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班集体建设的有效实施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114▲2019年第36期(总第360期)
论高中班集体建设的有效实施
浙江省泰顺中学 王其飞
【摘要】曾有人说,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在校园中的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在学校范围内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如何借助自己的力量使班集体与校园变得更加美好。在高中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对班级建设的先进理念与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班集体变得更加和谐、温暖。【关键词】高中教育;班集体建设;实施策略对高中学生而言,其价值观念与道德品质已经基本建立,且对日常生活中良好班级环境的营造已经能够做到自觉维护、共同构建。但是,笔者通过教育观察发现,在大部分高中班级中,由于班主任疏忽管理或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导致在班级管理与班集体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教师需要从班集体建设理念的完善上来帮助学生完成班集体建设,并以“生本理念”为原则,下放教育管理权利,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完成班集体建设;教师需要从班集体建设方式上加以改进,并从教师的“一言堂”逐渐转变为“师生沟通、共同决策”的班集体建设方式;最后,教师还需要借助丰富的班集体建设手段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进而帮助学生在班级环境的布置、网络资源的利用等方面丰富建设手段,强化学生的班级建设参与。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述高中班集体建设的有效实施。
在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与学生共同构建和谐班集体。可见,教师在进行高中班集体建设时,需要努力转变自己的教育实施理念,切实考虑学生的需求,并按照学生的需要来进行班级管理设计与实施,进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共进的班级环境。二、建设方式的改进
在传统的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提供思路与想法,让学生加以执行。殊不知,这种被动执行性的参与并不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无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对于班集体的建设成就感。因此,教师在进行班集体建设管理时,需要改进原有“一言堂”的班集体建设方式,采用“师生沟通、合力共建”的形式来完善高中和谐班集体的建设。同时,班集体建设方式的改进与完善还能改变学生的班集体管理意识,并切实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进而主动承担起班级管理的责任,与其他学生共同营造和谐、奋进的班级氛围。
例如,笔者在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建设了完善的班级自治制度:将学生按照学习小组进行划分,以每个小组作为学习、卫生、纪律竞赛的基本单位,按月进行评比。同时,在这种班级建设方式中,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与建设,建立了主人翁意识,进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现良好班风的共同营造。经过一段时间班级自治制度的执行,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班级事务参与面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大家不再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能够在班级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出谋划策,并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事务的处理。可见,借助建设方式的改进,将班集体建设的任务“交给”学生,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学生的责任感,还能促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与建设过程中共同完成和谐、温暖班集体的营造。
一、建设理念的完善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高中班集体的建设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生本理念”来实施高中班集体的管理,并切实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构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与成长需要的和谐班集体,进而帮助学生在温暖、有序的班级环境中有效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进步。
例如,笔者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首先利用课余时间仔细思考了班集体管理理念的改进方向与完善策略,并积极将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生本理念”加入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同时,生本理念在班集体管理过程中的实践应用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生活需求出发,切实将班集体建设成学生喜爱的样子。其次,为了有效收集学生对班集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在班级中设置了一个意见箱,并定期进行查看,进而及时对学生的班集体建设、意见进行了解和分析;再次,笔者还在班集体管理过程中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学习情况反馈、班级事务反馈等来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班集体建设的想法与理念,进而
三、建设手段的丰富
为了营造一个适于学习、适于生活的班级环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拓展、丰富班集体建设,并借助多样化、趣味化的班集体建设方式,来完成班集体建设,进而实现整个班集体的焕
2019年第36期(总第360期)教育随笔
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建设有效方法浅谈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第一中学 陈晓琴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课这一教学方式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微课有效地利用了网络资源,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力量。对高中地理微课教学的类别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科的特点对地理微课资源进行整合建设,对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笔者对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类别进行整合,提出一些微课资源整合建设路径,希望能够对学校和相关的教育人员有所帮助。【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策略微课是目前一种新型的传播度很高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微中见大,时间短而针对性强,以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形式,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高中地理知识点很多而且很杂,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求很高,而课本的内容一般都比较晦涩难懂,且知识点不是很全面,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起来也很困难。引入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准确、更高效率地掌握地理知识,也能更快地提高学生高中地理学习的综合能力。
播方式上进行创新,根据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知识型资源知识型资源是以传播地理知识为主体的微课教学视频。教师根据书中地理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利用微课资源,给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讲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等,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对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点,教师要着重讲解,让学生们能够有效地攻破重难点问题,培养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
一、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类型
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是在传统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总结整理出来的,是对传统地理知识资源的发展和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资源主要在教学素材、学习指导和传然一新。同时,班集体建设的方式除了环境布置之外,还需要积极探索精神层面的建设拓展,并借此有效实现班级氛围与凝聚力的同步提升。
例如,在引领学生进行班集体建设时,根据现有的班集体建设方式与方向,笔者进行了思考和整合,发现现有的班集体建设方式仅仅包含班级卫生的清扫、班级图书角的建设等,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与成长需求已经无法得到满足。基于此,笔者请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说说班集体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建设。有的学生说班级缺乏凝聚力,需要精神领导——可以为班集体设定班歌、班徽与班级口号;有的学生说需要丰富班级建设内容,将墙体分为“好人好事区”“学科知识区”“进步区”等,有效利用班级中的墙体资源;还有的学生说我们不能满足于课堂上、学校中的交流,应该建设网络班级交流平台,并及时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课后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大事小情,等等。笔者看到大家积极发言和讨论深感欣慰,并感受到班级中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学生对班集体建设的热情。最终,经过投票决策,大家在班级会议上提及的班集体建设方式都得
2.活动型资源
活动型资源是主要针对高中学习和实践活动展开的微课资源。为了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氛围,教师利用微课的资源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利用教学资源中的一些方法,让学生能以采纳,在同学们的集体智慧下,每一种方案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提高了落地执行的成功率。可见,教师在进行班集体建设时,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投入班级管理当中,并借助学生的集体力量来丰富班集体建设,进而带领整个班集体向着更完美、更有序的方向前进、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班集体建设时,需要从建设理念、建设方式等方面来实施班级管理,并努力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进而与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完成和谐班集体的建设。相信在教师的帮助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一定可以帮助学生在和谐共进的班级环境中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综合素养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英.强化良好氛围营造 打造优良高中班集体[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27-29.
[2] 王文霞.高中班风建设中的人本化管理[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12.
115▲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