧从床上挣扎起来,往窗外看。“你慢点儿走!”这一次她没忍住,将这句埋藏在心里的祷告,声嘶力竭地吼了出来。

⑨“等我回来吃饭!"黑夜中传来了一声回响,很遥远但很清晰。老伴儿哭了,原来这句话,他一直听得见。

⑩这一整天老伴儿都忐忑不安,一边担心,又一边安慰自己:“没事的,慢点儿走,慢点儿走就好了。”她果呆地望着窗外,盯着那盏摇摇欲坠的街灯,第一次盼望着黑夜快点儿降临。

⑪街灯终于亮了,散发出昏黄的光。可是老忠的身影却迟迟没有出现。老伴儿慌了,要知道,这些年来,老忠都是这个点儿回家的,从没有耽误过。老伴儿一急,就想起身出去,但是她忘了她已经走不了了。这一切不好的预感,让她回想起了那一次事故……

⑫那时她还是一名环卫工,那天接到要到高速上去清理花槽里垃圾的任务,一干就是一个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一辆轿车突然失控撞向了花槽,她便成了受害者。命是捡回来了,可是却瘫了。沥青路上那种透心刺骨的寒,她永也忘不了。从那以后,老忠接替了她的工作。老伴觉得危险,也劝他干点别的。可用老忠的话说就是,这垃圾也不能没人收拾啊。

⑬屋子里一片死寂,老伴儿知道这么胡思乱想下去也不是办法,她拧开床头的收音机,好让自己有个声音陪伴。夜慢慢地向屋里笼罩,收音机沙沙的声音回绕在昏暗的每一个角落里。老伴儿瘫坐在床上,一动不动,任泪水在褶皱的脸上慢慢风干。

⑭“哐嘟哐啷……”一阵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老伴儿抹了抹眼睛,往窗外一看,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

⑮老忠推开门,老伴儿像没事一样,忙活手里的针线。

6 / 9

⑯“怎么现在オ回来?”老伴儿淡淡地说出一句。

⑰“还不是你让我慢点儿走。”老忠摆出一脸嫌弃的样子,转身准备晚饭去了。

1.请赏析第⑧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2.小说第⑫自然段插叙“老伴儿出车祸”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3.请结合全文概括老忠的形象特征。

4.小说结尾两段老伴儿与老忠的表现看似不合常理,实则在情理之中。请简要分析。

1. 该句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老伴儿对老忠即将去高速捡垃圾的深切担忧与关心。

2. ①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完整。②交代了老伴儿出事故的原因,也解释了她为何对老忠上高速如此担心焦急。③刻画了一个对老伴儿关切有加的善良妇人形象,并突出了老忠的极富责任感。同时也塑造了一对在患难中相濡以沫的夫妻形象。

3. 老忠是一个细心、勤劳善良、富有责任感、爱护妻子的环卫工人。细心体现在他挑选蔬菜上;勤劳善良体现在他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去工作和自己承担工作的危险;富有责任感体现在他“这垃圾也不能没人收拾”的话语中;爱护妻子体现在他主动做家务,并安慰担心的妻子。

4. 结尾处进行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淡淡地”“一脸嫌弃的样子”刻画出两人看似毫不关心实则彼此关怀的深情,平淡中有真情。同时用夫妻间平静的对话来传达两人相互的爱。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7 / 9

①内容切忌笼统、空泛; ②语言要有感染力;

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8 / 9

参:

一 C D A C C

①悠悠我心 子宁不嗣音 ②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③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④气蒸云梦泽 ⑤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二

1. 睡觉 只,只是 曾经 到,靠近

2.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3.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闲人”只不过是作者的自我解嘲罢了

4.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 三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