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传染病
1、犬瘟热(CDV):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双相体温升高、急性鼻卡他、随后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胃肠炎、神经症状;秋末夏初易患病,1岁以下易感,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消化道;潜伏期3-6天,感染后第4天体温升高,眼鼻流水样分泌物,1-2天转为黏液性、脓性,此后2-3天的缓解期,此时不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很快发展为肺炎、肠炎、脑炎、肾炎、膀胱炎等全身性炎症。
1支气管肺炎和上呼吸道症状为主:鼻镜干裂、呼出恶臭气体、排出脓性鼻液、眼分泌大量○
脓性分泌物、角膜溃疡甚至穿孔,先干性后湿性啰音。
2消化道炎症为主:食欲降低或丧失,呕吐,排带黏液的稀便,血便,迅速脱水、消瘦,与○
病毒性肠炎症状十分相似。 3轻则口唇、○眼睑局部抽动,重则流涎空嚼,转圈、冲撞,口吐白沫,倒地抽搐,呈癫痫样,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这样病犬多预后不良。
4皮肤症状:足垫先表现为肿胀,后过度增生、角化。 ○
治疗:尽早大剂量使用高免血清,防止继发感染,对症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犬细小病毒感染(CPV):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以严重肠炎综合征和心肌炎综合征为特征,CDV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非常强,对紫外线、、次氯酸钠、氨水、氧化剂等消毒剂敏感,具有较强血凝活性,冬、春多发,患犬粪便传染性最强,康复犬仍可长期通过粪便排毒。由于肠炎型犬瘟热、犬冠状病毒、轮状病毒、某些细菌、寄生虫感染、急性胰腺炎,也常出现肠炎综合征,注意鉴别。
1肠炎综合征:厌食1-2天,体温升高,迅速发展为频繁呕吐、剧烈腹泻,排出恶臭的酱油○
样或番茄汁样血便,眼球下陷、皮肤失去弹性等脱水症状,耳鼻发凉、末梢循环障碍等。 2心肌炎综合征:心里衰竭,呻吟、干咳、黏膜发绀,呼吸困难,常在数小时内死亡。 ○
治疗:高免血清,强心、补液、抗菌、消炎、抗休克等对症治疗,注意保暖、禁食。 3、犬传染性肝炎(ICH):犬I型腺病毒,以肝小叶中心坏死,肝实质细胞和上皮细胞出现核内包涵体,出血时间延长,肝炎为特征。主要经消化道传染。 1甚急性:尚未出现临床症状即突然死亡; ○
2急性:高热稽留,畏寒、不食、渴欲增强、眼鼻流水样液体,时有呻吟,剑突处有压痛,○
也可出现呕吐、腹泻。恢复期的病犬,约1/4出现单眼或双眼一过性角膜混浊,可不治自愈“蓝眼”。
3慢性:轻度发热,便秘与下痢交替,生长缓慢,长期排毒。 ○
治疗:大剂量高免血清,保肝、镇咳、防止继发感染等对症治疗。 4、犬冠状病毒感染(CCV):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呈现急性胃肠炎综合征,剧烈呕吐、腹泻、精神沉郁、厌食,缺乏特征性变化。对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敏感,冬季多发。
治疗:特异性抗血清,支持疗法维持电解质和体液平衡,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5、犬疱疹病毒感染(CHV):3周龄以下高度接触传染性、严重致死性疾病,以呼吸道卡他性炎症、肺水肿、全身淋巴结炎和体腔渗出液增多为特征,母犬以流产和繁殖障碍为特征。病毒对算敏感,压迫腹部有痛感,常连续嚎叫,5周龄以上犬感染后不呈现临床症状。 治疗:给妊娠母犬接种疫苗,通过母源抗体保护仔犬。 6、犬轮状病毒感染(CRV):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以腹泻为特征。95%乙醇、67%氯仿有效消毒剂,多发于晚冬至早春的寒冷季节。
治疗:隔离,经口补液为主,自饮葡萄糖氨基酸液,尚无有效疫苗。 7、犬副流感(CPIV):副粘病毒科、2型副流感病毒亚群,以咳嗽、流涕、发热为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季铵盐类是有效消毒剂,氯仿、乙醚敏感。
治疗:化痰止咳、抗生素,高免血清。
8、犬传染性气管支气管炎:2型腺病毒等,犬窝咳,季铵盐类消毒剂有效,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散毒,以咳嗽为特征的犬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治疗:高免血清,广谱抗生素。 9、犬病毒性乳头状瘤(COPV):乳多空病毒科、乳头状瘤病毒属,以口腔、皮肤出现乳头状瘤为特征,高度宿主、组织特异性,大多4-21周自行消散,肿瘤的自行消退主要是细胞介导免疫作用。
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疾病:
1、犬埃利希体病:G-,蜱为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主要以呕吐、黄疸、进行性消瘦、脾肿大、眼部流黏性脓性分泌物、畏光和后期严重贫血为特征。专性胞内寄生菌(循环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输血是重要传播途径。
治疗:四环素类、灭蜱。
2、落基山斑点热:经蜱传播,发热、眼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巩膜充血(比较一致的症状)、呼吸急促、咳嗽、呕吐、腹泻、肌肉疼痛、多关节炎、感觉过敏、运动失调、昏迷、惊厥、休克等不同程度神经症状。耐过犬产生终身免疫。
治疗:四环素、强力霉素、诊断延误或使用一些无效药可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3、Q热:人畜共患,动物间以蜱为传播媒介,表现为急性发热、肺炎、肝炎、心内膜炎,慢性类疲劳综合征,专性胞内寄生菌,
4、血巴尔通体病:以棉衣介导性红细胞损伤,导致动物贫血和死亡的疾病,寄生于宿主红细胞表面,具有宿主特异性。
治疗:四环素首选,甲硝唑,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性药物终止免疫介导性红细胞损伤。
5、猫抓病:汉赛巴通体,人畜共患,以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或脓泡、继而发展为局部淋巴结肿大。猫是储存宿主。
治疗:抗生素对病原无效,但可抑制菌血症(强力霉素、林可霉素、恩诺沙星)
6、衣原体病:猫结膜炎,主要为鹦鹉热衣原体,严格胞内寄生,患衣原体结膜炎的猫很少上呼吸道症状,患结膜炎并打喷嚏者往往以疱疹病毒1型阳性猫居多。
治疗:四环素、新的大环内酯类、强力霉素,妊娠母猫和幼猫避免使用四环素,因为该
药物可使牙釉质变黄。
细菌性传染病:
1、钩端螺旋体:共患,G-,引起流产、死胎,病犬分两种:○1急性致死性黄疸;○2亚急性或慢性肾炎,表现与肾病有关症状。对干燥,次氯酸消毒剂,ph6.2-8.0之外的酸碱度敏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菌可穿过完整的黏膜、经皮肤伤口和消化道传播。明显季节性,夏秋流行高峰。病犬尿液具有高度传染性!
治疗:抗生素和针对肾病的支持疗法,首选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强力霉素用于急性病例。 2、莱姆病(疏螺旋体):共患,G-,经蜱传播,多发性关节炎,间歇性跛行且从一条腿转到另一条腿,慢性犬出现心肌功能障碍,关节肿大,疼痛。
治疗:四环素,强力霉素,头孢,氨苄、羧苄、红霉素。
3、布鲁氏病:共患,G-,主引起犬隐伏性菌血症、繁殖障碍,椎间盘炎、骨髓炎、脑膜炎、颜色素炎。大多数对G-有效的消毒剂均可,巴氏消毒,母犬幻云40-60d流产,屡配不孕,公犬睾丸炎、附睾炎、阴囊炎,血睾屏障。
治疗:口服米诺环素,肌注双氢链霉素,Vc,Vb配合。
4、沙门氏菌病:共患,G-,肠炎、败血症。腹泻开始时稀薄如水,继转为黏液性,严重者有血,明显消瘦、脱水,黏膜苍白、虚弱。病舍5%氨水、2%-3%烧碱消毒。
治疗:抗菌治疗,氯霉素、恩诺沙星、磺胺类内服。
5、耶尔森菌病:共患,G-,小肠结肠炎、胃肠炎、全身性症状,厌食、持续腹泻、粪便带血或黏液,可能腹痛,大多数被感染犬猫症状不明显。
治疗: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补水,保持电解质平衡。 6、鼠疫:共患,G-,鼠疫耶尔森菌,主要侵害淋巴系统、肺脏。颈部和下颌淋巴结出现化脓性淋巴腺炎,发热、虚弱。猫感染易死亡。
治疗: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四环素等,预防关键是消灭传染源、寄生蚤。
7、葡萄球菌病:G+,以局部化脓性炎症多见,有时发生菌血症、败血症。对大部分消毒药敏感,但对抗生素极易产生耐药性。浅表性脓皮病、深层脓皮病。
治疗:排脓,3%六氯酚,氟喹诺酮类、氯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林可霉素,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很容易产生抗药性。
8、链球菌病:G+,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毒性休克综合征,β型溶血链球菌致病力强。
治疗:排脓,3%六氯酚,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氯霉素等。
9、土拉菌病:共患,G-,野兔热,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脾和其他内脏坏死为特征。通过黏膜或昆虫叮咬侵入后引起炎症病变。
治疗:链霉素、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利福平。
10、结核病:共患,G+,慢性传染病,特征是在机体多种组织器官形成肉芽肿和干酪样或钙化病灶。对干燥抵抗力特别强,对乙醇、紫外线敏感,本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是细胞内寄生菌;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消瘦、贫血、呕吐、腹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治疗:建议安乐死,异烟肼、链霉素。
11、弯曲菌病:共患,G-,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引起。水样腹泻或血性黏液性腹泻,个别表现急性胃肠炎。是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
治疗:红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强力霉素、氯霉素,喹诺酮类。
12、破伤风:破伤风梭菌产生特异性神经毒素,强制性痉挛、抽搐,窒息或呼吸衰绝死亡,体温、意识正常,3%碘制剂消毒、3%双氧水、1%高锰酸钾,犬猫对破伤风毒素不甚敏感。
治疗:破伤风抗毒素,解痉用氯丙嗪、戊巴比妥钠。犬猫去势时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预防。
13、肉毒梭菌毒素中毒:G+,以运动中枢神经麻痹、延脑麻痹为特征,死亡率很高,严格厌氧,犬猫对该毒素有抵抗力,麻痹但体温、意识正常。剧毒。
治疗:多价抗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则无效),洗胃、灌肠、服用泻药,强心剂,补液。 14、放线菌病:共患,G+,慢性传染病,特征为组织增生、形成肿瘤、慢性化脓灶,分泌物灰黄色或红棕色,常有恶臭气体,“硫磺样颗粒”,注意与诺卡氏菌病区别(放线菌无抗酸,在无氧条件下繁殖;诺卡氏菌部分抗酸,在有氧条件下才能繁殖)。
治疗:引流、灌洗、切开,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等。 15、诺卡氏菌病:共患,G+,慢性病,特征为组织化脓、坏死、形成脓肿,专性需氧菌,
1全身型:类似犬瘟热○2胸型:胸膜渗出、脓胸○3皮肤性:四肢,蜂窝织炎、脓肿、渗分为○出。
治疗:手术刮除,胸腔引流、长期使用抗生素、磺胺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