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学习方法
浅谈学习长笛的基本方法
当今,喜爱音乐,学习长笛演奏的人越来越多。特别在中、小学生当中普及面更是迅速发展。经常有朋友咨询,长笛容易学吗,怎样才能吹出好听的声音来……这是广大爱好者们,
特别是初学者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长笛的构造和发音。长笛是由笛头、笛身、笛尾三节组成。笛头是用来发音和调节整个音高的。笛头有一个边缘锋利的吹孔,气流通过吹孔的边缘,被切割后在笛管内回旋、震动发出声音。因此不难看出,长笛的发音与其他管乐器都不一样。如铜管乐器是靠嘴唇震动发音,簧舌类是靠簧片震动发音的。其他管乐器发音时,气息可以做到一点不漏地吹进管子里去。而长笛在演奏时,则因其发音特点,会浪费一部分气息,如果方法不当,吹起来就会很吃力。特别在它的两个极端音区(g1以下和g3以上)更是感到气息的紧迫与不足。为了适应和掌握长笛发音的特点,我们在学习吹奏长笛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发音的几个基本要领。
一、风 口
就是通过口腔往外吹气时的嘴型。这是长笛发音的先决条件,也可以说是第一关。风口
控制好了,才能吹出声音来,才能奏出纯净柔
美的音色来。同时,控制好了风口,才能尽量减少漏气,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气息能量的效应。好比我们在自来水龙头上接一根皮管子,捏紧出水一端,则明显看到出水的压力增大好几倍。长笛的内径约2厘米,长约68厘米。要使它震动发音,吹进去的气力要超过正常呼吸的好几倍。这捏紧的皮管端口就好比是我们控制好的风口,用同样的气力而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是:下唇紧贴下牙,上唇放松不要往下包,上下嘴唇前端对齐,
嘴角轻轻向两边拉开,呈微笑姿势,使上下唇中间形成一小孔。然后将长笛吹孔对准风口中央,吹孔的边缘和下唇的唇线对齐,以下唇压吹孔三分之一处为最佳位置。发音时将集中的气流吹向笛孔斜下方45度左右,一边吹气一边调整气流的角度,直到发出声音来。这种方法往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必须有耐性和恒心。当掌握好风口使气息能集中地通过吹孔流入笛管时,就能发出清澈、流利的笛音了。要注意在演奏低、中、高三个不同音区的时候,风口尽量不要改变。往往有初学者在吹高音时能把握住,回到低音区就忘了,将风口打开很多,这样是很难发音的。
当我们在经过一段艰苦的练习过程后,会发现要想吹出美妙动人的音色,光有正确的风
口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正确的吐气方法。
二、吐 气
除了风口外,吐气的运用则是最重要的环节了。运气得法与否,直接影响到音质的好坏。力度的掌握、声音的持久和音准的控制。 长笛的音域很广,从c1(或b)到c4(或
e4)。各音区之间的
音色和表现力差别较大,气息的运用也各有不同。低音区非常柔和,甚至有些冷漠和凄凉,一般不演奏较强的旋律。需要气息的压力小,但耗气量大。在运气时要尽量放松和打开口腔咽喉部增加气息的流动感。中高音(从g1到g3)是最好的音区,音色柔美温和,透明纯洁,很富感情,可以随心所欲地作各种力度表现,气息的消耗量相对说来不大,运气的掌握也较容易,而高音区音色清晰开朗,显得特别鲜明,在强奏时能获得华丽的效果。但气息需要较强的支撑力,耗气也大。吐气时要保证有足够的力量,还要控制好气流速度,使之
不宜过快,否则造成声音僵硬和发尖。
长笛的音色犹于月光一般明亮而温柔,充分体现了欧洲美学观所要求的内在与含蓄的美。要想达到较高的境界,必须练就深厚的气息功底。因此,我们在初学运气的时候一定要讲究科学性。可以说它与美声唱歌的运气方法是相通的,我们用六个字来概括,即深沉、缓慢、热情。
深沉是指吸气要深、位置要低,通常在腰的一圈及小腹部。这样便于储存份量较多的气息,胜任较长的乐句而不至于难堪。同时也有利于减轻胸、肺部的负担。缓慢是指运气的速度要尽量缓慢,不急不燥,心平气和,象冬天往外呵热气。这样才能吹出厚实而松弛的声音来。
热情是指气息最后经过口腔呼出时,除了腹部保持住足够的支撑力,胸部要放松,咽喉部要尽量打开,不能憋气。上下牙齿张开,口腔内抬高,象平常打哈欠的状态,来体会气息
的流动感和找到声音
的共鸣。虽然运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运动,但并非神秘莫测,只要我们细心领悟,刻苦练习是不难掌握的。另外要注意的是,改变吐气份量的多少是表现力度强弱的重要手段,而控制好气息的速度对音准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我们在演奏时一定要合理运用吐气,在
表现强弱时注意控制好音准。
三、吸气
吸气与吐气是密切相连、相辅相成的。俗话说:气足音就长。气息是声音的动力。吸气一定要做到轻松、饱满。平常练习时要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将气息轻松自如地吸入胸腹腔。在演奏过程中要做到吐尽吸满,因为只有将气吐尽,才能有效地重新吸深吸满。如果不等气吐完就匆忙吸气,是很难以吸深的,而且容易形成越吹越紧张的坏毛病。日常练习可结合快
速吐气、吸气的训练,也称作气吐音练习。这是加强腹肌控制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也是
为了今后高难演奏技巧和增强音乐表现力必须练就的基本功。
我们若把双簧管比喻成抒情女高音,单簧管比喻成戏剧女高音,那么,长笛则无疑是最好的花腔女高音了。只要我们细心地领悟,刻苦磨练,一定能让长笛在自己的操控下发挥出
迷人的光彩和无穷的魅力篇二:长笛的发展史以及学习方法
长笛的发展史以及学习方法
长笛的流传已有好几个世纪,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当时它还只是竖吹的上面开孔的粘土管。到了海顿所在的年代,长笛已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固定乐器。19世纪初,
随着特奥巴尔德?波姆发明的按键装置,长笛完成了定型。
17世纪上半叶,由于横笛技巧和高音区不够完美,整个音域的音色不够统一,因此长笛在17世纪时作了首次重要的改革。本篇文章来自厚学网。1670年,法国木管制作家和
演奏家奥特泰尔成功地制作成一支一键圆锥形管腔长笛,史称巴洛克长笛。
18世纪20年代早期,笛身被制成了两个部分。工匠给笛身的每部分都装上一套可替换的接口,每个接口在尺寸上稍有不同,于是演奏者就可以适应不同的音高,这种长笛于是迅速地流传开来。但到后来,长笛演奏的音域越来越高,短的笛身数量也随之增加,最多时可达六段或七段。
在1760年的时候,伦敦终于制造出了四键长笛,左手小指增加了#g键,左手拇指增加了b键。这次改造提升了半音的音准,而且长笛的音色也没有被破坏。18世纪末,长笛
又多加了两个键,但这两个键与前面所加的键是重复的,一个是c键,另一个是左手小指
操作的f键。后来工匠采用了金属滑管,有还在滑管上标上刻度,以便让演奏者更加方便地控制和调节音高。
19世纪是长笛结构发展的最重要时期,1818年,波姆开始设计制作长笛,到1828年,他建立了一座设备完善的制作作坊。本篇文章来自厚学网。1832年,波姆制作出了第一支波姆式圆锥形长笛,即圈键体系 长笛。1846年,波姆把圆锥形长笛改为了圆柱形管腔,同时还配上一个抛物线笛头,音孔也比圆锥形长笛更大。847年波姆研制出的长笛共有15
个音孔,却带有23个指键和键杆。
到了20世纪,长笛的构造和制作材料越来越完善。有各种各样材质的长笛,木的,金
的,不绝伦尔。这些长笛不但音准,而且发音灵敏。
鉴于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音乐,也有很多人加入学习长笛的队列,在此为大家介绍几点
关于长笛音色的控制问题。
1、吹长笛时口型决定了你吹出来的声音好不好听。正确的嘴形好比一股很细而且流速适当的气流从柔软的喷嘴射出。这时要求嘴角肌肉保持十分结实的状态,固定不动,努力使
唇口形成一个小圆孔。双唇
中部保持自然的放松状态,让气流从双唇里面湿软的部位射出。这使你吹出的气流力量有效地作用于长笛。学长笛上厚学网。 如果在练习时想要调整位置,需要调整长笛,千万
不要采取用嘴在长笛上寻找吹气的位置的方式。
2、掌握一个正确地呼吸方法与音色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正确地呼吸方法应该是胸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有着最大的储气容量,也有着腹部肌肉的控制。可以上厚学网查找相关
培训学校,但要真正掌握正确地胸腹式呼吸法,还必须掌握正确要领才能运用自如。
3、颤音在长笛演奏中非常重要,一般是表达乐曲的情感、内涵和起着表现丰富感染力的作用。颤音有许多种,第一种是颤音的频率很快,但幅度很小,听起来像是抖音。第二种是幅度过大,频率较慢,它的幅度几乎是个半音,听起来不柔和、不悦耳,没有表现力。第三种是一个具有控制的、非常柔和的、富有感染力和悦耳动听的颤音。厚学网有很多关于长笛的培训学校。颤音的原理是将气吸至腹胸部,气流一直向外吹,再用腹部的肌肉快速收缩,
将气流快速压缩吹出。由此产生脉冲,而此时气流不能中断,反复脉
冲就形成了似波浪般的颤音。所以第三种的掌握很重要。篇三:学习长笛有哪些方法
(1)注重自身的条件:学习长笛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不单可以学习到许多音乐知识和长笛的演奏技巧,还可以通过长期的学习使两只手更加协调。尤其是两手的无名指,可以得到特殊的、针对性的锻炼。因此,在学习长笛之前,老师和家长应当检查一下学生的自然条件是否满足学习长笛的基本要求,诸如:嘴唇、牙齿、手臂的长短、手指的长短、手指的弯曲灵活性、手腕的自然弯曲形态、无名指和小指的长度等等。特别是对于将来打算进入专业
团体的学生来说,以上的自然条件如果都具备的话,那么将是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2)学习五线谱: 在学习长笛之前,应当适当地学习一点五线谱方面的知识,这样学习起长笛来就会感到很快捷和便利。有些家长在陪同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最初常常喜欢在五线谱上标注出所对应的简谱的名称,事实上这样做是非常错误和不科学的,因为这样会影
响孩子对五线谱的音位固定。
(3)注重长音练习:练习长音是学习长笛基本功练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初学者的演奏口型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通过长音的练习,可以使口型得以巩固,耐力加强。长音的
练习要求在每次深呼吸后吹奏出一个很长的、很平稳的音来。一般情况下,每个音的时间长
度应当不少于15----20秒钟。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好的呼吸训练。
(4)重视音阶练习:音阶练习是长笛基础训练中的重中之重,它不单可以练习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而且还可以练习其双手的协调性。音阶练习包括有琶音、分解和弦,练习
音阶可以熟悉各种调的指法和调性,提高手指的反应能力。
(5)突破重点段落:通常情况下,在一些音阶、练习曲和乐曲中,总是有个别的乐句和段落有一定的难度,演奏起来指法不是很顺手,或者是节奏方面有些复杂,像这样的地方通常把它称为“重点段落”。这些地方是影响我们完整地演奏全曲的障碍,因此,必须将其逐个的攻克。首先要划定重点段落的位置,然后将其音符、升降符号和节奏搞清楚,接下来选择合理的指法顺序,通过分段攻克的方法就可以化难为易了。在吹奏练习时切记一定要慢慢来,不可以一上来就把速度提高的很快,慢练是解决重点段落的最科学方法和法宝。与此同时,对这一重点段落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反复性练习,有时候练习的次数可能会达到30遍
左右,甚至更多,直到把这一段落掌握为止。最后再将全曲连贯起来演奏。
学习音乐不单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而且对孩子的将来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老师
还是家长都应当注重把握科学的方法和进度,对学生要科学的加
以引导和耐心的辅导,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合格完美的下一代。篇四:浅谈长笛学习中一些体会
浅谈长笛学习中一些体会
长笛,这一在国际乐坛上被誉为与钢琴,小提琴并称为“三大独奏乐器”的西方木管乐
器,长笛以其音色柔美清澈,中、高音区明朗;低音区婉约,音域宽广,奏法繁多,表现力丰富,与弦乐、木管、铜管乐器亲和力强。而且擅长花腔,演奏技巧华丽多样,在交响乐队
中常担任主要旋律的演奏,是重要的独奏乐器,同时也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具和学具。
在长笛的训练中,正确的演奏姿势是演奏长笛的前提;胸腹式呼吸是最科学、正确的管乐呼吸方法;长音练习在长笛的演奏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长笛的演奏技巧中,吐
音是长笛演奏的主要技巧。我下面就围绕长笛的一些基本功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及总结:
一、演奏的姿势
正确的演奏姿势是学习任何乐器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第一步,那么学习长笛也不例外,手臂持笛姿势应该是演奏者在手持长笛的情况下,利用大臂的抬升带动小臂抬高,将长笛的吹孔送到嘴唇边,轻轻地靠在下嘴唇上,使演奏者在吹奏时,整个手臂与前胸之间形成一个近似椭圆形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放松肩膀与手臂,使力量能更顺畅地通过手臂传送到手指,促使手指能够更好地运动 这样有利于放松手指神经,使手指可以灵活的吹奏长笛,此时身体的各个部分要尽量放松,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肩膀、手臂和手指越放松,运指速度就越快,
反应就越灵敏,耐久力也越强,演奏时就会更加
得心应手,掌握了持笛的姿势,我们还应根据根据所演奏的形式和环境的不同,准确的掌握长笛的站立姿势。
长笛的演奏姿势分站立式和坐式两种。在演奏独奏曲和平日进行长笛训练时,采用站立式的演奏姿势,刚刚学习长笛的初学者,必须用正确的站立式演奏姿势来吹奏,演奏者具备了一定的演奏程度后,根据乐曲音乐感情表达的需要,身体的支撑重心可以在左右脚之间交替移动,以配合在演奏时肢体语言的表达和音乐对演奏技法的要求,但是也需要注意交替的
次数,如交替次数太频繁容易造成演奏者的身体重心不稳,使演奏者的气息不通顺,演奏出来的声音不稳定,还会让观众在视觉效果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因此,重心的移动必须要随着音乐的律动,做到恰到好处。另外,演奏者的双脚重心的交替对演奏音乐中的强弱变化起着辅助作用,重心放在前脚时,身体会稍向前倾,腹肌较容易用力,在演奏音乐中的渐强
和强奏乐段时会较方便,并给予观众一种演奏者的演奏状态非常积极的视觉效果。
二、长笛的三种呼吸方式
管乐演奏中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下意识” 的呼吸。当我们在演奏一首乐曲时,能否根据作曲家的要求及乐谱上的各种标记充分艺术性的表现出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取决于能否正确的掌握和用运用呼吸。呼吸在管乐演奏中的重要性如同弦乐演奏的运弓。一个没有很好掌握运弓的提琴手,绝然成不了一个好的弦乐演奏家。所以,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管
乐吹奏者,都应该懂得呼吸对我们的吹
奏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在学习中逐步掌握,运用它。
呼吸的方法通常有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
1.胸式呼吸(亦称肋骨式呼吸)
2.腹式呼吸(亦称横膈膜式呼吸)
以膈和腹壁肌肉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形式称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吸气量稍大,但胸部没充分运动,整个腹部运动内脏移位较大,气吸在下部,呼气时较费力,容易使人疲劳,
也不适合管乐演奏。
3.胸腹式呼吸(亦称混合式呼吸)
用胸的下部和腹的上部同时运动为主的呼吸称为“胸腹式呼吸”。它是人体在自然状态下呼吸的有意识扩大。吸气时横膈膜向下压,胸腔的下部和腹腔的上部同时向四周扩张将气吸满。
胸腹式呼吸:结合了以上两种呼吸方法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用嘴和鼻同时吸气,吸气至肺的底部,使胸、腹部同时向周围扩张,在胸部和腹部都存有空气,这样使人体的呼吸肌肉运动非常均匀,不仅身体放松自如,不易疲劳,吹奏时的气量也增大。胸腹式呼吸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大心肺功能,对增强人体机能的活动十分有益,有益于人
的健康。毫无疑问,胸腹式呼吸
是最科学、正确的管乐呼吸方法,是长笛演奏者必学的基本功。 那么我们就以胸腹式
呼吸为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1.练习时,可不拿乐器,按照上述要求集中精力,平心静气的作专题练习。要把握住基本要领,吸气时口鼻同时进行,横膈膜下降,两肋扩张, 腰部周围明显膨胀, 充实有力, 使整个肺部充满空气。切忌紧张情绪, 不可耸肩弓背, 要尽可能使各部位放松, 如同平
卧在床上作深呼吸一样。自然吸进, 慢慢呼出, 反复练习必有成效。
2.“美声” 呼吸的训练,这里“美声”的呼吸是指“美声学派”的先驱者为了要获得一种音质优美,甜润、柔和、连贯、自如的歌唱效果,从长期的演唱和教学中总结经验,终于得到一种一致认可的,最可靠的、最有效的歌唱呼吸方法—— —胸腹式呼吸方法。我们
也可以借鉴“美声” 呼吸的训练方法,将这种呼吸方法用于长笛演奏中,也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胸腹式联合呼吸它可以使笛声美妙清脆、柔和持久,使吹奏出来的音色清醇、
干净。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练习。
(1)可以采取陶醉的“闻花香”式的呼吸方法,口鼻同时缓缓的深吸气,两肋扩张,横隔膜下降,将气保持在腰间系皮带处控制一会,体会气息的扩张后再慢慢呼出, 呼气时仍继续体会腰部一圈的保持扩张感。这种缓呼缓吸的练习是胸腹式呼吸的最好练习方法,它
使得长乐句的吹奏不再成为困难。
(2)可以采取“狗喘气”式的呼吸训练,即快速的吸气,导致两
肋快速的扩张,随后再快速将气呼出,如此反复的急吸急呼就像狗喘气那样,这种呼吸
的训练可以训练出腰腹肌很好的弹性,对完成跳跃、短促、轻快的音符有明显的效果。
(3)可以采取“抽泣”式的呼吸训练,就像人伤心抽泣那样,快速的将气吸入后再将气缓缓的呼出。这种急吸缓呼的吸气方法适用于长乐句的抢气,使得吹奏长乐句时气口很小,
吸气不占时间又能保持整个乐句的连贯性。
(4)可以采取“深吸气,暖哈气”式的呼吸训练,口鼻同时将气深深地吸入,再将气轻柔的呼出,可以用保持长笛的吹奏嘴型同时往手心暖暖哈气的方法体会这种呼吸的控制,这种呼吸训练可以极大的美化长笛的音色。在学习长笛的过程中正确的使用胸腹式呼吸方法
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解决学生在长笛的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正确的指法
指法是长笛演奏艺术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每位长笛演奏者都必须掌握正确的指法知识,并坚持用正确的指法进行练习和演奏正确选择指法的标准有三项:一是音准好,二是音质好,三是运指方便。这三项标准的次序正是依照其重要性排列的,三者能兼而有之当然是最理想的好指法。若不能三者兼顾呢?应该坚持前两项而放松或甚至放弃第三项,也就是说为了音准好、音质好宁可选用不太方便的手指,运指的困难应自己通过练习去克服,
以保证演奏效果的高质量,高水平。篇五:福莱哆教你学习长笛的方法
(1)注重自身的条件:学习长笛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不单可以学习到许多音乐知识和长笛的演奏技巧,还可以通过长期的学习使两只手更加协调。尤其是两手的无名指,可以得到特殊的、针对性的锻炼。因此,在学习长笛之前,老师和家长应当检查一下学生的自然条件是否满足学习长笛的基本要求,诸如:嘴唇、牙齿、手臂的长短、手指的长短、手指的弯曲灵活性、手腕的自然弯曲形态、无名指和小指的长度等等。特别是对于将来打算进入专业
团体的学生来说,以上的自然条件如果都具备的话,那么将是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2)学习五线谱: 在学习长笛之前,应当适当地学习一点五线谱方面的知识,这样学习起长笛来就会感到很快捷和便利。有些家长在陪同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最初常常喜欢在五线谱上标注出所对应的简谱的名称,事实上这样做是非常错误和不科学的,因为这样会影
响孩子对五线谱的音位固定。
(3)注重长音练习:练习长音是学习长笛基本功练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初学者的演奏口型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通过长音的练习,可以使口型得以巩固,耐力加强。长音的练习要求在每次深呼吸后吹奏出一个很长的、很平稳的音来。一般情况下,每个音的时间长
度应当不少于15----20秒钟。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好的呼吸训练。
(4)重视音阶练习:音阶练习是长笛基础训练中的重中之重,它不单可以练习手指的
独立性、灵活性,而且还可以练习其双手的协调性。音阶练习包括有琶音、分解和弦,练习
音阶可以熟悉各种调的指法和调性,提高手指的反应能力。
(5)突破重点段落:通常情况下,在一些音阶、练习曲和乐曲中,总是有个别的乐句和段落有一定的难度,演奏起来指法不是很顺手,或者是节奏方面有些复杂,像这样的地方通常把它称为“重点段落”。这些地方是影响我们完整地演奏全曲的障碍,因此,必须将其逐个的攻克。首先要划定重点段落的位置,然后将其音符、升降符号和节奏搞清楚,接下来选择合理的指法顺序,通过分段攻克的方法就可以化难为易了。在吹奏练习时切记一定要慢慢来,不可以一上来就把速度提高的很快,慢练是解决重点段落的最科学方法和法宝。与此同时,对这一重点段落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反复性练习,有时候练习的次数可能会达到30遍
左右,甚至更多,直到把这一段落掌握为止。最后再将全曲连贯起来演奏。
学习音乐不单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而且对孩子的将来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注重把握科学的方法和进度,对学生要科学的加以引导和耐心的辅导,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合格完美的下一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