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纳米靶向性药物

纳米靶向性药物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为什么纳米药物具有靶向性

悬赏分:50 | 解决时间:2008-8-24 15:00 | 提问者:啥子啥子

为什么纳米药物具有靶向性,如纳米脂质体,纳米微粒,等等,而且还说靶向肿瘤细胞。到底怎么回事呢?药物交联了抗体而带有靶向性是很好理解的。这个是识别了什么东西才有靶向性呢?机理如何?

最佳答案

纳米药物好像挺时髦,实际上是一个伪名词,因为药物研究早半个世纪前就进入纳米时代了。药物学研究早已达到分子水平,例如根据药物的作用位点来设计药物的分子结构,很多药物的结构就是根据生物细胞上的膜蛋白、酶、离子通道、受体等大分子来设计的。你所说的“纳米脂质体”本来就叫做“脂质体”(Liposome),与纳米没什么关系,只是为了赶时髦才加上“纳米”这两个字。它是包裹了药物的脂质微球,主要用于癌症的治疗,由于包裹的药物毒性很高,必须要能够与癌细胞产生定向结合,并释放药物。理想的设计是在脂质体上镶嵌上某种能够于特定癌细胞的表面特征蛋白结合的抗体,这样就能够起到“导弹”的定向作用,在抗体与癌细胞抗原结合之后,脂质体与癌细胞的细胞膜融合,然后脂质体中的药物就可以进入癌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作用而杀死癌细胞。

什么是靶向治疗药物

最佳答案

靶向治疗药物在药剂中又称靶向制剂.然后在百度搜索一下.

我先大概介绍一下:

靶向制剂系指一类能使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且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靶向给药系统,为药物剂型,且被认为是抗癌药的适宜剂型。

1 靶向制剂的分类与作用特点

靶向制剂最初意指狭义的抗癌制剂,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从给药途径、靶向的专一性和持效性等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故还应广义地包括所有具靶向性的药物制剂。

1.1 靶向制剂的分类

按载体的不同,靶向制剂可分为脂质体、毫微粒、毫微球、复合型乳剂等;按给药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口腔给药系统、直肠给药系统、结肠给药系统、鼻腔给药系统、皮肤给药系统及眼用给药系统等; 按靶向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肝靶向制剂、肺靶向制剂等。

1.2 靶向制剂的作用特点

脂质体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体。因以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为膜材,具有类细胞膜结构,故能作为药物的载体,并能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增加药物对淋巴组织的指向性和靶组织的滞留性。

毫微粒、毫微球系利用天然高分子物质如脂蛋白、白蛋白、糖蛋白及纤维素等制成的包囊药物的微粒。毫微粒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许多优点,现已成为药剂学界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

靶向制剂应具有以下作用特点:使药物具有药理活性的专一性,增加药物对靶组织的指向性和滞留性,降低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减少剂量,提高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