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学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7卷第8期 Vo1.7 No.8 读与写杂志 2010年8月 August 2010 Read and、Ⅳrite Periodical 中学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研究 张旭生 (广州市第一中学广东广州510163)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是传授学生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几项一般的和常用的体育运 动的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锻炼习惯和勇敢顽强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能力。而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中学生体育能力应该从体育运动、体育学习、自我锻炼和 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与有效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育 学生体育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1 前言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8—0137—02 得到互相促进,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 人才需求。 3 体育教育中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途径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拓能力、发展智力、发展 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强健体魄的奠基时期,也是形成、提高和 发展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大力推行全面素质教 育、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中学体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为重点,在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知识传授的同时,也需要在教学中 3.1加强中学生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任务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 的体育能力,使中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与方法,加深对 体育运动的了解和认识.养成经常性、自觉性的参与体育锻炼的 良好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教 育,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要向学生讲清体 对学生进行育心。加强学生各种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体育 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了解 多少,参与体育的愉快体验和情感如何,与他们离开学校后继 续、经常参与体育的可能性相关。大多数的中学生认为体育教学 的活动项目不必太多限定,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爱和自身条 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体育运动应重在参与,因此,在体育教 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参与体育的感受,让学生 育与健康、体育与生活、体育与工作、体育与健美的关系,进而提 高学生对体育运动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 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明确体育运动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对体育产生终身性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要把传授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放在首位。也就是 说,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锻炼身体的方案,掌 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能根据自身的状况和实际情况。合理有 效地制定体育锻炼的计划。同时,要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医务 和自我监督、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医治的现状,以实现自我锻炼、 自我评价、自我养护的功效。 3.2培养中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 在学会正确的运动技能基础上,掌握科学、有效锻炼身体的方 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满足身心健康需求.终身受 益.造就合格的社会人才,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以适 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中学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中的作用 能力是指某个人在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协调 配合、身心统一的才能。按能力的性质来划分的话,能力可分为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二种。而体育能力是属于特殊能力的范畴, 运动能力,“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 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从事各种运动的本领。培养中学生 是由个体的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智慧、体育技术和体育技 能等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体育能力的培养,“是 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教育过程。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并把体育 的运动能力,应贯穿整个体育课程的始末。”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只追求体育知识技术的精细讲解,而忽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是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之一,不利于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能力。 中学体育教育应当以育人为目的,较为系统的传授体育技术、技 能只是育人的手段和方法。因此,课堂体育教学中,应不断改进 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增强他们体育运动能 力的意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体育 锻炼变成一种兴趣和习惯,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去自我探索,自 我发现,自我理解,自我感受,从实践中学会并掌握锻炼方法,提 高独立锻炼的能力.掌握自我评价锻炼效果的能力。”通过系统 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体育教学,使学生的体育能力 得到一定的提高,并掌握几项体育运动的本领.让学生逐渐养成 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成为祖国需要的新世纪合格人才。 中学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体 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 育锻炼意识,唤起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经常性,发展学 教师就要大胆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尽量减少注入式和训练式 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学习的认知能力。课中要 不断地采用变换练习、重复练习、循环练习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 式,变换身体练习的组合或练习时的外部环境,变换运动负荷、 运动数量、运动器械的重量和高度方式进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 tl,理训练环境,调动学生的运动欲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 生的综合能力,使广大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终身体育的需要。因 此,中学的体育教育应以全新的、多样性的和丰富多彩的面目出 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感情和兴趣.积极主 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增强练习效果,发展 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3-3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不但要注重 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 质和身体健康水平,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因此, 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 时,应认真备课、备学生和备场地器材,采用科学、有效的体育教 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内 在潜能,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作为重点,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 一137— 第7卷第8期 V01.7 No.8 读与写杂志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2010年8月 August 2010 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通过精练准确的讲解、正确 规范的示范和必要的电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教学内容 中的基本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和掌握正确的动 作要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应在教师正确、有效的辅导下,由易 到难,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逐渐使动作得到一定的定型,进而 习效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强化自 我锻炼需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6培养中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 “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开拓创新 思想和能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中学的体育教学活动过程 中,广大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体育课堂是学生较为独立的行为 活动,有着较广阔的天地。学生在这较广阔的领域和在老师的教 获得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学生自己能够用语言、动作表达出自己 对所学的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在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的基 础上.对该动作要领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或者能对技术动作进行 一授、辅导中进行各种身体活动、游戏竞赛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技 术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并通过人与人的频 繁交往和交流,对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健康的个性心理有着积 定的创新。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所学体育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 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培 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3.4培养中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极的作用。因此,在组织进行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不断 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引入新的、合理的、有效的和可行的教学思 从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体育教学由 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大多是采用“注入式”的教学 方法,课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纪律管得过严、过死, 想和方法,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和认识,树立参与体育运 动的意识,注重开展启发诱导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由被 使中学体育课堂气氛欠缺应有的活泼。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 培养中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使课堂气氛宽松和谐,让学生真正成为体 育课堂的主人,从而为培养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供必要和有 利的条件。培养中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进行速 动思维变为主动的创造性思维。为了顺利培养中学生开拓创新 的能力.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选用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和创造能力发展的素材,改革教学方法,课中为学生创新、分析 思考、问答、自由组织活动等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必要的条件,培 养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使中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得到更好 的培养和提高。 4 结语 度、耐力、柔韧、力量、灵敏等多方面自我锻炼能力。笔者在多年 从事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某一技术动作的练习并非练习 次数越多越好。因为过多的重复性练习会使学生对该练习的兴 趣逐渐下降,对大脑的刺激也会降低,练习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 扣.甚至会出现技术动作的变形或出现运动损伤。这样不利于中 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培养中学生自 我锻炼的能力。体育课中应依据人体运动机能变化规律,在练习 次数、负荷量等方面应该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使学生掌握练习 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努力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学 生在校期间掌握~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并且能够根 据所学的体育知识自主合理地参与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教学的 目标之一是要为学生跨出校门踏上社会后,仍能坚持科学、自 觉、经常地参加体育运动,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 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要,是 的科学方法,能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并结合环境 和自身条件加以创新.培养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这样学生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及终身受 益的需要,是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和人口素质的需要。因此,在进 行体育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以传 授知识、技术技能为基础,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手段为指导, 要把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个性发展与体育能力的发展有 在走向社会后.能根据工作、生活的环境和条件,结合自身健康 状况和需要,科学、有效的参与体育锻炼,让体育成为健康的保 健手段和健美的方法。 3.5培养中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机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开发,使学生在经过中 学体育教学阶段后,其体育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实现中学体育在 素质教育中的新突破。 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是自身掌握某项技能的 表现。实践证明,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能力如何,将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因为自我评价意识在技术 的学习、掌握过程中,起着信息综合分析器的作用,它对众多的 内外部信息进行分析、纠正、选择,并确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有 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能根据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去寻找 改正或解决的办法与线索,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因此, 参考文献: [1】莫美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造就新世纪体育人才Ⅱ】.体育科 技.2003 4. [214 ̄ ̄Z盛.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Ⅱ].陕西师范大 学学报.2004.10.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逐渐提高 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而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教学动 【3】陈华红.浅谈中学生体育能力及其培养明.体育科技,2004.1. f4]林瑾.试论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U】.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4.6. 作的掌握情况、学习成绩、达标合格的程度以及上课纪律情况, 都是体育教师来作出评价的,这种评价结果无法使学生客观地 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优势,也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随 【5]于勇.提高体育能力,培养锻炼习惯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2.3. 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 在当前体育课堂中应运而生,对培养中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起到 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动作的相 互对照,相互观摩.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情况,如所学动作的 【61冯恩耀.浅谈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U1.科 教文汇(上旬刊),2009.10. f7]赵庆玉.中学生终身体育观的调查与分析U].上海体育学院学 报.2002.11. 正确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动作的熟练程度等,在 体育教师对自己活动作出评价后,对自身的评价也会发生一定 的变化.这对提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程度、学习动机和学 ~【8】程文广.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p].北 京体育大学.2006. 1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