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e粉的加入量对TiC和TiB2颗粒增强45钢基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7年6月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une.2017 第l8卷第2期 JOURNAL OF BAOTOU V0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V01.18.No.2 Ti—Fe粉的加入量对TiC和TiB2颗粒增强45钢基 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韩文华 宋博宇 刘桂荣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内蒙古包头014035) 摘要:采用真空消失模铸渗工艺结合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TiC和TiB 颗粒增强45钢基表 面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不同Ti—Fe粉的加入量对表面复合材料复合层和过渡层显微组织的影 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复合材料复合层与基体的结合情况及复合层增强颗粒分布情况进行观察, 并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Ti—Fe粉加入量45wt%的复合材料复合层的颗粒形貌进行观察及 化学成分的确定,为确定光学显微镜下的增强颗粒是TiB 和TiC提供依据。 关键词:Ti—Fe粉;复合材料;TiC颗粒;TiB 颗粒 Effect Of the Amounts of Ti—Fe Powders on MicrOstructures 0f TiC and TiB2 Particles Reinforced 45 Steel Matrix Surface Composites Han Wenhua Song Boyu Liu Guirong (Materi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Baot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Hege,Baotou,Inner Mongolia 014035)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way that combines in—situ synthesis of reinforcement particulates by SHS with V—EPC in- filtration technique to make TiC and TiB2 particulates reinforced 45 steel matrix surface composites.The influence of differ— ent Ti—Fe powder on the composite layer and the transition layer microstructure was investigated.In this paper,composite compound layer,the matrix structure and particle distirbution were observed with an optical microscope and by using scan— 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 specturm analysis of 45wt%for the amount of Ti—Fe powder particle morphology of the composite layer composite observ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ifnorcing particles under optical microscope is TiB2 and TiC. Key words:Fi—Fe powders;composite;TiC particles;TiB2 particles 复合材料不仅在性能上克服了单一材料的缺 TiB:和TiC颗粒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使用和 点,而且还发挥了各组元的优点,这是单一材料所不 工艺性能,因此在复合材料中作为理想的第二相增 能比拟的,研究复合材料的科学工作者之前将更多 强体而被广泛应用。TiC和TiB,颗粒目前主要用于 的研究重心集中于整体复合材料上。随着工业的飞 钛基复合材料,这是由于TiC和TiB:颗粒与多种金 速发展,对在严苛工况条件下使用的钢材除了在性 属熔液润湿性较差,在熔融金属中活性较高 J,增 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降低其生产成本,表 强颗粒容易脱落,尤其是应用面广、成本低的黑色金 面或局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应运而生,近年 属,所以目前对TiB,和TiC颗粒增强黑色金属基的 来受到了研究复合材料人员的广泛关注。 研究效果并不理想。 收稿日期:2017—05—23 基金项目:包头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院级科研项目“TiC和TiB2颗粒增强45#钢基表面复合材料组织的研究”(KJ201603)阶段性 成果。 作者简介:韩文华(1986一),女,内蒙古鸟海人,讲师,主要从事材料加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11 韩文华等: 一Fe粉的加入量对TiC和TiB2颗粒增强45铜基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目前主要有两种制备 方案:一种是外加颗粒法 J,但制备出的复合材料 研磨皿中研磨1小时左右,使合金粉末之间充分混 合,最后加入合成树脂搅拌均匀,合金粉末涂料制备 完成。 增强颗粒体积大、与基体润湿性差、容易脱落和团 聚,且大部分都是用于制备整体复合材料。另一种 是原位生成颗粒法 ’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 是原位生成颗粒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合金粉 末预制块中粉末自身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化学反 应过程白发地持续下去,从而内生出增强颗粒。通 合金粉末的化学成分见表1,合金粉末配比见 表2 表1合金粉末化学成分表(wt%) 合金粉末 钛粉 纯度(wt%) 325目≥99.oo 过此法制备出的表而复合材料增强颗粒为原位生 碳化硼粉 钛铁粉 320目t>97.oo c=o.1,Ti:35,Si=4.5,AI=8.0 成,避免了外加颗粒容易脱落,与基体润湿性差等缺 点。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在合金粉末预制块化学 反应初期需要热源将其点燃,本文为了制备TiB,和 Mn=2.5,Cu=0.4,Fe为余量 TiC颗粒增强45钢基表面复合材料,将采用真空消 失模铸渗(V—EPC)lI 艺,利用高温钢水作为热源 点燃合金粉末预制块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原位生 成颗粒增强表面复合材料。因自蔓延高温合成化学 反应一旦引发,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为了使合 表2合金粉末的配比(wt%) 编号 Ti—Fe粉(220曰) l 2 3 4 粉(325目) 57 50 37 26 B C粉(320曰) 28 20 18 】4 15 30 45 60 金粉末预制块中的化学元素充分反应,生成所需增 强颗粒,就要控制其反应速度。Ti—Fe粉作为化学 反应体系中的稀释剂,加入量的不同不但会对表面 复合材料整体质量有明 的影响,而且还会对复合 层中的组织产生 著的影响。 1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1.2实验方法 将制备好的 一Fe粉含量为15wt%、30wt%、 45wt%和60wt%的合金粉末涂料用40MPa的压力 机压制成尺寸为q)30×5ram预制块(编号为1、2、3、 1.1 实验材料 4的合金粉末配比,均需制备_=个预制块,进行组织 观察时,选取具有最佳冶金质量的样品),放置空气 流通处静置干燥后与用EPS材料做成浇注系统粘 结好(如图1所示),涂挂消失模防粘砂涂料,在常 温下进行充分干燥。45钢的冶炼在中频感应炉中 进行,浇注温度控制在1600 左右。 将冷却后的不同|ri—Fe含量的45钢试样制成 金相试样,在金相显微镜上进行组织观察,以对比不 实验材料主要由合金粉末和辅助材料两部分组 成 合金粉末为钛粉、碳化硼粉和钛铁粉,其中钛 粉、碳化硼粉主要片j于生成增强颗粒,钛铁粉主要作 为反应稀释剂。辅助材料为合成树脂和脱水硼砂, 其中合成树脂为粘结剂,脱水硼砂为助熔剂。 首先将大块的钛铁粉用粉碎机破碎,然后用快 速研磨机研磨成细粉,最后用220日专用筛子筛分 待川 . 同]ri—Fe含量对TiC和TiB,颗粒增强45钢基表面 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将不同比例的的合金粉末和脱水硼砂放入专用 图1 浇注系统示意图 12 韩文华等:Tj—Fe粉的加入量对TiC和TiB:颗粒增强45钢基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2 Gibbs自由能的理论计算 Ti—Fe粉的加入量分别为15wt%、30wt%、 实验中制备的TiC和TiB 增强颗粒需要通过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原位生成,而自蔓延高温合成 反应作为特殊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有必要在实验前 对合金粉末预制块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 45wt%和60wt%时,复合材料均分为三层,由上到下 分别为复合层、过渡层和基体,如图3所示。复合层 组织主要由大量的黑色颗粒、灰色颗粒和少量白色 相组成;过渡层组织的相组成与复合层基本一致,但 Gibbs自由能变化AG的计算,从而减少实验的盲目 性,也可为后续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热力学条件 下,AG>0,表示反应过程可逆;AG<0,表示反应 过程不可逆,即反应可以自发地向形成产物相的方 向进行。 在合金粉末预制块中可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如式1—10所示: Fe+B4C FeB+C (1) Fe+B4C—+Fe2B+C (2) Ti+B4C TiB+TiC (3) Ti+B4C—+TiB2+TiC (4) Fe+Ti—+FeTi (5) Fe+Ti Fe2Ti (6) Fe2B+Ti— Fe+TiB2 (7) FeB+Ti_Fe+TiB2 (8) Fe2Ti+B4C—◆Fe+TiB2+TiC (9) FeTi+B4C Fe+TiB2+TiC (1O) 图2合金粉末预制块中可能发生的 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计算上述各反应式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6],结 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200~2000K的温度 范围内,上式各化学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均小 于零,即都存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其中式4、 9、10吉布斯自由能的绝对值比其它可能的化学反 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的绝对值大,所以从热力学的角 度来看,TiB 和TiC是合金粉末预制块中Ti粉、B C 粉和1ri—Fe粉各元素化学反应产物的最稳定相。 3结果与分析 白色相数量急剧增加,黑色颗粒和灰色颗粒数量减 少;基体组织与普通45钢无异,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Ti—Fe粉加入量为15wt%时,表面复合材料的 复合层与基体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层,甚至没有明 显的界限,如图3(a)所示。这是由于合金粉末预制 块中的Ti—Fe粉含量较少,即Fe含量少,而Fe元 素主要起反应稀释剂的作用。由于反应稀释剂加入 量少,导致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剧烈,加之可能在钢 液的对流作用下,预制块靠近钢液表层发生溃散。 并且,由于高温持续时间较长,使复合层与基体中的 元素之间进行了充分的扩散,导致复合层与基体之 间没有明显的界面。复合层组织主要由黑色颗粒、 灰色颗粒和白色相组成,但三者之间呈不均匀分布, 增强相有团聚现象,如图4(a)所示。 Ti—Fe粉加入量为30wt%时,表面复合材料的 复合层与基体之间有了明显的界限,如图3(b)所 示。虽然这组合金粉末预制块中的Ti—Fe粉含量 相较于上组有了提高,但是其中Fe元素只占一定比 例,所以相对应的Fe元素的含量仍然不高,即反应 体系仍处在较高温度状态。虽然复合层与基体之间 的过渡层开始显现,但是却在复合层的组织中出现 了气孔等缺陷。复合材料的复合层组织较为均匀, 黑色增强颗粒明显增多,如图4(b)所示。 Ti—Fe粉加入量为45wt%时,表面复合材料的 复合层与基体之间呈良好的冶金结合,复合材料中 没有明显的宏观和微观缺陷,复合层中的增强颗粒 弥散分布在复合层的基体之上,如图3(c)所示。当 Ti—Fe粉加入量达到45wt%时,此时反应体系中的 温度和反应速率有利于增强颗粒的形核,又不致长 大过快,且有利于复合层中各相的相互扩散,最终形 成三者的均匀分布。复合层组织黑色颗粒和灰色颗 粒交替分布于白色相上,组织致密,分布均匀,如图 4(C)所示。 Ti—Fe粉加人量为60wt%时,表面复合材料的 复合层与基体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且呈良好的冶金 结合,但复合材料的过渡层较薄,在低倍光学显微镜 下过渡层组织不明显,如图3(d)所示。这是由于当 Ti—Fe粉加人量达到60wt%时,Fe元素的含量也达 到了一定的比例,此时燃烧体系中反应稀释剂大大 1 3 韩文华等: l'i—Fe粉的加入量对Tic和 Fil{、l颗粒增强45钢基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降低了反应体系的温度和速率,使得反腹进行略不 充分,导致在复合材料复合层Lj基体的 曲线弧 度增大,基体有包『韦1复合层的趋势 复合 组织较 均 J,h色卡fl、 色 粒和灰色颗粒交替分布,但 增 粒的形貌特 小IJJJ ,如 4(t1)所永、 图3 不同rri—h粉加入量的复合材料过渡层的显微组织 图4 不同Ti—h粉加入量的复合层的显微组织 14 韩文华等: —Fe粉的加入量对 FiC和TiB2颗粒增强45铜基表面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i—Fe粉含量的增加,复 别增大。但是当Ti—Fe粉含量超过45wt%达到 合材料的组织分布整体趋向均匀,复合层与基体之 间的界面也逐渐清晰,两者之间的显微组织形貌差 60wt%时,复合材料的复合层与基体之间的界面虽 然仍然清晰,但是基体呈现出包围复合层的趋势。 图5 Ti—Fe粉加入量为45wt%时复合层增强颗粒的形貌 图5(a)是 —Fe粉加入量为45wt%时复合层 组织的背散射电子成像,图5(b)、(c)、(d)分别是 图5(a)中A、B、C三处的能谱分析结果。根据合金 粉末预制块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计 算的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记载 J,可知A处黑色颗 粒为TiB 、B处灰色颗粒为TiC和C处白色复合层 基体为Fe相。 4结论 参考文献: [1]李荣久编.金属陶瓷复台材料[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衬:,1996,32—34. [2 朱正吼.铸造SiC/钢基复合材料中粒子的分布特点[J]. 热加1Ur.艺,1995,(2):8—9. [3]林君山,沙民,沈义荣等.铸造SiCp/2004复合材料微观 结构 强化机制的研究[J].金属学报,1993,29(9): B417—422. 随着合金粉末预制块中 一Fe粉含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复合层与基体之问的界限趋向清晰。但 当Ti—Fe粉含量增加到60wt%时,复合层与基体之 间的界限曲线弧度增大。 [4]M.J.Kocazk,M.K.Premkumar.Emerging technology for the in—situ production MMCs[J].JOM,1993,January: 44—48. [5]李春 ,李英,刘伯操等.原位反应复合法制备金属基复 合材料的进展[J].材料丁二程,1995,(1 1):8—10. 复合材料的复合层组织总体趋向均匀化、弥散 化。当Ti—Fe粉含量为45wt%时,复合层组织黑色 TiB,颗粒和灰色TiC颗粒交替分布于白色Fe相上, 组织致密,分布均匀,且在高倍光学 微镜下可清晰 [6]梁教英,4:荫昌.无机物热力!学数据手册[M].辽宁:东 北大学…版社,1993,64一】28. [7]韩文华,郭长庆,程军.相对厚度对TiB:颗粒增强45钢 基表面复合材料组织和硬度的影响[J].铸造技术, 201I.55—58. 辨别增强颗粒的形貌特征;当Ti—Fe粉含量达到 60wt%时,增强颗粒的形貌特征不明 .且有轻微的 团聚现象。 (责任编辑郭晓勇)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