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控制
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已是道路桥梁工程的主要结构材料,并且,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发展很快,无论在桥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同时,道路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结构充分利用预应力钢绞线的高强度抗拉性能,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能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拉应力,防止开裂,减轻结构自重,增大桥梁跨径。为了确保修建的桥梁安全可靠,桥梁施工各个环节控制非常重要。预应力施工作为混凝土桥梁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应当从设计、施工等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笔者结合多年来对路桥建设的工作经验,对公路桥梁预应力砼结构施工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叙述。
一、预应力空心板梁张拉出现裂缝原因
1.先张法施工缺陷
先张法施工的空心梁板在梁端放张后顶底板中部附近出现自两端向跨中延伸的1 至2.5m 长的纵向裂缝的现象较为常见,经考证,均为放张作业不规范造成。主要原因是有的采取单侧放张,还有的承包人采用乙炔-氧气切割放张,而且还是非对称、相互交错切割,使梁体单侧受力,导致梁端中部产生自梁端向跨中延伸的纵向裂缝。
2.后张法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的缺陷
后张法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梁端也有出现类似先张法的纵向裂缝,甚至有的在张拉时发生梁端底板混凝土压裂破碎等现象。分析其原因:一是设计上对张拉时梁端混凝土局部应力集中考虑不周;二是张拉时,张拉顺序不当,张拉速度过快;三是梁体混凝土质量低劣、或张拉时间过早,以及锚垫板附近的混凝土不密实,导致梁端混凝土在张拉后出现碎裂。
二、张拉过程梁体侧向扭曲、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原因
1.梁体产生侧向扭曲
腹板厚度一般仅为18~30cm,马蹄宽度约为40~60cm,马蹄部位预应力筋一般上下布置2排,每排水平布置2孔;第一孔张拉时,张拉侧向施加了预应力而受压,另一侧梁体必然受拉,加之梁长、腹板厚度薄、侧向自由度大,如果张拉时采取一次张拉到位,则导致梁体侧向扭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