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率中的实践应用

来源:华佗小知识
1 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Electronic Version)20 1 7 Vo 1.1 7 No.07 论著· 许亚梅,范志华,冯丹丹 (新疆温宿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新疆温宿) 品I口。:i管圈 吕。囵 活动在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率中的实践应用 摘要: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率中的实践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 3月期间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3O例作为对照组,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 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开展品管圈活动管理,对两组患者的转运安全率及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转 运安全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其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概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O.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 全率中的应用效果可观。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急危重症;转运安全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7.07.005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Enhancing Safety Transfer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Critical XU Ya-mei,FAN Zhi·hua,FENG Dan-dan (Departmentofemergency,wensuPeople SHospitalofXinjiang,XinJiangwens ABSTRACT:Obiective To explore the efr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on improving the safe transfer rate of patients wim acute and critical illness.Methods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5.30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critical illnes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1 group.30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illness admitted from April 2015 to May 20l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th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ed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the safety transshipment rate of he ttwo rougps ofpatient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the accident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safety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icantf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accidental rtansport was signiif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het control group.P<0.O5.Conclus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improving he safetty of acute critical patients in he ttransfer rate of he efftect iS considerable.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y;Acme tcritical illness;Safe transfer rate 0引言 在急诊科内,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 容,该项工作在患者病情危急的情况下开展,易对患者产生 二次损伤,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为确保患者在转运 途中的安全,为患者转运过程中应实施有效的管理或干预工 作,以此将发生转运意外的概率减低。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将 品管圈活动用于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对其转运安全率的影 响,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详细报道如下: (51.35±2.76)岁;其中内科患者l7例,外科患者18例,妇产 科患者5例,急诊科患者20例。根据患者的收治时间进行简 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患者。 两组急危重症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未有明显差异存在, P>0.05。 l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60例选人本次研究 中,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其 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37例与23例;平均年龄为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品管 圈活动管理,详细内容见下: (1)遵循自愿的原则由科室内10名医护人员组建品管 圈小组,通过讨论或会议的形式确定圈名与圈长,辅导员由 护士长担任,主要负责策划并提出圈内相关的方案,对方案 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等。根据圈员的个人特征及能力等对 活动进行明确的划分。对圈活动计划进行制定,将工作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并将工作的主题确定,对科室护理工作的 投稿邮箱:sjzxyx88@sohu.tom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第l7卷第07期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风险评估单 科室: 姓名: 性别: 诊断: 住院号: 评分依据 项目 年龄: 床号: 入院日期: 评估日期 评估内容 5分 3分 1分 生命体征 神志 瞳孔 稳定 清醒 正常 仪器或药物维持稳定 昏睡或谵妄 不等大或对光反射消失 高危状态 昏迷 散大 静脉通道 各类管道 呼吸支持 出血部位固定 无 无 无 无 头皮针或浅静脉留置针 1—2条 深静脉置管 ≥3条 1—2条 人工气道内给氧 普通止血包扎 同期导管或面罩给氧或 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辅助 呼吸 加压包扎止血或止血带 止血 卧位 头部脊柱肢体保护 移动方式 自动体位 自动体位 指导协助下挪动 限制体位 绝对卧床限制活动 2人或以上搬动 强迫体位 上颈托或脊柱板 3人或以上平行同轴搬 动 患者安全 呼吸机 防护床栏 正常运转/无 床栏及四肢约束 1项指标异常报警 床栏及全身约束 2项或以上指标异常 监护仪 正常运转,无 1项指标异常报警 评估结果 2项或以上指标异常 评估者 现状进行调查,针对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将 相应的对策以及效果等进行评估。 (2)活动主题主要由圈长召开的会议提出,依据圈能 力、主题的可行性以及主题预期的实施效果等用评分的形式 选出,本次研究的主题为“将危急重症患者转运的安全率提 升”。通过绘制鱼骨图及头脑风暴等方法对转运中存在不安 全事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等进行分析,将导致管理存在缺失 的原因找出,并对整改的内容加以明确。在科室内制定培训 的计划,定期组织圈员参与培训并通过在晨会中提问,对相 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3)圈员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将转运 的风险降低。结合转运患者评估单的要求,将转运安全风险 评估单建立,评估转运风险的方式通过打分的形式进行。主 要对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体位、瞳孔、管道、搬运方式 及出血情况等进行评估。评估单的总分为6O分,若分值在 50分以上,即表明患者有极高的转运风险,医护人员需要在 转运的过程中密切的监护,且在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 下转运,在转运过程中应将相关急救物品备置好并联系好电 梯及相应的科室,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后再对患者进行转运工 作【2]。若患者评估的分值在41分以上,49分以下,表示患者 存在较高的转运风险,其在转运途中可能有意外情况或病情 变化出现,圈员应提前将风险告知家属,并针对预测的风险 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分值在40分以下,31分以上,表明患 者可能有风险存在,圈员应当提升对患者的重视度,加强为 患者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分值低于30分,表示患者在转 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较低,可在相关安全措施完善后进行转 运工作。上述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均使用约束带,避免患者发 生坠床、撞伤等,提升转运的安全性,同时确保转运可顺利进 行。 (4)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制定工作流程,对转运制 度进一步规范,对科室内低年资护理人员开展培训,主要包 括工作技术的培训、专业护理技巧操作示范、护理知识学习 及相关疾病抢救措施演练等,对其学习情况定期考核,定期 在科室内组织专题讲座,观察判断低年资护理人员对病情处 理及判断能力,其护理水平提升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安全率(安全转 运、未安全转运)与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概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两组急危重症 患者的转运安全率和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概率均为计数资料 (%表示,z 检验)。用P<O.05代表两组急危重症患者的各 项观察指标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具有科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转运安全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对照组 高,P<O.05,详细结果见下: 观察组患者中,安全转运患者有27例,未安全转运患者 3例,其转运安全率为90.00%。 对照组患者的转运安全率为66.67%,该组中安全转运患 者与未安全转运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0例与10例。 2.2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概率低, 两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存在,P<O.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情况(”,%) 3讨论 在医院中急危重症患者首诊的科室即为急诊科,患者在 急诊科中接受治疗后,通常由于进一步治疗的需要,而转运 投稿邮箱:sjzxyx88@sohu corn 1 2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Electronic Version)20 1 7 Vo 1.1 7 No.07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经品管圈活动的观察组患者的转 运安全率与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概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进一步表明品管圈活动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可 以将意外事件减少,确保患者可安全转运,其临床应用效果 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方有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率中的实践应用U】.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9):168—169. 为院内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可受各类因素的影响或者医院相 关条件的限制,出现风险事件 J。 品管圈是临床中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是一种圈员参与 的管理方法,通过对管理进行持续不断的推行,将护理管理 的质量进行提升 】。品管圈是临床中的加强管理手段,可在 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将管理效益提升,在深化质量管理中 属于较为关键的环节【5】。品管圈活动是对护理安全质量、管 理质量进行提升的有效管理手段,本次实施品管圈活动过程 中,圈员将科室内的实际情况结合,以急需得到解决的问题 作为圈主题,针对该主题对计划进行拟定,并充分考虑现状, 对危急重症患者转运的评估单进行设计,将转运过程中常用 的物品提前备置并科学的排列于转运物品车中,针对转运过 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为护理人员开展相关培训,以此将科室 张晓琳,王和平,同小利.品管圈在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率中的 应用与效果Ⅱ】.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5):653—655. [3]郑伟,石爱丽,庄建英,等.应用品管圈提高急诊危重患者转运执行正 确率的效果观察Ⅱ].齐鲁护理杂志,2016,22(8):110-112. 内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综合素养提升 】。 品管圈活动可以对圈内成员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与发 挥,提升圈员工作的积极性及协作能力。该管理方案鼓励圈 员自主参加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得护理人 员由被动实施相关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参与工作 ”。通过调 动护理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仅拓展了其专业知识面, 且提升护理人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及归纳总结能 力,进一步将护理人员工作的热情激发 】。品管圈活动可将 转运物品遗落的概率降低,将科室内护理人员转运的质量与 效率进一步提升,确保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安全【9】。同时该 项活动对护理团队的协作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可将圈内成员 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进一步提升[101 ̄但是本次实施品管圈 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其中仍然有缺陷存在,圈内有部分成员 的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对问题分析的能力存在局限性 与片面性,极少数护理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评估 单无法真实、有效的填写 ”,针对上述问题,应对其诱因进 行积极的寻找,结合诱发因素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 护理人员培训的力度,对圈管理的模式进行持续的改进与完 善,进而将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提升[121。 投稿邮箱:sjzxyx88@sohu corn [4] 刘芳.品管圈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U】.浙江实用医 学,2016,21(3):221—222. 【5]李盛桃,彭舒.应用品管圈在提高急诊患者安全转运率中的应用O].当 代护士旬刊,2016,15(5):188—189. . [6J 陈月莉,王群.品管圈在急诊危重病人转运中的应用UJ.中国中医药科 技,2014,21(z2):195—197. }7J李丹,蹇俊,易萍萍.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危重患者转运风险发生率U Jl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24(12):530—531. [8]邓玉英.品管圈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管理中的应用即.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2015,21(1 3):1923—1925. [9]梁小玲.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急危重病人转运管理中的应用U】l医药前 沿,201 5,06(23):326—327. flO]郑洋,王宝春.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重症患者转运物品遗漏率中的应用 效果D].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9):97—100. [11】 王芳丽,郭丽霞,范玉云,等.品管圈在提高车床转运患者安全带使用 率中的应用效果O].天津护理,2016,24(2):155—1 56. 口2] 李会玲,李敏玲,赵亚锋,等.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危重症患者外出检 查时间中的应用Ⅱ】.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2):150—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