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类与代表药物和联合用药的结果
抗菌药物分类及代表药物和联合用药的结果
一、抗菌药物根据其对细菌的作用分为四大类:
Ⅰ类为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素、 头孢类(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等)、 b- 内酰胺酶抑制剂 - 1 类为青霉素及口服青霉素 V,易透过革兰阳性菌胞壁粘肽层, 但它们不能透过革兰阴性菌糖蛋白磷脂外膜, 因而属窄谱的仅对革兰阳性菌有效。
2 类包括有氨苄西林、 羧苄西林 、酰脲类青霉素、亚胺培南及若干头孢菌素,能适度透过革兰阳性菌的胞壁粘肽层, 对革兰阴性菌的外膜透过性则很好,因而是广谱抗菌药物。
3 类为青霉素等容易被革兰阳性菌的胞外
破坏灭活的青霉素类,对产酶菌往往表现明显的耐药性。
4 类为异恶唑类青霉素、头孢菌素一、二代及亚胺培南等对青霉 素酶稳定,对革兰阳性的产酶菌有效, 但对染色体突变而改变的 PBPs 结构,可使药物与
PBPs 的亲和力下降或消失,因而无效。
β-内酰胺酶即青霉素酶
5 类包括酰脲类青霉素(阿洛西林与美洛西林等)、羧苄青霉素及头孢菌素一、 二代,当胞膜外间隙的 β-内酰胺酶少量存在时有抗菌效果,大量酶存在时,则被破坏而无效。
6 类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亚胺培南等对 β-内酰胺酶十分稳定,即使大量 β-内酰胺酶存在时仍然有效, 但对因染色体突变而改变了的 PBPs 则无效,加用 氨基甙类抗生素 也仍然无效。
单环类 - 氨曲南、卡芦莫南等、头霉素类 - 头孢美唑、头孢米诺、头孢西丁,头霉素的抗菌谱类似于 2 代头孢,但增加抗厌氧菌的功效 。
--
--
青酶烯 - 国内已经上市的品种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法罗培南,厄他培南 ,比阿培南 。 多肽类 - 杆菌肽类(杆菌肽、短杆菌肽)和万古霉素 等;
Ⅱ类为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等、多粘菌素类 - 多粘菌素 A B C D E 五种,常用的有多粘菌素 B和多粘菌素 E 等;
Ⅲ类为快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
-四环素
霉素类 -氯霉素、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等,林可霉素类 - 林可霉素等。
Ⅳ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药。环丝氨酸等 二、联合用药结果: (1)Ⅰ+Ⅱ协同; (2)Ⅰ+Ⅲ拮抗; (3)Ⅰ+Ⅳ无关或相加; (4)Ⅱ+Ⅲ相加或协同; (5)Ⅱ+Ⅳ无关或相加; (6)Ⅲ+Ⅳ相加。
--
土霉素
金霉素
强力霉素、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