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指导体系探索——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指导体系探索——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华佗小知识
青年与社会2014年lOft中 第29期  ̄g575期 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指导体系探索 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白云莉孟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文章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内容体系、师资机构体系、心理测量辅助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高质量 就业指导体系的探索应从学生发展、学校服务层面、引导社会支持方面以及集团化办学深度校企合作等方面开展,优化 完善就业体系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体系 《201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毕 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高,2013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 率为90.9%,半年后月收入为2940元,毕业生3年后收入 翻番,六成左右实现职位晋升,自主创业比例为3.3%。然 而“好就业”不等于“优质就业”,高职学生就业仍然普遍 存在缺乏职业发展性、岗位薪酬低、供需比易浮动等问题。 高职教育回归就业技能培养的职教本位,面对就业与生源供 需变化、升本、应用本科转型等现状,我们着力创新与之相 适的就业体系建设。 现状分析 (一)内容体系 一学院各系部每年向用人单位了解行业需求、岗位需求、 学生表现信息;定期寻访毕业生,了解毕业生薪酬待遇、岗 位晋升、职业发展情况。调查信息有效沟通,做好毕业生就 业准备工作。事务性工作包括就业、生源信息、毕业图 像采集、协议书、报到证、户口档案审核派遣、数据统计等, 这些流程性、事务性工作占据就业指导的大部分时间块。各 系部利用网站平台对就业信息进行发布,数量信息量较多, 但是高职学生被动性极强,上网查看的被动方式延误了择业 机会,服务性体现不好。广泛搜集人才机构、用人单位招聘 、匝 函 信息,拓宽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对内组织就业指导服务月、 各时段各类型多元化招聘会、招聘企业宣讲会、优秀毕业生 报告会等。除通识职业指导课外,聘请企业人力资源职业指 导师,进行一对一的职场技巧技能培训,但覆盖面相对全体 学生的通识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单一,缺少教学互动、缺乏专 业针对性;对双困生、女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系统帮扶措施。 此外就业创业协会等学生组织搭建了自主参与平台,高职学 生就业的主动l生得到较好体现,但尚未有实效。 (二)师资机构体系 以学院副为组长、就业指导中心管理服务、各 系共同跟进的工作机制,在学院、系部两级设置就业指导机 构模式。各系成立主任、“双一把手”、学工办主任、 二一 堕 改变一刀切、大锅饭的局面。针对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工作需 要,设置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培训体系。为学生管理人员 提供可自选式培养方案和覆盖广、质量高、实效强的培训体系; 规范大学生工作系统课题申报制度,加大课题资助力度,引 入专家评审和定向指导机制,邀请教育学、青年学等相关领 域的校内外专家,对院系承担的研究课题进行全程指导,对 开展课题研究所必需的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数据分析等技 术进行专项培训,提升学生管理人员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搭建平台,打造品牌,重视研究成果的推广 在鼓励学生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为 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平台。未来一个阶段,要对学 生管理人员开展研究工作的支持和引导,更要创新和拓展研 究成果的形成与推广机制,打造全方位理论研究平台。通过 导,也需要有力的约束。在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将理论研究 能力评估和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纳入工作业绩考核标准。 理论研究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和工作水 平。工作成果的数量多、质量高,恰恰说明了其在工作过程 中能够基于自身的素养和不断的学习,对工作进行思考、探 索和总结。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于工作若干年鲜有成果 的人员,对其工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工作效果进行全面考察, 并依照考察结果判断其是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在完善制度 过程中,要注意将以往培养工作中的硬性要求内化为学生管 理人员的自身发展诉求,从而真正带动学生管理人员队伍建 设的精致化发展。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精致化的发展要求给学生工作队伍 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重视 和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的理论研究能力建设,将是当前和未来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将对进一步提升学 生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学生工作的精致化水平发挥积 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张崧之(1957.09一),男,沈阳航空职业 技术学院,学生处学生管理室主任。 定期召开系统经验分享活动、与兄弟院校开展长期交流互访、 建立工作成果网上交流平台,大力支持基层学生工作刨场地 建设,积极组织推动成果转化及课题申报等工作,构筑理论 研究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完善制度,有效激励,调动学生管理人员的参与 热情 学生管理人员队伍理论能力的提高既要依靠合理的引 -152・2014.V0L.575.N0.29 就业专职人员、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小组,负责各系就业 指导日常管理工作。我院就业指导中心专职工作人员5人、 各系就业指导教师7人,全部具有国家高级、中级职业指导 师资质与2885名2014届毕业生的比例为1:240。符合《教 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所要求的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 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的要求。 但师资质量仍有待提高,学院应多提供各种层次规格的就业 指导理念、规划培训实操,切实提高教师职业指导能力生涯 规划能力。 (三)心理、测量辅助体系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实施的调查显示:有 57.9%的大学毕业生承认自己存在“就业恐慌”,“担心” (50-2%)、“焦虑”(44.7%)是不少大学生对校园生活最后 阶段的定义。我院心理咨询中心挂靠在团委,每年针对全院 学生组织 tl,理健康测试、5.25心理健康月等活动,没有专门 针对毕业生心理问题的主题活动,中心只有在学生主动预约 心理咨询情况下才能介人干预调适学生就业压力,心理帮助 支持体系缺失。 职业生涯管理测量工具、心理测试测量工具等辅助量表 的运用非常少,只有一部分职业指导课教师在课堂上少量运 用,但也缺乏个体性针对性的职业兴趣、能力结构、职业价 值观、行为风格、优势与劣势方面的分析。就业指导中心应 该引入量表覆盖全体学生,学生在网站上就能经过测评充分 了解自己,减少择业盲目性。 二、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指导体系探索 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指导体系内涵包括内容体系、师资 机构体系、辅助测量体系,还应涵盖学生发展、学校服务层 面、引导社会支持方面以及集团化办学深度校企合作等 度多元化共建,优化完善就业体系新模式。 (一)学生发展与学校服务层面 (1)根据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实现 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对接与良性互动。(2)高职教育以“目标、 引导、阶段、融合”四方联动方式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培养。以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培养目 标。以行业引导专业确定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设置;以 企业引导育人,根据企业文化和用人要求制定育人标准;以 职业引导教学,根据具体岗位标准和工作流程制定人才培养 方案,把学习过程变为工作过程;以就业创业引导学业,使 学生具备职业竞争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各专业结合本专业的 特点、师生隋况和教学资源等设计培养过程:职业认知阶段、 基本技能训练阶段、综合技能训练和工作实践阶段。河北建 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各专业探索“项目驱动”的人才 培养新模式,参与实际项目分包学习掌握职业岗位对人才的 能力素质要求。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理论、技能技术、 素质态度、经验经历有机结合,融人课程与教学之中。3.加 强个性化、全程化、专业化就业服务。对学生个体指导:认 识自我、发展自我,科学规划;就业指导应贯穿学生入学到 择业的全程,分年级分专业专项指导;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 遴选、培训提高专业指导水平。4.强化创业教育。学院应加 强对各年级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的长 远规划。 (二)引导与社会支持 国外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一般以为主导开展,调动 社会各界力量合力为大学生就业服务,通过立法、机构、开 青年与社会2014年10,t]中 第29期总第575期 放式就业信息等为大学生提供平等就业保障体系及求职机 会。我们国家近年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 进,应该学习西方国家成熟的就业体系做法,牵头建立 就业管理及评价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完善就业服务的法律体系,帮助大学生获得有效的就业信息, 做好高职教育方向性结构性引导调整。 (三)集团化办学深度校企合作,系统培养建材高端技 能型人才 2007年学院在河北省积极倡导下,牵头组建 河北建材职业教育集团,旨在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实现校企 深度合作,推动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团化办学道路,最大 限度地整合、集中行业、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加快培养行业 所需技能型人才,实现集团化办学与行业产业的共同发展。 集团单位有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秦皇岛玻璃工业设计研究 院、河北省建材设计研究院、沙河逸致玻璃创意中心等60 余家企业、行业协会和设计院所。校企积极推动教育资源整 合,探索实践了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和建筑材料检测专业“岗 证一体,双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南玻集团、信义玻 璃集团等建材企业输送了大批服务于生产一线的专业技能型 应用人才。2012年12月举办了首届河北省建材行业“冀东 发展杯”职业技能大赛,通过企业员工与在校学生同台竞技, 提高了建材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达到了校企共赢的目 的。集团充分利用校企资源优势,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为奎山水泥、河北沙河鑫利玻璃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岗前 员工培训。艺术设计系创新“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培养模式, 校园中建厂——楚天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直接把企业搬到实 训室,学生在校中厂直接参与分包设计项目;厂中校是每年 向企业输送2个自然班(每班3O人),学生在第5、6学期 直接作为“企业员工”参与到实际项目轮岗学习掌握每个职 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深度校企合作推动了学院教 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激发毕业生对企业认同,在实践中 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 发展,在促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接收学生顶岗实习、解决 就业和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王云鹏,陶然,沈婉真.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 建研究Ⅲ.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 [2】刘红胜.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创新研究U].文教资料, 2008(3). [3田兆富.3]对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的思考Ⅲ.教育与职 业.2013(9). [4】刘玉芳,刘浩.实现高质量就业体系的探索U】.理论探 讨.20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 究项目(就业指导专项)“基于高质量就业的多元化就业指 导体系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7YZX201317)研究成果 之一。 作者简介:白云莉,法学硕士,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 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孟,工学硕 士,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 2014.V0L.575.NO.29・1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