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我们爱劳动,从小做起》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用欢快的情绪唱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懂得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只有劳动才会有幸福生活。
4、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小动物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5、通过歌曲激励幼儿从小爱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录音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难点:唱准附点音和切分音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全体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高高兴兴进入活动室。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想听引出劳动的动画场景。
3、欣赏农民伯伯、叔叔阿姨工作劳动的动画场景。
小结:
老师根据动画内容作简单总结让幼儿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知道劳动是光荣的。
二、学习歌曲
(一)、欣赏歌曲播放提问
1、歌曲中有哪些小动物
2、它们有哪些本领
3、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二)、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
2、播放幻灯片
3、教唱歌曲。强调幼儿唱准附点音和切分音
4、全体幼儿在钢琴伴奏下齐声唱歌。启发幼儿用欢快的情绪唱歌
5、歌曲自由表演唱。老师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律动《种树浇水》
【活动小结】
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是爱劳动的孩子一定能像歌曲中的小蜜蜂、小喜鹊那样爱劳动、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生活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非常重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歌曲活泼、欢快歌词易懂内容以动画形式出现幼儿感兴趣、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看图、唱歌、律动表演动使幼儿懂得劳动是快乐的、光荣的只有劳动我们才会有幸福的生活从而激励幼儿从小爱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附赠材料:幼儿园教案导入环节怎么写?
设计教学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一般由导入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大环
节组成,在这三个大环节中可以演变出唤醒、呈现、练习、巩固、
结束等各个小环节。这些环节为教师掌握教学过程提供了一定
的操作程序,能帮助教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同时为幼
儿的学习提供了逐步递进的接受过程。教学环节就像是一个个
支架,通过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为幼儿的学习理解搭建
起一个个台阶,以便把幼儿的学习逐步引向。
导入环节的设计
高结构化的教学活动通常由教师发起话题,所以通过有效
导入能起幼儿积极的情绪反应,激发幼儿作为参与主体进入最
佳学习状态。
1.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指教师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告知幼儿活动
的内容或目标,使幼儿立即明白活动的任务。比如,教师出示一
本大图书,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好看的书,请你们看看
书里讲了谁的故事,它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这样的导入适用于大多数的教学活动,它比很多故意绕一
大圈而浪费时间的导入要有意义得多。
2.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是指教师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以激发
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致。比如,在讲故事前教
师先出示一张的图片说:“今天在等好朋友青蛙来吃晩
餐,可是到现在青蛙还没有来,它到底出什么事情了?”又如,在
科学活动“电动玩具”中教师说:“这个玩具今天不会动了,到
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样的导入非常适用于科学探究类的活动,因为它容易激
发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在讲有趣的故事时,或者要学习
有情节的歌曲或舞蹈时,也比较常用
3.前经验导入法
前经验导入法,是指教师根据前期幼儿的已有经验来发起
活动,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比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
时说:“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唱过的那首歌吗?歌里唱了
什么?”又如,在上科学活动“磁铁”时教师说:“前两天小朋友
们在区角游戏里玩了小火车请你们说说那些车厢是怎么连接起
来的,你们有什么奇怪的发现吗?
如果新的学习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支持,那么比较适合
采用此
4.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游戏引发幼儿的兴趣,触动幼儿
的原有经验,为活动的正式开始做好准备。比如,在开展中班“各
种各样的水果”活动时,教师拿出一个布口袋,请个别幼儿伸手
去摸里面的水果判断是哪种水果。又如,在“沉和浮”的科学探
究活动中,教师先请幼儿玩水,然后把各种玩具材料放入水中观
察等。
要让孩子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时,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