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Culture and SocietyCHINA FLIGHTS
中国航班
我国国家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林园|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基层公务员是国家政策的最终
执行者,他们直接面向和服务于广大的人从外部来看,与非公务员薪酬水平相对比,缺乏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去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基层公务员的物质奖励,这也促进了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动力。
其次,建立特殊岗位和偏远地区的基层公务员福利制度,为其提供相对公地地薪酬福利环境,增强对工作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工作的动力,更好地奔赴基层一线,民群众,他们充当政府与民间的中介。这就决定了他们是最了解人民所需的那一部分公务人员,也正是如此,基层公务员能为上级反映民意,为上级主管部门做出政策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基层公务员在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基层公务员管理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进而导致群众的满意度低。所以在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背景下,加强改进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热情,进而提高政府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激励机制;以人为本;高素质
我国从实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时间短、底子薄等原因,使得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工资水平偏低、重视精神激励而轻视物质激励、晋升难度大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在激励机制方面不断改革,但似乎改革的红利未到基层末梢,基层公务员的最基本的权益未得到保障,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以及群众满意度的提高,取决于激励机制是否可以在基层公务员这一群体中得到完善,这也是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内部来看,根据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我国公务员的级别工资分为27级,并且越到基层,公务员的级别就越低,工资就越低,晋升的 空间就越小,很对人都是一直停留在科级以下等级到退休。我国基层公务员多从事于直接面对面服务与人民群众的基层工作,他们普遍行政级别较低,通常处于科员或者办事员位置,他们多受上级多个部门领导,职务交叉,分工不明确,所以这就造成了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量繁重,他们的工资却又处于金字塔的底层,他们所得到的工资却无法与自己的贡献和付出相对称,长期如此将损害基层公务员对工作的积极性。特别是边远地区,不仅是工作条件艰苦,而且需要付出更多却收入更低,这也导致边远艰苦地区的基层公务员的岗位无人问津。
很多企业的工资水平与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持平,甚至远远高于基层公务员的工资,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增长速度缓慢,加之住房、医疗、养老将来都逐渐都转为个人承担,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根本难以应付,导致闲杂开始涌现基层公务员“辞职潮”,部分优秀的基层公务员甚至因“迫于生计”而转向企业发展。
在薪酬结构不合理方面还体现在我国公务员工资体系并未设置绩效工资一项,无法体现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分分配的差别,特别是基层公务员,没有结合他们的工作量及工作环境等进行薪酬的调整或者改革,这时,如果以薪酬作为物质激励,但其本应发挥的巨大激励作用却没有体现出来,还有,目前我国公务员工资是与职位级别紧密挂钩的,也就意味着公务员提高工资的主要途径就是晋升级别,但是同级别、同职务,不同岗位、政绩、贡献的其它因素都无法在工资中以货币的形式给予激励,而且紧紧抓住“晋升”这根“救命稻草”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由于基层地域和身份的壁垒,晋升的机会少之又少,晋升的空间不断压缩,再加上考核机制不完善这样也会使得许多碌碌无为的基层公务员“沾光”,却极大地挫伤了大批有能力有作为的优秀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现在的基层公务员的日常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工资的薪酬发放,所以对基层公务员的薪酬制度的制定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
由此可见,是否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薪酬制度对能否激励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热情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基层公务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曲线,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求,满足其在薪酬福利方面的合理需求,据考核最终结果发放工资,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实现薪酬、能力、绩效之间的匹配,才能促进基层公务员追求工作上的成就感,才能让基层公务员得到生活、工作的幸福感。如果基层单位有多余的预算,可以拿出一部分作为基层公务员的奖励资金,可以以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质量、政策的执行效果以及群众的满意程度等方
提高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最后应加大力度建立流畅的职务晋升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扩宽基层公务员晋升空间,打破晋升按照“论资排辈”的思想观念,转变这一方式,能让有能力者得到晋升的机会,让平庸者和工作能力低者退出基层公务员体系,这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基层公务员的质量,提高工作的效率。
基层公务员是国家职能的直接承担者,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对国家的发展进步和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认为,在建设高效、廉洁、奉公的政府体系的大背景下,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制度必须坚持以实际为主、以人为本、公正透明等的原则,不断创新激励手段和方式,不断完善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以保障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建设一支高素质、能力强、底气足的基层公务员队伍!
参考文献
[1]钱再见.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韩秀景.公务员职业化塑造与养成[M].三联书店,2013.
[3]许文骊.公务员制度新解[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黄保泉,陈蓉.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调查分析与制度创新[J].四川劳动保障,2018(S1).
相关链接
公务员一词,是从日文“公务员(こうむいん)”翻译过来的。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其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根据人社部5月30日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9万人。
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