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蛙》的获奖原因及意义
来源:华佗小知识
哥 浅谈《蛙》的获奖原因及意义 张茜辽宁大学文学院 摘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创造了独特的女性形象——”姑姑”。从迎接 新生命的医生到残害新生命的计划生育宣传员再到还原生命者,姑姑的命运依次展开。“转换了的历史语境和伦理叙事 最终让姑姑实现自我生命的终极救赎。历史与伦理的巨大悖论、人在历史与伦理的漩涡中的生存状态,于中国特色计划 生育国策的宏大叙事语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作品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超越;乡土;民间叙事 世纪初,人口问题几起几落,最后导致了必须用这样的方 莫言八十年代的的作品受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颇 式控制人口。它是一把双刃剑——站在任何角度都能推导 深,这与当时作家一味追求脱离政治的“纯文学”观念是 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一场悲剧。” 密不可分的,从《透明的红萝 》《红高粱家族》中我们 三、《蛙》的获奖还源于莫言对于“本土化”和“民 都可以清晰的看到莫言这种力求“超越政治”而追求“纯 间叙事”的回归。 文学”的艺术主张,这种和政治的距离感给他的作品带来 《蛙》题材上的本士化是毋庸置疑的,再找不出任何 了一种朦胧的氛围,但在作品《蛙》中,莫言不再规避政 个国家实行过计划生育这样的人口政策。莫言在《蛙》 治,反而以一种超脱的姿态直面中国政治中所特有的计划 中体现的“本土化”还体现在他在地域的选择上, “当我 生育政策,他不作好坏的判断,而是把这种政治贯穿到人 们审视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时,别忘了那渗透其中的主体意 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贯彻到他所生活的高密农村这一特 识;当我们注视作品的情节模式时,别忘了那与个人经历 定环境,展现农村变革的艰难与心酸。“姑姑”坚定地不 密不可分的情绪记忆…”而这就是“莫言的小说”(程德 放过任何一个超生孩子与家家户户盼望孩子形成了鲜明的 培)。莫言的小说语言“已经属于中国语言及汉亨形态的 对比,这就使政策的落实带有了波澜起伏的戏剧性,近乎 文学因素,而且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奖的事实,正是启发 真实的还原了计划生育政策给农村带来的种种厉害关系, 了中国作家可以用本士的文化艺术之根来表达现代性的观 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诺贝尔文 念”。《丰乳肥臀》以后,莫言“在创作上对原本就属于 学奖的题材宝库。 他自己的民间文化形态有了自觉的感性的认识,异己的艺 二、 《蛙》是本民族与外来艺术手法的结合 术新质融化为本己的生命形态”,“这对莫言来说就像是 《蛙》的叙事风格是民族的、地域的、乡土的,但又 次 归母体”(陈思和)。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一般 不是保守的,它的内在结构是开放的,采用马尔克斯的魔 是以第三人称的全知性叙述方式,所以,给人“一种稳定 幻现实主义手法,同时也不排斥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 可靠、平易近人的感觉”,是一种“陪人聊天的艺术。而 他对空间和时间的安排是极致的,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物理 莫言的创作,却像福克纳一一样,人物对话的“欧化色彩极 界限,叙事视角多变。在《蛙》这部作品中,就是以“姑 重”“常常采用间接引语的方式”“不断变换的视点”, 姑”的视角讲故事,与《红高粱》的“我爷爷我奶奶”叙 显然走的是与传统小说南辕北辙、却正是“他所反对的‘ 述视角和《透明的红萝b》的“儿童视角”形成了多视角 西方文学’的路子”(李建军)。在《蛙》这部作品中, 的转变。同时,全文采用顺序、倒序、插叙等艺术手法讲 莫言采取写信的方式完成各个部分的连接和展开,给人一一 述“姑姑”的一生,巧妙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给文章带来的 种类似“聊天”的亲近感。 束缚感,立体宏大的展现了几代生育政策的变迁人们的生 四、总结 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叙述语言上,莫言采用人人能听懂 莫言的获奖是实至名归的,正如诺奖给他的授奖词中 的“土话”讲故事,写农村的生活就是让农民都可以看得懂。 说到:“莫言有技巧地揭露了人性最阴暗面。他是个诗人, 《蛙》的批判力度是深刻的,有人将其称为当代中国 让茫茫人海中的个体得以升华。……在莫言的作品中,世 的“罪与罚”(陆克寒),它对人性悖论的艺术阐释是极 界文学与一个声音对话,这个声音足以湮没大部分的同行 者。” 其强大的。计划生育是中国在特殊时期制定的生育政策, 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高密农村这样的穷乡僻壤,国家 莫言之获诺奖,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有不可抹灭的 政策得不到很好的普及,农民只有用强烈的反抗来保留自 意义:中国文学得到了世界文学界的肯定,有力地反击了 己的血脉,政治和人性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我姑姑”为 “中国当代没有文学”的言论,它圆了中国作家的诺奖梦, 了证明自己的革命热情,有意无意地害死了“我的原配妻 也说明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是接轨的,中国当代是有经典 子王仁美”及多个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女人和她们腹中尚 的,同时莫言的获奖也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 未出生的孩子们,这无疑是残忍的、骇人听闻的事件,最 参考文献: 后“姑姑”利用郝大手的工艺来完成自己对于生命的忏悔, 【1】丛新强.人,在历史与伦理的漩涡中——论莫言的 并用离奇的方式让“我”和小狮子有了一个孩子,这样滑 长篇小说<蛙>.《时代文学》2012年9月 稽的故事对人性的探索和批判是深刻的 莫言在接受采访 [2]程光炜.魔幻化、本土化与民间资源——莫言与文 中指出:“从国家利益来讲,不搞计划生育是不行的。把 学批评. 历史往前延伸,我们本可以有计划地控制人口。但在上个 f3]莫言诺奖授奖词 一、 《蛙》是莫言对自己以往作品的超越。 ‘‘・24・ 文学孝查 迪搀獭i 鲤 @ 鱼 旦Q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