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转本 计算机 背诵要点

专转本 计算机 背诵要点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世间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因而都在产生信息。

信息技术——用来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数字技术——采用有限个状态来表示、处理、存储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感测与识别技术——扩展感觉器官功能 通信技术——扩展神经系统功能

计算处理与存储技术——扩展大脑功能 控制与显示技术——扩展效应器官功能

l 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领域: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 l 当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有两项:数字技术,微电子与光线技术

l 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

微电子技术——以集成电路(IC)为核心的电子技术,是在电子电路和系统的超小型化和微型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微电子技术的基础元件演变

l 电子管——产生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l 晶体管——产生第二代计算机

l 集成电路——产生了第三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产生了计算机。 按晶体管数目集成电路的分类

集成电路制造过程:单晶硅——硅抛光片——硅平面工艺过程——晶圆——芯片。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 yangdage 说:2011-01-30 21:26:35

Moore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Moore定律不可能永远成立。

IC卡—是“集成电路卡”的简称,把集成电路芯片密封在塑料卡基片内部,使其成为能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的载体。与磁卡相比,IC卡不受磁场干扰,而且还能可靠地存储数据。 存储器卡—主要用于数据的存储,应用领域广泛,如电话卡、公交卡、医疗卡、饭卡等。具有读写功能,有的还具有加密功能。

CPU卡—也叫智能卡,具有存储、处理数据的功能,安全性能和智能化程度高。如SIM卡。 接触式IC卡—如电话卡,卡上通常含有一个金属触点,用于相应的读写系统进行操作。 非接触式IC卡—采用电磁感应方式无线传输数据,方便、快捷。如2代身份证。 yangdage 说:2011-01-30 21:26:54

模拟传输技术—用连续信号来传输信息或通过用连续信号对载波(载波是指被调制以传输信号的正弦波,要求其频率要远远高于调制信号的带宽)进行调治来传输信息的技术。模拟通信的基础是模拟传输技术

数字传输技术—用数字信号来传输信息或者通过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来传输信息的技术。数字通信的基础是数字传输技术。

带宽(信道容量)—信道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 u 在模拟传输系统中,带宽指的是可以几乎无失真地传输的模拟信号的频率变化范围,通常由信号传输频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而得到,单位是赫兹(Hz)。 u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带宽指一个信道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最大码元数,或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最大二进制数(b/s),也称为信道容量。 数据传输速率—实际传输数据时,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位数目。通常使用“位/秒”(bps)作为单位。评价数据传输有效性的指标。

误码率—数据传输中出错数据占被传输数据总数的比例。评价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端-端延迟—数据从信号源传送到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 多路复用技术—为了提高线路利用率,总是设法在一条传输线路上,传输多个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频分多路复用——将

yangdage 说:2011-01-30 21:27:09

分组交换(包交换)—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的,它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即将到达交换机的分组先送到存储器暂时存储和处理,等到相应的输出电路有空闲时再送出。 优点:线路利用率高;缺点:延时长,不宜用于实时通信或交互通信。例如:互联网络 (1) 微波通信 类型 特点 用途 中波 沿地面传播,绕射能力强 广播和海上通信 短波 较强的电离层反射能力 环球通信 超短波、微波 沿地面传播能差,容易被洗掉,容易透过电离层,进入宇宙空间,不易在电离层反射传播。但频率极高,波长很短,可直线传播,也可从物体上反射。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卫星通信

对流层散射通信 (2) 卫星通信

中、低轨道卫星: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覆盖范围小,地面天线必须跟踪卫星。但损耗小、延时少。

同步定点卫星:位于赤道上空大约36,000公里,相对于地面固定不动,覆盖范围大,三颗卫星几乎可以覆盖地球全部面积。 (3) 移动通信系统

① 第一代移动通信采用模拟技术。

② 第二代移动通信广泛采用数字技术(GSM,CDMA,JDC,IS-95)。 ③ 第三代移动通信实现目标:全球漫游;适应多种环境;提供高 yangdage 说:2011-01-30 21:27:16 比特—二进制数字”或“二进制位”,简称为“位”,用小写“b”表示。比特是计算机和其他数字系统表示和存储信息的最小处理对象,比特的取值只有“0”和“1”两种,表示两种不同的状态。这两种取值只是一种符号,没有数量的概念。比特可以用来表示不同含义,例如,比特可以表示数值、图像、声音等。

比特存储原理—在寄存器中使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触发器;在半导体存储器中使用电容器的充电和未充电表示两种状态;在磁盘存储器中使用磁介质的磁化状态表示二进制位信息;在光盘存储器中使用盘片光滑表面上的凹坑记录二进制位信息。

比特的传输原理——两种方式:基带传输,近距离传输比特是可直接传输。频带传输,远距离或无线传输,需要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进行传输。 比特的运算——逻辑加、逻辑乘、取反。 ㄗs.м緈諨ヾ 说:2011-01-30 21:27:41 嗯

rainbow201104 说:2011-01-30 21:28:11

我算错了应该是2*2*10000*1000*512除以1024*1000*1000 wison 说:2011-01-30 21:28:37 今天都活不少

wison 说:2011-01-30 21:28:41 收获

南南 说:2011-01-30 21:28:47 ne

南南 说:2011-01-30 21:28:50 恩,是的

wison 说:2011-01-30 21:28:53 比自己看有用多了

wison 说:2011-01-30 21:28:56 哈

tututu2011 说:2011-01-30 21:28:57 老师你在哪边上课?

guiguivicky928 说:2011-01-30 21:29:49 第二章的背诵手册呢?

cheng 说:2011-01-30 21:30:01 行

南南 说:2011-01-30 21:30:10

ぉ﹏矜持り 说:2011-01-30 21:30:11 哈哈

ぉ﹏矜持り 说:2011-01-30 21:30:25 有你这么比喻的嘛

tututu2011 说:2011-01-30 21:30:27 老师在南京上课的么?

pjessie 说:2011-01-30 21:30:29

南南 说:2011-01-30 21:30:33 好的

wuxiaoda2010 说:2011-01-30 21:30:40 刚刚那是第一章啊?

ぉ﹏矜持り 说:2011-01-30 21:30:48 全部吧

yangdage 说:2011-01-30 21:30:54

计算机应用模式的划代—集中计算模式、分散计算模式、网络计算模式 计算机系统组成—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06 单选) 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05 单选) 主机—CPU、内存储器、总线等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

外设—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了计算机的外围设备,简称外设。(06 多选) 计算机分类—按内部逻辑结构分为:单处理机、多处理机(并行机)。按字长分为:16 位机、32 位机或 位计算机等。 按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价格分为: 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 yangdage 说:2011-01-30 21:31:29 CPU的结构: 主要部件 功能

运算器 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运算器由处理整数的算术逻辑元算部件(ALU)和处理实数的浮点运算器组成,它们可以同时进行整数和实数的运算。

控制器 取指令,解释指令的含义,控制运算器的操作,记录内部状态。指令计数器:存放CPU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指令寄存器: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寄存器组 临时存放参加运算的数据和得到的中间结果,由几十个寄存器组成。需要运算器处理的数据总是预先从内存传送到寄存器。 yangdage 说:2011-01-30 21:31:41

指令执行执行过程—内存—总线-总线接口部件—指令快存(Cache)—指令预取—指令译码。处理器通过总线接口部件与内存进行数据的交换。在指令预取部件工作时,如果指令不存在于cache中,那么要去存储器取指令,必须向总线接口部件发出请求才能实现该操作。 并行处理—使用多个CPU实现超高速计算的技术称为“并行处理”, 多处理系统——采用并行处理技术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多处理器系统”。(07 单选) CPU主要指标—字长、结构、功能、晶体管数目和工作频率。(06 单选)(08 判断) 运算速度—用于说明具有并行处理能力的巨型机的运算速度的度量单位:次/秒(每秒执行加法运算的次数);MIPS(每秒钟可完成100万次整数运算)。 字长—处理器中运算器和寄存器的宽度。即数据在运算器中做运算或存储时的二进制位数。字长决定了计算的精度,字长通常是2的整数次幂。(05 判断)(08 单选) 指令—对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最小单位。指令用二进制位表示,规定计算机执行什么操作。指令包括两部分:操作码和操作数。(07 填空) 操作码—进行何种运算。

操作数—参与运算的对象所在内存的位置。 指令

yangdage 说:2011-01-30 21:31:57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07 单选):

① 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② 存取速度快、容量相对小,价格相对高,一般使用DRAM芯片组成,速度大约比CPU慢10倍。

③ 直接与CPU相连接(CPU可直接访问)。

④ 易失性,用于临时存放CPU正在运行的程序、正被处理的数据以及产生的结果数据。 ⑤ 存储介质:半导体芯片。

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10 单选)(10 判断):

① 包括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移动存储器 ② 存取速度慢、容量相对大,价格相对低。

③ 不直接与CPU相连接(CPU不能直接访问,其中存储的程序及相关的数据必须先送入内存,才能被CPU使用)。

④ 非易失性,用于长期存放各类信息。 ⑤ 存储介质:磁盘、光盘、磁带等。

只读存储器—是一种能够永久或半永久地保存数据的存储器,即使掉电(或关机)后,存放在ROM中的数据也不会丢失,所以叫做非易失性存储器。

Mask ROM—存储的数据由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一次形成,此后也无法进行修改。 PROM(Programmable ROM)—用户可使用专用装置写入信息, yangdage 说:2011-01-30 21:32:10

平均寻道时间—移动读写头至指定磁道寻找数据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

平均等待时间—数据所在的扇区转到磁头下方的时间,它是盘片旋转周期的1/2。

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它是硬盘找到数据所用的时间,是评价硬盘读写数据所用时间的最佳指标。取决于硬盘的旋转速度、寻道时间和传输速率。

Cache容量—由DRAM组成,位于硬盘内部,硬盘缓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系统前后级读写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以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目前缓存容量达到8MB以上。

数据传输速率—又叫硬盘吞吐率,它主要指硬盘的外部和内部数据的传输率,单位为Mb/s。硬盘的外部传输率即硬盘的突发数据传输率,它一般指硬盘的数据接口的速率;而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是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外部速率大于内部速率,内部速率是评价硬盘数据传输速率的最佳指标。(07 判断)。通常,当单碟容量相同时,转速越高内部传输速率也越快。

光盘存储器组成—光盘片、光盘驱动器 yangdage 说:2011-01-30 21:32:20

光盘片信息存储原理—在盘片的信息记录层上沿螺旋形轨道(光道)压制出一系列凹坑,凹坑的两个边沿处均表示数据 “1”;其它平坦处表示数据 “0”。 驱动器读取数据速度—单速:150 KB/S;例如:4速(4X):4×150KB/S; yangdage 说:2011-01-30 21:32:29

主板构成部件—CPU插座、芯片组、第2级高速缓存(有些已做在CPU中)、内存储器插座(SIMM或DIMM)、总线插槽、BIOS ROM芯片、CMOS芯片、时钟、电池、I/O控制器、I/O端口、扩充卡等部件。为了便于不同PC机主板的互换,主板的物理尺寸已经标准化。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是ATX规格的主板。(09 单选) 芯片组(07 判断)(08 单选)

芯片组集中了主板上几乎所有的控制功能,是构成主板电路的核心。CPU类型不同,通常需要使用不同的芯片组。CPU的系统时钟及各种与其同步的时钟均由芯片组提供。决定了主板上所能安装的内存的最大容量、速度及可使用的内存条的类型。 BIOS芯片(07 多选)(08 填空)(09 单选)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存放在主板上只读存储器芯片(ROM)中的一组机器语言程序(一般称该芯片为BIOS芯片。)。是操作系统的最底层部分的可执行程序代码。 BIOS包含4部分的程序。

① POST(加电自检)程序—作用:检测计算机故障。 ② 系统自举(装入)程序—作用:加载操作系统。

③ CMOS设置程序—在PC机进行自举程序前,用户若按下某一热键(如 yangdage 说:2011-01-30 21:32:43 I/O操作的特点(09 单选)(10 单选)

l I/O设备在操作过程工作速度比CPU慢得多。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I/O操作与CPU的数据处理操作往往是并行进行的。 l 多个I/O设备必须能同时进行工作。 l I/O操作是由许多部件协同完成的。 l 除了键盘.显示器.鼠标器等基本的I/O设备之外,不同计算机所配置的I/O设备数量.品种和性能差别很大,且经常需要增减和更新。

l I/O设备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操作控制的复杂程度相差很大,有些设别与计算机主机的连接不相同。

I/O操作过程中的若干控制部件

l CPU——负责I/O操作的启动。

l I/O控制器——负责对I/O设备进行全程控制。 l DMA控制——负责数据传输的控制。

l 程序中断——负责向CPU报告I/O操作完成的情况,实现CPU处理与I/O操作之间的同步与通信。 I/O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I/O设备,计算机就无法与外界(包括人、环境、其他计算机等)交换信息。 I/O接口的分类

从数据传输方式来分(07 填空)(09 单选) 串行端口(一次只传输1位) 并行端

yangdage 说:2011-01-30 21:32:52 键盘

计算机最常用最主要的输入设备,必不可少。键盘上的按键大多是电容式的。按下每个按键,发出不同的信号,这些信号在键盘内部的电子线路中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代码,然后通过键盘接口送入计算机(06 单选)。无线键盘通过无线电波将输入信息传送给主机上安装的专用接收器。 鼠标

鼠标器最主要的技术指标是分辨率,用dpi(dot per inch)表示,指鼠标每移动一英寸距离光标在屏幕上所通过的像素的数目。目前多为:300 — 400 dpi。鼠标按结构分为:机械式鼠标、光电式鼠标、无线鼠标。

无线鼠标—通过红外线或无线电波将输入的信息传送给主机上安装的专用接收器。红外线型的无线鼠标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尤其是水平位置非常敏感。而采用无线电波的鼠标要灵活很多,因为无线电波是辐射状传播的。(07 判断) 扫描仪

① 工作原理:基于光电转换原理。接收从稿件上反射回来的光线,经过光电转换成电信号,获得数字图像。CCD(电荷耦合器件)实现光电转换。 ② 扫描仪性能指标(07 单选)

l 分辨率:用每英寸生成的像素数目(dpi)表示。 l 颜色位数:位数越多,反映的色彩就越丰富。 l 幅面:原

yangdage 说:2011-01-30 21:33:14 ③ 扫描仪分类

l 手持式扫描仪:只适用于扫描较小的图件

l 平板式扫描仪:在家用和办公自动化领域用的最广。 l 胶片扫描仪和滚筒扫描仪:多数用在专业印刷排版领域。 ④ I/O接口:SCSI接口、USB接口、Firewire接口。 数码相机(08 单选)

① 性能指标:CCD像素的数目越高.最终所得到的影像的分辨率(清晰度)就越高,图像的质量也越好。存储容量是数码相机性能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在图像分辨率和质量要求相同的情况下,存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数字像片就越多。

② 工作原理:镜头和快门与传统相机基本相同。将影像聚焦在成像芯片(CCD或CMOS)上,并由成像芯片转换成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A/D转换)变成数字图像,经过必要的图象处理和数据压缩之后,存储在相机内部的存储器中。

③ CCD上影像信息是模拟信号形式,需要经过A/D转换部件,转换为数字信号,方能存储在存储卡中。

显示器

① 组成:监视器(Monitor,显示器),显示控制器(显卡)。 ② 常见类型:CRT、LCD

③ CRT和LCD都需要显示控制器才能工作。(08 单选) ④ 显示器主要性能指标

l 显示屏的尺寸:对角线的长度。屏幕横向与纵向的比例,一般为4∶3。 l 显示器的分辨率:整屏可显示的像素的个数,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l 点距:像素点之间的距离。

l 刷新速率:显示图像每秒钟更新的次数,速率越高图像稳定性越好。(06 填空) l 像素的颜色数目:一个像素可以显示出的颜色数量。

显示控制器—又称为显卡,分为集成显卡和显卡两种形式。显卡由显示控制电路、绘图处理器、显示存储器、接口电路四部分组成。

yangdage 说:2011-01-30 21:33:23 打印机(06 判断)(08 判断)(09 多选) ① 打印机分类

l 针式打印机:一种击打式打印机,其工作原理主要体现在打印头上。目前使用较多的是

24针打印机。可实现多层套打,耗材:色带。 l 激光打印机:激光技术与复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分为黑白和彩色两种,其中低速黑白激光打印机已经普及,耗材:碳粉。

l 喷墨打印机:能输出彩色图像,经济,打印效果好,低噪音,使用低电压不产生臭氧,有利于保护办公室环境等。在技术上分为压电喷墨技术和热喷墨技术。在彩色图像的输出设备中,已占绝对优势。耗材:墨水。 ② 打印机性能指标

l 打印精度:打印机的分辨率,用dpi表示。 l 打印速度:每秒打印的字符数目(针式打印机)。每分钟打印的页数(激光或喷墨打印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