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型纳米粒子药物递送系统

新型纳米粒子药物递送系统

来源:华佗小知识
技术与市场 缎豢掳拳 两 新型纳米粒子药物递送系统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纳米粒子药物递送 系统,可有效避开身体的免疫系统进行药物递送以杀 死肿瘤细胞。目前,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实验表明,使用 该技术可以将前列腺肿瘤杀个“片甲不留”。 被身体的免疫系统如抗体和巨噬细胞发现并攻击。该 纳米粒子的最后一层为“智能”靶向系统——包含特 殊的酶和靶向配体,该系统会同前列腺癌细胞中的分 子前列腺特异膜抗原结合在一起,使得这些纳米粒子  该项技术由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BIND生物科 在释放出药物前集结在肿瘤处。朗格称,这种药物递送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它 学公司所研发。这种名为BIND 014的纳米粒子药物递 送系统通过将药物包裹在一个“特别制造的传送包 能通过一种PMSA分子进行定位,非常精确地找到病 内”来解决药物传送中的三大难题:如何确保治疗性 源,同时避开身体的免疫系统。而在动物身上所进行  分子到达体内正确位置、如何在数天内缓慢地释放药 的实验表明,该纳米粒子能在前列腺肿瘤附近集结,物以及如何保证免疫系统不将其视作外来之物而加 以破坏。该“传送包”由麻省理工学院智能药物控释教 杀死肿瘤细胞。 BIND公司制药科学副总裁杰夫・哈凯基表示,这 授罗伯特・朗格和BIND公司的创办者、哈佛大学教授 法欧米德・罗萨德所设计。 BIND 014的直径仅为人类头发丝的千分之一,大 约100纳米,由4部分组成。首先是一个负载——种 普通的化疗药物多西他塞(Docetaxe1)。多西他塞分子 是首个进入临床实践的可递送化疗药物的靶向型纳 米粒子。接下来,公司会将其发展成一个平台,用于治 疗心血管疾病、各类炎症,甚至传染性疾病。 因为供这种纳米粒子定位的PMSA分子也出现在 许多其他顽固性肿瘤中,比如乳腺癌、肺癌、脑癌等, 因此,该方法也适用于治疗其他癌症。科学家将在一 年内对25名癌症病患者进行试验,如果成功,则有望 于5年内获得制药许可。而有了该技术,未来可望输送 更有效、更大量的药物来对抗癌症,也可让病人免受 化疗副作用之苦。 (晓风) 被包裹在一个可降解的塑料聚乳酸制品中,聚乳酸会 在进入人体后的几天之内缓慢分解,因此,该药物也 会慢慢释放出来,这意味着,注射一次纳米粒子,效用 可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接着,科学家用聚乙二醇将这个装满了药物的 “子弹头”包裹起来,从而将纳米粒子隐藏起来,以免 “纳米橡皮膏"有望助瘫痪病人站起来 最近,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纳米粒子橡皮膏, 可将微粒子注射进入 损的脊髓中,恢复脊髓纤维, 使瘫痪病人重新站起来。这是科学家首次使用微胶粒 恢复受损的神经纤维。 科学家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已经成功了,这些微 小粒子能够像“橡皮膏”似的,修复受损的神经。当这 些微小的球体,就是通常所说的微粒,注射进瘫痪小 表示,微粒作为药物运输工具已经研究了30多年,但 是还从没有人想过直接将它当成药物来使用。 实验中使用的微粒都被聚乙二醇材料制成的外 壳包围着,这样一个密封剂很重要,已被作为研究潜 在的治疗脊髓损伤的药物必不可少的部分。之前的研 究都是用化学药物密封住受损的部位,防止进一步的 恶化,然后给神经纤维一个自我修复的机会。大量细 胞坏死造成了并发症,紧接着引起脊柱损伤,这就是 导致永久瘫痪的元凶。 程教授的研究显示,注射用聚乙二醇包裹的微粒比 白鼠的尾部后,它们的四肢都能重新动起来了。但是, 科学家们声称这还要花好几年时间的研究才能知道 这项技术是否能够应用到人类身上。研究还要持续好 几年,才能知道这些比血红细胞还要dx l00倍的微粒 是否能够将药物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在小白鼠身 上,它们已经能够修复60%受损的神经细胞。美国印 第安那州、西拉法叶城普渡大学的程基新(音译)博士 没有外壳包裹的微粒更加有效。实验显示,这些纳米微 粒成功地传送到了受损的各个部位。这些注射了包有聚 乙二醇外壳的微粒的小白鼠,四肢都恢复活动能力了, 然而那些单纯注射了聚乙二醇的则没有。 (袁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