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方分析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方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方分析

作者:靳继平

来源:《商》2014年第50期

摘要:《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在瓦窑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这一次政治局会议批评了党内那种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和中国工人农合抗日的错误观点,首次提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这是一次极关重要的会议。这篇文章结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了多种方,全面客观地分析当时中国的国情和政治特点,明确了党的任务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迫切要求。本文就《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所运用的方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方;阶级分析;矛盾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以及对军事和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它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主。它既表现在中国党人的活动中,也表现在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这篇文章,总结了中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转变;从多方面揭示了在民族危机关头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必须坚持中国党的领导,预示着土地战争的结束,抗日战争的到来,为多方面发展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是思想从形成到成熟的转折点。

一、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根本的方法。矛盾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更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法。这两方面在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都得到了有效的运用。

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这一章节中,提到:“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目前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了的形势,我们的党已经规定了自己的任务。”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在这里得到具体的展现,同时也体现了“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想,为以后中国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接着又运用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法指出:“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反抗呢?还是投降呢?或者游移于两者之间呢?”,通过分析不同阶级的形成过程、经济地位、政治主张以及利益倾向和诉求,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各个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针对目前这一形势的基本特点所持有的态度:“中国的工人和农民都是要求反抗的。中国的小资产阶级也是要反抗的。问题摆在民族资产阶级、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面前,摆在面前,又是怎样的呢?大土豪、大劣绅、大军阀、大官僚、大买办们的主意早就打定了。他们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在說:(不论什么)总比帝国主义坏。他们组成了一个卖营垒,在他们面前没有什么当不当亡国奴的问题,他们已经撤去了民族的界线,他们的利益同帝国主义的利益是不可分离的,他们的总头子就是蒋介石。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他们一方面不喜欢帝国主义,一方面又怕的彻底性,他们在这二者之间动摇着。我们认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在今天的时局下,有起变化的可能性。变化的程度怎样呢?总的特点是动摇。但在斗争的某些阶段,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左翼)是有参加斗争的可能的。其另一部分,则有由动摇而采取中立态度的可能。”中国各阶级因其阶级利益的不同,做出了有利于本阶级发展的抉择。随后列举蔡廷锴等人领导的十九路军、马占山在东三省的抗日行为等具体事例指明:“在日本的威力圈及于全中国的时候,在斗争改变常态而突然以汹涌的阵势向前推进的时候,敌人的营垒是会发生破裂的。”坚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信念,为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是把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研究人的活动与本质、人与社会的关系,揭示社会的本质。每一社会个体和群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都有其作用,但作用的性质和大小不同。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有的是重大的,有的是一般的。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人民共和国”这一章节中,说到:“一九二七年的失败,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党内的机会主义路线,不努力扩大自己的队伍(工农运动和党领导的),而只依仗其暂时的同盟者。”①通过一九二七年的失败的惨痛教训来揭示人民群众在中国的急先锋作用以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之后就“为什么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呢?”②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他认为:“我们的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这个意义,是在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里原来就包括了的,因为工人、农民占了全民族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③再一次重申人民群众在我国战争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最后得出结论:“的动力,基本上依然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现在则可能增加一个民族资产阶级。”④以上主要体现了社会主体研究方法中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进一步肯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性,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的指导意义。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在拯救党和中国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以后在中国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打开了新局面,对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伟大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作者单位:民族大学) 注解:

①:《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142页

②:《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144页

③:《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144页

④:《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146页 参考文献

[1]:《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

[2]杨春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