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三下总复习资料
一、身边的材料
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材料分为(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两种。
3、天然材料如:石油、木头、棉花、麻、石头、沙子、土、水、麻、丝、煤等。 4、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如:玻璃、塑料、金属、尼龙、陶瓷、石灰、纸、人造纤维。 5、玻璃用沙子制成,金属用矿石制成的,塑料、尼龙是用石油、煤制成的。 6、P2按材料给以上物品分类。 二、塑料
1、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2、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于日常生活及航天领域。
3、一种高强度的复合玻璃,用于(军事、国防)等领域,制成防弹玻璃柜。 4、一种合成纤维,耐(高温)、不易燃烧,可制作防弹衣。 5、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
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但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6、塑料制品被丢弃后上百年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7、高强度的玻璃可以用来制作防弹玻璃柜,人造纤维可用来制作防弹衣。
8、p6、塑料杯遇热水会怎样?塑料杯遇热水会变热变软,还会散发轻微的塑料味。 9、p6、一只戴塑料手套,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 不一样,塑料手套不透气,手掌湿润,棉布手套透气,手掌干燥。 10、p8、什么叫白色污染,对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
建议:1回收塑料,要把塑料物品分类放置,分类回收,以利于再加工。2在制作塑料制品尤其是易废弃的生活用品,加一些添加剂,使之埋入地下易腐烂。(注意不能焚烧,因为有的塑料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三、倾听声音
1、发声的锣在振动,发声的鼓在振动,发声的尺子在振动,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由此可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物体发声时都来回运动,这种来回往复的运动用“振动”来表示。 3、用手拨动的橡皮筋,橡皮筋越细,声音越高。橡皮筋越粗,声音越低。 4、只要你听到了声音,就说明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6、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
7、用什么办法能使物体停止发声呢?让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就停止发声了。
8、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现象?这说明了什么?物体停止发声时的共同现象是振动停止,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四、物体传声
1、我们能听到声音,必须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空气、水、木头等都能传播声音。 2、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西面八方传播的。
3、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特殊装置来传递信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能在液体、气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5、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6、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7、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里放进一个电铃,如果把罩里的空气抽去,人们就听不到铃声。因为玻璃罩里没有了空气。
8、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另一个同学在桌面上的另一端轻轻敲桌面,能听到敲的声音吗?为什么站在旁边的同学听不见,离得远的同学反而能听见?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因为声音能在固体里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本领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本领强,所以离得远的同学反而听得见。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声音能在固体里传播。 9、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因为地球上有各种物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可以通过这些物体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10、在古代,为什么人趴在地上听一会儿就知道有没有人来?
因为土地能够传声,而且比空气传声快,远处的脚步声通过土地传过来,使我们听到声音。 11、在月球上声音能传播吗?为什么?在月球上宇航员是怎样通话的? 不能,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宇航员用无线电话互相通信。 五、自制小乐器
1、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乐器能以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例如:击、拉、拨、吹等。
3、皮筋越细,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高。声音的高低指声音的粗细。 4、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那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 不一样,牛皮纸更适合做鼓面,因为用牛皮纸发出的声音接近鼓声。 六、声音与生活
1、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 2、有些声音使我们心情(愉快),有些声音令我们(烦躁)。 3、噪声使人(烦躁不安)。人长时间受到喧闹声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如果一个人每天承受110分贝的噪声15分钟,那么在短短的几年内,他的听觉就会(衰退)。
4、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这是因为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
5、科学实验证明:10米宽的树带能使噪声减弱30%,20米宽的树带可以使噪声减弱40%。 6、噪声对人们身体有害,为了减弱噪声,我们可以采用(禁止鸣喇叭)、(种植树木)、(装消声器)等方式来减弱噪声。
7、外面吵闹时,关门是为了(减弱噪声)。
8、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如在(课堂)、图书馆、电影院、医院里,我们就不能大声喧哗。 9、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也是一种能量,大喊大叫可以造成(雪崩),强烈的(噪声)也会损伤我们的耳膜。
10、放鞭炮时,人们捂耳朵是为了(减弱噪声危害) 11、所有的噪声对人类都有危害。 12、优美的音乐也可能成为噪声。
13、噪声并非一无是处,如警报装置,提醒人警觉,战争中用噪声迷惑敌方。用超声波判断零件内部缺陷,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14、下面(唱歌、口琴、乐曲、门铃)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电钻、大炮、蝉鸣、吵闹、汽车鸣笛)声使我们烦躁。
15减弱各种噪声的措施:吵人的汽车鸣笛可在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建筑工地刺耳的锯木头声可建议建筑工地修改工作时间。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可让飞机场远离居民区。下雨时的雷声可关闭窗户。摩托车的发动机声可装消声器。
七、光的传播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分为(天然光源)与(人造光源)两种。
3、太阳、闪电、水母、萤火虫、灯笼鱼等为天然光源,电灯、烟火、电视、手电、蜡烛、激光、交通灯为人造光源。
4、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本身不能发光,它反射的太阳光。 5、许多光源还可以发热,但萤火虫不发热,因为荧光不产生热。 6、在同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称为(光线).
7、森林缝隙透过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电影放映机射出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灯塔发出的光束是沿直线传播的,门窗缝隙透过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8、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得多。
9、哪幅图的做法能使手电筒的光通过硬纸板的孔射到墙上?(p23)
a图能,观察到的现象:当三块板上的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能通过孔照射到墙上。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0、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器材:吸管、蜡烛、火柴 目的: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步骤:将直吸管对准点燃的蜡烛,观察能否看到烛光,再将吸管折成一定角度,再观察能否看到烛光。 现象:直吸管能看到烛光,弯折的吸管看不见光。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八、透明与不透明
1、根据材料的透光程度,可将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2、当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形成(影子)。 3、(透明)的物体能让光通过,(半透明)的物体能让部分光通过。(不透明)物体不能让光通过。 4、让光全部通过的物体有(玻璃和水),让光部分通过的有(毛玻璃、塑料板),不能让光通过的物体有(木板、金属板)。
5、玻璃、放大镜、近视镜、属于透明物体,太阳镜、百叶窗、花玻璃、毛玻璃属于半透明物体,黑布、报纸、木板属于不透明物体。
6、将蜡烛移动时,小兔的影子有没有变化?
蜡烛前后移动时,影子大小有变化,蜡烛左右移动时影子的形状有变化,蜡烛上下移动时影子的长短有变化。
7、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及物体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九、镜子
1、光遇到镜子时会发生(反射)现象,被(反射)后的光线仍沿直线传播。 2、不要用镜子把阳光反射到同学的眼睛上。 3、镜子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 4、我们的眼睛能看见的物体都能反射光。
5、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和(物体的材料)有关。表面(光滑)的物体反射光能力强,(浅)颜色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 6、(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在月球上安了一面(镜子),从地球上向镜子发射(激光),光很快从镜面反射回地面。科学家测量了光(反射)回地面所需的时间,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384403)千米。
7、对着镜子,人和镜子里的像左右相反。
8、用两面镜子最多可以看到多少小熊的像?无数个。因为光线反射后可以多次重复反射。 9、为什么教室的墙壁多刷成白色?
因为白墙反光能力强,可增加教室内的光线亮度。
10、为什么夏天宜穿浅色衣服,冬天宜穿深色衣服?
浅色的衣服反光能力强,吸热能力弱,穿起来凉爽。深色的衣服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强,穿起来暖和。 11、镜子的应用;耳镜,潜望镜,牙科医生用的小平面镜。 十、七色光
1、彩虹是大气中一种(光)的现象,日光在空气中小水滴的作用下发生(折射)和(反射),出现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的(弧)形彩带
2、彩虹告诉我们: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3、三棱镜能使太阳光分散成七色光。
4、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雨后阳光下、瀑布前,喷泉边,洗车场、洒水车后 5、制作彩虹: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光发生(折射),直到出现七色光带。
6、红光和绿光混合成黄光,红光和蓝光混合成品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成深蓝光,红绿蓝混合成灰白光,七色光混合成白光。
7、激光是一种人造光源,由激光器产生。激光具有颜色单一、方向性好、亮度很高的特点。 8、1960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 9、激光技术已在(电信通信)、(视听设备)、(距离测量)、(排版印刷)以及军事、医学领域得到光泛应用。
10、在强光下工作、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防护和保护?
在强光下工作学习,会使我们感到精神压抑,烦躁不安,还会损伤我们的眼睛,引起视力衰退,严重的失明。防护:我们要避免在强光下工作学习,不能和强光对视,可以戴太阳镜,打遮阳伞来保护我们的眼睛。
十一、电在我家中
1、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做了放风筝实验,科学家才真正认识了电。 2、在生活中,接通(电源),电器就可以工作了。
3、琥珀经摩擦有吸引草屑等轻小物体的功能。这就是(静电)
4、大多数家用电器用(交流)电,如电视电冰箱,大多数袖珍用电器用的是(直流)电,如手电筒、随身听。
5、电是人类宝贵的能源,我们要(节约)用电。 6、人们利用(蒸汽)、(流水)、(风)、(原子能)的力量推动发电机转动可以产生很大的电流,为我们服务。
7、生活中怎样才能节约用电?
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用电器不用时把电源插头拔掉,使用节能灯具,家中的电视、音响等尽量不要加大音量,家中的电源线要常检查,有破损及时修换,防止漏电。 十二、让灯亮起来
1、一个简单的电路至少要有(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
2、在简单的电路里,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开关、用电器回到电池的(负)极 3、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铅锌电池、充电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4、(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部件。
5、人造卫星上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摩托车上用的是蓄电池。 6、怎样处理用过得废旧电池?
把废旧电池放到电池回收箱集中起来,送到电池回收站,绝不让废旧电池污染环境。
7、你知道有哪些开关?触摸式开关、按键式开关、遥控式开关、拉绳式开关、夜光式开关。 8、家庭中常用的是并联电路,灯丝是用金属钨做的。
9、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发明的,叫伏打电池。 10、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不能随意丢弃。
十三、导体和绝缘体
1、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2、大多数金属是导体,大多数非金属是绝缘体,塑料、棉线、橡皮、干木头都不容易(导电),它们是绝缘体。
3、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
4、纯净的水(不是)导体,但是往水中加入(盐)或其他(杂质),水就能导电。 5、发现有人触电,应马上(切断电源)。
6、使用洗衣机等电器时,必须接好地线,目的是为了(防止触电)。 7、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条件变化了,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 8、在家用电器中,凡是需要电流通过的部分,一般都是用(导体),在各种电工工具中,凡是手直接触摸的部分,必须用(绝缘)体。 9、安全用电的方法
不靠近高压线,不接触低压线,不用湿手摸开关,不要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不要用力拉电线,防止漏电;遇到触电情况先拉闸。
10、为什么雷雨天游泳和划船容易出现危险?
湖水不是纯净水,可以导电,即使闪电击中了湖的一岸,也可能电伤另一岸或湖上的人。 十四、磁铁的力量
1、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无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3、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强,我们称为(磁极)。
4、我们把磁铁指向北的一端叫N极,指向南的一端叫S极。
5、当磁铁离放有铁钉的盘子1厘米,2厘米,3厘米时,哪种情况吸的多?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磁铁离铁钉越近,吸的越多,说明磁力的大小与被吸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反之越弱。
6、悬吊条形磁铁,当它最终停下来,会有什么现象?还能想出别的办法看到同样的现象吗?
会出现N极指向地球的北极,S极指向地球的南极,还可以用漂浮看到同样的现象,如把磁铁放在塑料板或木板上,然后把塑料板放在水盆中,静止后磁铁会出现N极指北,S极指南的现象。 7、想个办法,不让磁铁沾水,取出杯中的曲别针
把磁铁紧贴在水杯的外壁,把曲别针吸过来,然后把磁铁沿外壁慢慢上移,就可以把曲别针吸出水面。 十五、制作小磁针
1、每个磁铁都有两极,同性磁极互相排斥,异性磁极互相吸引。 2、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是S极,地球的南极是N极,这就是在地球上的磁铁能指南北的原因。
3、小磁针的制作方法: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重复做20次,能使它变成磁铁。(注意,沿一个方向摩擦) 4、铁钉被磁铁吸过来也有(磁)性,这就是铁钉被(磁化)了 5、能用几种方法找出小磁针的N S极?
把小磁针悬挂,指南的一端是S极,指北的一端是N极,2、用磁铁的N极去接近小磁针的一极,被吸引的是S极,被排斥的是N极。
6、做磁铁指南北的实验,可以用(支撑)法、(悬挂)法和(漂浮)法。 十六、磁的应用 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 2、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性质设计而成的。 3、磁悬浮列车有哪些优点?速度快,无污染、噪声低,绿色环保。 4、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1995)年研制成功,(成都)将建成国内最大的磁悬浮列车基地。
5、想办法检验物体中有没有磁铁?用大头针接近这些物体,发现能被大头针吸引,说明物体里有磁铁。 6、磁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录音机就是用(磁带)记录声音的,(计算机磁盘)也是用磁来储存信
息的。
7、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制成指南针测定方向;制成磁疗保健用品;打捞或寻找铁器;磁记忆用在记录信息和储存信息等方面。 十七、信息与通信
1、现代通信,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让视野变得越来越(大),让你我变得越来越(近),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美)。
2、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经常用易于识别的(标志符号)来传递信息。 3、传递信息的基本条件: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
4、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有:语言、手势、表情、信号、旗语、报纸、电报、电视、书本等。 5、光可以用在(通信方面),(光导纤维)就是人们对光的一种利用。光导纤维由直径0.01毫米的玻璃丝制成的。
6、与电通信相比,光导通信在(容量)和(速度)方面,都高出数千倍到数万倍。 7、一段对话、一封信、一个微笑、一页传真都是(通信)的形式。 8、(声、光、电、磁)的广泛应用,使快速、简便、准确的远距离通信成为可能。
9、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电话机的(品种)和(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人工电话、自动电话外,还出现了许多(特种电话)。 10、未来通信将向(更快捷)、(更便利)、(更准确)的方向发展。 11、古代战场上最常用的通信方式是(烽烟)。
12、古代的通信方式有:喊话、骑马、驿站、烽烟、信鸽,现代的通信方式有:喊话、电报、电话、传真、网络。
13、从古至今,说话仍然是最普遍最容易被接受的通信方式。
14、通信发展的趋势: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高,距离越来越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